殷墟殷人如何还原“二里头”文化
依前人留下的“记录”去还原历史,古今同理。
殷墟五号宗庙遗址,是古代殷人祖先辛妃·简狄的宗庙遗址。(今之所释商晚期商王武丁配偶“妇好”之“墓”)。
从殷人宗庙的“重屋”遗存,很容易就能判定“妇好墓”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遗存所“记录”的是殷人王天下前的历史,涵盖殷人的祖先崇拜、宗教信仰,更浓墨重彩的记录下“二里头”这段历史。
殷墟殷人去追叙几百年前的历史,就如同我们今人去还原明代的历史一样,总会有一些出入。
古人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选择用“盘古”的方式留下他们的记录,他们的记录表明“二里头”是他们所追述的最早祖先、最早立足的方国封国——“商方”、“箕方”。
宗庙遗存记录了:
殷人的起源,表明他们是王的后裔,他们始于殷宗母辛妃·简狄;
他们的始祖为辛妃帝喾子·子契;
殷人拥有最早的封地/封国是“商方”、“箕方”;
封侯的殷人,除子契外还有相土、冥、主癸;
殷人十四世后,到子履终王天下;
……
宗庙遗物记录整个“荣耀”的殷前文明及他们所要遵循的“礼制”。
殷人的“商方”、“箕方”即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使我们有幸可以将两地遗存用来比对,从中我们便能发现,同一种文化的起始和延续,与他们前人留下的遗存还是有出入的。
如,二里头殷人方国的钺在大小、款式上,与宗庙遗址的钺显然是不同的——
二里头的钺体现的是方国之钺;
宗庙的子契钺则重在扬祖,该钺显示其为舜帝所封,上有虞的王朝标志。
二里头的钺是真正的方国之钺,宗庙的钺则是“居功”之钺,其体量也比二里头的更大。
但宗庙的“盘古”纹饰,与二里头绿松石龙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记录“殷源”故事。
所以说,知“妇好墓”,就知“二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