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是个让人深思的电影,虽然整体基调和最后结局都不是我喜欢的,但它却在我脑海盘桓许久,让人有不吐不快的压抑感。
一对人人称羡的夫妻,真实的生活状态,从影片一开始夫妻两人第一次歇斯底里的争吵就揭去了帷幕,直接揭示“生活是件华美的袍里面却爬满虱子”的本质。为什么会这样呢?每个在家庭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中年人心里应该都有答案。只是,这个答案过于琐碎和冗长,谁都没有办法用三言两语去做解答。而导演试图用两个小时的电影去说明,结果他也确实做的很好,成功的引起了让人们的深思。
当婚姻最初的激情褪去以后,弗兰克爱波夫妇陷入无趣、困顿和压抑。为了解决问题、重燃热情,他们试图展开一个疯狂计划:举家搬迁去巴黎,到那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他们认为巴黎会有激情生活,会挣脱现实中沉闷无望的牢笼。确实,生活需要一些新鲜念头做调剂,单单这个想法,就让两人从以前的争吵中短暂的解脱出来,赢来一段难得的幸福时光。
但是正常的人们没办法理解这个心血来潮的想法,大家的反应几乎都是整齐划一的诧异和不可思议。除了房东家被称为“疯子、脑子有问题”的儿子。是的,这的确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没有深思熟虑种种筹备做基础,所以也容易动摇。尤其是在这个计划里处于从属地位的丈夫,当面临了升职加薪、意外怀孕这些来自于实际生活的变动,他犹豫了,退缩了。
他的犹豫和退缩,并不证明他不爱他的家庭,不想和妻子开始更美好的生活。整部影片看下来,弗兰克和爱波之间,他是爱的更多一些的那一方。虽然他的性格也带着强势,但爱波有更胜一筹的强势。他坚持着无趣而辛苦的工作,虽然说不准养家到底是这样坚持的借口还是目的;为了让妻子的生活更充实,他支持妻子的社交,支持她演话剧并在她每次失落时试图逗她开心;他与另一个女孩调情甚至越界,但明显漫不经心,相反妻子的一个温情举动都让他发自内心的激动;他想和妻子回到激情时光,所以赞同妻子疯狂而不成熟的计划,即使面对疯子对他“一个男人却要让妻子养家”的责难不以为意;妻子从家里逃脱时他拼命追去、她不回家他躲在窗子里痛苦而默默的关注……我想,弗兰克应该是虽有小缺陷但也算合格的丈夫了。
反观爱波,却是更自私更强势更歇斯底里一些。吵架中用“不是男人”这样的话语刺激丈夫;为了找回生活激情鼓动全家去实施一个不成熟的计划;每次产生分歧并不能设身处地的考虑到别人;计划落空自己动手给自己堕胎以致搭上性命……这样的人,无论男人女人,都是可怕的,虽然也可以说面对现实的沉闷生活她是勇敢的,但是这份勇敢自然是孤独的,难以得到共鸣的,除了房东太太家那位逻辑清晰但叛经离道的疯儿子之外。
但是,计划如若成功了又能怎样呢?以后每天就都是阳光灿烂热情似火的人生了吗?恕我悲观,我觉得未必(大概我这样的悲观正是原著作者想要冷讽的)。到了巴黎,谁能确定他们俩是不是会颠倒一下彼此的状态,陷入新一轮的困顿?
也许有完美的婚姻,但大多数人还是会像他俩一样,经过漫长的日子和痛苦的磨合,发现她不过是一个让你初次相见眼前一亮的普通女人,他不过是那个曾经逗你发笑的坏小子,后来这些感觉全没了,该怎么支撑今后看不到边际的琐碎生活?
影片配角戏份不多,但很有对照和参考的价值。邻居一家,男主人暗恋着爱波,当爱波和他妻子一同出现在他面前,他眼里的光芒是射向爱波的,在爱波面前,他会有难以掩饰的局促。但是在他的家庭中,毫无疑问他是强势那一方。影片中他妻子隐忍的哭泣和小心翼翼的察言观色揭示了这一点。但是好在他的强势不偏激,又有一个愿意为他隐忍的老婆,所以,他们成了诸多对夫妻中普通而波澜不惊的一对。
还有房东夫妇,女主人是强势的那一方,但是当房东家男主人面对老婆喋喋不休呱噪的唠叨时,男主人摆好真诚而严肃的态度,默默把助听器音量调到零,以内心的一片空白和静默面对这一切。这样的做法,相对于弗兰克总是试图与爱波沟通、总是试图去改变爱波的做法,无疑是更聪明的,都是成年人,谁能改变谁多少呢?不如闭嘴,不如息事宁人。
所以,即使生活沉闷,真的要革命吗?毕竟闹革命是要流血和牺牲的,做好接受失败的准备了吗?还是像大多数人一样,用平缓的和平演变去应对?
最后还想说,夫妻之间的义气,除了大难临头不要各自飞的豪迈,还应有共同面对和担当漫长单调琐碎生活的勇气,在狭窄的婚姻牢笼里找一个自己能接受的姿态共同生存,这样,才足以“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