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问题
一、整体来说这本书是告诫人一生要遵守基本原则。阐述人生的意义:磨炼意志、提升心性
二、什么是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义何在?人生应有的状态是什么?
提到了人生美好幸福的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的结果。而思维方式即人对于人生的态度
三、这本书说的都是最浅显而却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的道理,而且大部分来自中国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补的一课。作者的成功也有许多的其他因素,比如自身专利研究成果的支持等,但是,作者将这些成功都归结于自已的努力感动了神灵,其中唯心的成份我是不认同的,但是美德是不能丢的。
四、与自己生活和工作中努力程度,思维方式,人生态度对比,自己确实是做的不好,应该认真的学习,并且踐行。
精典语句:
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好社会赋予自己的角色,或者对于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公务、家务、学习——都要尽心尽力,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
全力以赴去做好勤奋工作,满怀感谢之心,思善行善,真挚地反省,严格地自律,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地磨炼心志,提升人格,——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是人活着的意义之所在。
要把事情做好需要很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要靠自我激发、自我燃烧才能产生。自我燃烧最好的办法就是喜欢自己的工作。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产生向新目标挑战的渴望。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更加喜欢自己的工作。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之下,再努力也不觉得苦,就能做出了不起的成绩。
序言
人生的意义: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人生的目的和价值: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
把苦难看作考验,看作机会。
P8 人格=性格+哲学(先天的性格加上人生道路上学到、领会到的哲学造就了我们的精神品格)
——最终决定人格的是哲学。
精进:拼命努力、心无旁骛、埋头眼前的工作。
P11(农夫二宫尊德,田间的精进) 劳动对人具有崇高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劳动具有克制欲望,磨炼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
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这就是最尊贵的“修行”
全神贯注于一事一业,拼命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人在这个过程中,灵魂自然而然获得净化,形成其厚重的人格。
热爱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正确的人生哲学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才能产生,人的精神只有在日常的,不懈的劳动中才能得到磨炼。
埋头于本职工作,不断钻研,反复努力,这意味着珍惜上苍赐予的生命中的每个今天,此刻中的每个瞬间。
必须“极度认真”地过好每天每日,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虚度。
不必脱离俗世,工作现场就是最好的磨炼意志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认真工作就能塑高尚的人格,就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的结果。
思维方式:人的心态,人对于人生的态度。——总是积极向上,有建设性,有感恩心,有协调性,善于与人共事,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有同情心,关爱心,勤奋、知足、不自私、不贪欲。。。简单的伦理道德。
你心中描画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强烈的意念,将作为现象显现。
怀抱善念,拼命努力。
树立作为人应有的正确 的人生观,尽力贯彻到底,它不仅能够指引我们每一个人走向成功和辉煌,而且可以给我们人类带来和平与幸福。
第一章 实现理想
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可能到手——人生法则——“心不唤物,物不至”
“痴狂”程度的强烈愿望,坚信目标一定能实现并付出不懈的努力,朝着目标奋勇前进。——达到目的唯一的方法。
在头脑里反复周密地推敲这个愿望实现的具体方法,将这个愿望实现的过程预先在头脑里进行模拟演练。道路变得清晰。
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成就事业,变理想为现实时必须的态度。
人生随人的心态变化而变化。——所有痛苦都是由自己的心态所引起,招致的。
改变心态的瞬间,人生就出现了转机。——正面考虑,积极思考,思想的力量能够大大拓展人们的可能性。
人生就是“今天”的不断积累,就是“现在”这一刻的不断延续。
贯彻现场主义,仔细观察现场的状况。——唯心的部分暂且保留,但是,做为一个企业者,对现场要有极度的关注和热情。——面对产品和现场,用眼睛去凝视,用耳朵去倾听,用身体去贴近,用心灵去感受。
要想做成一件事,强烈的愿望、认真的思考是起点,这种愿望、思考强烈的程度、持续的长度,以及在实现过程中贯彻的认真程度,是一切成败的分水岭。
把梦想说出来,也是实现梦想的行为之一。
把梦想实现时的情景,到达梦想的过程,在头脑里反复模拟演练,将它们具体化,形象化,以至能“看见”实现过程和情景。这样实现梦想的真实道路就逐渐清晰。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获得种种启示,帮助自己一步步接近梦想中的目标。
人格——只有在描绘梦想、钻研创新、不懈努力之中才能得到磨练。
第二章 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抓住复杂现象背后单纯的本质
原理原则——做为人,何为正确?——作为人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遵守这些原理原则,就不会犯大错误,才不会困惑。
当我们迷惑、烦恼、痛苦、困顿的时候,这些原理原则就成为我们抉择和行动的判断基准
人生就是判断的积累,就是决断的连续。过去判断积累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生,今后如何选择,将决定我们今后的人生。
企业经营的根本: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是把自己的利益、而是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贯彻这一经营的原理原则,最终使我们走向成功。
即使蒙受损失也必须遵循的哲学,明知吃苦也甘愿承受的觉悟——自己心中有没有这种哲学和觉悟,这就是事业成功与否,人生幸福与否的分水岭。
始终保持火一般的热情,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事情,一概以“极度”认真的态度面对,正面迎击问题。
体验重于知识。凡事都需要知识加上经验才能“会”。——“会”和“知”中间有一条鸿沟,只有靠现场的经验才能填补。
拼搏在当下的这一刻。满怀热情,全力以赴,聚精会神,埋头于眼前的工作,专注于现在的每一个瞬间,这样就能展望明天,开创美好的将来。
成就事业需要“自燃型”即自我燃烧型的人。
物质有三种类型:
1、点火就能燃烧的可燃性物质;
2、点火也燃烧不起来的不燃性物质;
3、靠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燃性物质。
能做成事情的人,他们不仅自我燃烧,而且其能量还可与周围人分享。
人真正的能力,应该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已心在内。
越是纠缠不清的利害关系,冷静地分析问题,结果发现争论的原因其实极为单纯。——多半是利已的理由,
把问题说清,回到“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本质上来,问题就迎刃而解。
做人的原理原则超越国家差别和时代新旧,适用于全人类。
第三章 磨炼灵魂、提升心志
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要言行高洁,严于律已
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
饱偿痛苦、伤悲、烦恼,一边挣扎一边又感受生命的喜悦和乐趣,体味人生的幸福,。
“六项精进”——磨砺心志的指针——一点一滴去实践,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谦虚戒骄
3、天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
不马虎,不偷懒,拼命地工作,认真地生活。
即使碰上坏事,照样心存感谢,养成这种心态,才能坚守正道。困难来了,那是成长的机会。
释迦的“六波罗蜜”——磨炼心志、净化灵魂不可缺少的修行
1、布施(心中充满关爱他人的善念)
2、持戒(作为人不可为的恶行必须戒除)着力控制好自己的言行
3、精进(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做到“不亚于任何人”的程度)
4、忍辱(不屈服于苦难,忍得住痛楚,决不能逃避,努力做好该做的事)
5、禅定(浮躁的社会,紧张的工作,快速的节奏,至少每一天,我们要静下心来,集中精神,直视自我)
6、智慧
第四章 以利他心度人生
利他心,在佛教就是“与人为善”的慈悲心,在基督教就是“爱”。
习惯于依赖别人,只想要别人照顾的人,往往缺乏知足意识,只会发泄不满。踏上社会,要转变角色,要为周围的人服务,要为团队,为企业作贡献。
经营企业的目的,首先是保障员工的生活和幸福。
对于同一件事情,从善意的角度思考,还是从恶意的角度思考,自然而然,两者所导致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比如,与人争执时,总想驳倒对方,总认为错在对方,要逼迫对方认错。这是一种做法。但也可以体谅对方的难处,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五章 与宇宙潮流协调和谐
主宰人生的两只看不见的手:命运、因果报应法则
我们身上发生的各种事情,都有其产生的原因。这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你想什么,做什么都成为因,而必生其果。你对所生结果如何应对,又成为因,又必有所果。
只要坚持思善行善,因果报应的法则就会发挥它的作用。
灾难来临,不可消沉,要高兴才对。灾难能把长期以来依附在灵魂上的业障消除。
全力以赴去做好勤奋工作,满怀感谢之心,思善行善,真挚地反省,严格地自律,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地磨炼心志,提升人格,——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是人活着的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