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J努力去旅行
近日老爸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不能用你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找个兼职做做,赚点钱花吗?”听了老爸的提问我久久不能作答。
大学读了四年,虽然以优异成绩毕业,可是学校学的东西都不足以支撑我胜任一份专业的工作。学了四年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为0,只去软件公司实习过一次,硬着头皮也写出几千行代码,让我彻底放弃了做程序员的想法。
大四找工作时,更是因为性别女被拒绝无数次,那时真的想不明白,社会不是提倡男女平等的吗,怎么性别女就成了一道坎。
最近在兼职中认识了很多大学生,其中一个印象最为深刻。她今年研二,即将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可是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大学时间80%的男生都在寝室打游戏,80%的女生都在寝室看韩剧,真正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的少之又少,大部分人的目的好像都是为了那一纸文凭,肆意地挥霍着美好的青春。
即将毕业时,整个人都傻眼了,没有家里的背景,想靠自己找一份工作真的不简单。那个年纪我们没有高远的视野,甚至不知道所学的专业可以从事怎样的工作,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看着各种岗位,不停地投着简历,却不知道所投的岗位到底是怎样的工作,一味地瞎猫去碰死耗子。
在大学兼职也是如此,很少一部分才能找专业对口的兼职工作,大部分人都从事家教、促销、导购和服务员之类的角色,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的知识却用不上?
大学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
很多时间会想,如果大学能学一些很实用的技能,例如像一些技校的课程,实践性比较强,我们会不会更容易找到一份工作。
但大学的课程是听不懂的高数、大物,直到现在工作后依然记得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可是这些对生活和工作毫无帮助啊,为什么还要学?
工作后从事着本专业的工作,可是工作真的把知识分得很细,我只从事着数据库相关的操作,毕业后的我再也没写过程序,甚至连hello world都写不出来。
我不明白大学为什么要学这么多专业课,直到大学的导师给出了答案:所谓大学,是让你从广义上了解一门学科,不抓细节,让你掌握整个学科的脉络,你在大学要做的是在这么多的脉络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仔细钻研,成为你谋生的技能。
可是80%的学生的确不明白这点,而且也有很多人报这个专业并不是自己兴趣所在,只是遵从父母建议选择,为的是最后的一纸文凭。
为什么读了四年大学,好像还是一张白纸一样,没有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是我们不够努力吗?还是大学这种体制就应该改革?
很想骄傲地回答老爸,我可以通过大学所学的专业兼职赚钱,可是发现自己除了成绩好就真的什么也没学到,想把大学学的知识变现成钱简直是异想天开。
大学里堕落的学生很多,可是大学本身的体制就没有错误吗?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我觉得不能完全把责任推到个人身上,大学的体制是不是也需要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