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出现了一个被玩滥然后又迅速被玩烂的电影题材,就是青春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左耳》,《青春派》,《同桌的你》,《闪光少女》,《后来的我们》,《悲伤逆流成河》……
学生身份的故事加上柔和的打光,再来上几首抒情的音乐,最后再是一些不疼不痒的情话,一部青春片就成了。最多,最多再加上一些不痛不痒的,浮于表面的噱头,显得自己的青春片不那么俗。
或许我们国家的电影工业还不够成熟,但至少,在青春片这一类型,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雏形已经建立起来了。所以一个个名字闪过,观众的确习惯了每过一段时间就在电影院里看到一部青春片正在热映。
可青春片不该仅仅只是如此。
2018年的年末,尘封五年的《狗十三》终于上映。这部曹保平导演的遗珠终于可以出现在大银幕上。平心而论,《狗十三》这部电影对观众真的算不上友善,整个观影过程着实称得上煎熬,也正是这种煎熬所带来的痛苦,才是电影带给人的最真真切切的感受。
被尘封的那五年
只要大略扫一眼电影的初版海报,关于电影的最大疑问大概就能心知肚明。虽说曹保平导演的个性让人能够理解“狗13”这个大大的字样就这样直接出现在海报上,但是任谁都无法轻易接受。尤其是整个观影过程结束之后,你就会意识到,之所以被尘封五年,“狗13”的字样是最微不足道的理由。五年时间,足以称得上是物是人非。导演曹保平凭借《烈日灼心》和《追凶者也》,成功的树立起了自己的类型片招牌,而五年前的《狗十三》已经在被遗忘的边缘,眼看就要变成曹导的执念与观众的遗憾。总结电影,《狗十三》对得起观众五年的等待,只是《狗十三》不该被尘封五年。
简单的故事才更不简单
《狗十三》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张雪迎饰演李玩,果静林饰演李玩的父亲。故事的主线是李玩得到一只狗并起名“爱因斯坦”,之后不幸狗走失不见,李玩开始纠结狗的丢失,家人为了平息,找了另一只狗来代替,之后新弟弟因为狗而受惊而将狗送出家庭,最终多重刺激的共同作用之下,李玩父亲通过家暴的手段让李玩接受了失去狗这一现实。
电影中的剧情就是千万家庭的缩影,子女与父母从来没有建立起除血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任何关系。子女的成长只成长在外壳,而不在内核。子女要去学着“懂事”,哪怕这种“懂事”只是逆来顺受的妥协。
不见血才是真正的血淋淋
银幕里面是李玩一家,从小缺少母爱,父亲又重组家庭并且新生儿女,自始至终没有人真正为李玩考虑过,不管是李玩根本不爱喝的牛奶,还是顶替的另一只“爱因斯坦”,还是最后饭局上的狗肉煲,以及那一部分让人如坐针毡的家暴。所以结尾处李玩说那不是真的爱因斯坦时,我们都会欲言又止,我们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可是我们又无话可说,因为银幕的背后,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狗十三》的故事不只属于李玩一家,我并不愿意将这种情况简简单单的归咎到一个所谓“中国式教育”的名词,这和哪国无关,只和哪些人有关。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看过电影,我们应该反思的就是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是否真的有太多这样的“一厢情愿”的爱。我们习惯了太多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别人,却从未真正替别人考虑过,“我这是为你好!”,“你只不过是在欺骗自己而已。”
《时间简史》并不是儿童读物
电影为了强化戏剧冲突和情感对立,对大人世界部分进行了艺术夸张,但是,我们观看这部电影并进行讨论与反思的时候,只针对这个道理,不针对这个事情。
孩子要的是成长,不是单纯的变成“大人”。成人世界也不该仅仅只是虚伪,欺骗和伪善,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正反派对立面这种说法,教育子女也是父母的修行。“小孩才看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这本来就是歪理邪说,所以当李玩接受现实,彻底融入“大人世界”时,我们会如坐针毡,我们会欲言又止。一个本该有无限可能性的科学家,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所谓“大人”。
结语
《狗十三》被尘封五年,不得不说是中国电影的损失,如果五年前的《狗十三》可以顺利上映,那国产青春片不会走上如今的歪路,国产青春片可以有更多可能。
我们终将成为我们最讨厌的人?我们可以不成为,我们可以成为我们自己,这才是成长的意义。成长也不仅仅只是单方面的成长,父母与孩子在共同的前进,这种共同也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服从与跟随。我们反思《狗十三》,也是在反思我们的生活,而生活往往也是最纠结的,这才是人的终极问题,我们该怎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