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自己挺好的,以后的自己也会变好的。”
抑郁症于我们并不陌生,可我们对它的了解深入吗?我们想当然的认为,抑郁症是想得太多,小心眼作祟,或者是患者一定经历过什么重大变故精神受了刺激,也觉得乐观、事业有成、家财万贯的人一定不会得抑郁症。
可我们熟悉的影星张国荣、《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英国领袖丘吉尔、美国总统林肯都患有抑郁症。抑郁症不会因为你是商界、艺届名人、政治领袖而躲避你,也不会因你贫困潦倒而可怜你,它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在某一个角落隐藏着伺机而动。
《活下去的理由》作者马特•海格用自己长达十几年的抑郁症经历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次抑郁症。
他告诉我们抑郁症是一种十分无形、神秘的思想疾病,患者常觉得自己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压抑的喘不过气来,甚至害怕自己的影子,不敢走出家门一步。
正如《安妮•霍尔》的主人公不会感知快乐,他深深的绝望犹如在迷雾中苦苦寻找不到方向。整个心灵都丧失希望,没有未来,恐惧,觉得随时要疯,身体、心理上有感受到巨大的痛可又莫名的筋疲力尽,一切都那样的毫无来由。
抑郁症是压抑的情绪积累导致的并非突然发生。
作者马特•海格在10岁时遭遇保姆恐吓父母死亡,第一次追求女伴因脸上长了几根毛的痦子遭受嘲讽,24岁因工作的不顺利患上了抑郁症。当抑郁症与焦虑症同存时,他觉得大脑中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尽管住在美丽的别墅,身边有最爱的女友陪伴,桌上被父母摆满疗愈的食物,父亲拍着自己的肩膀表达着无私的爱,他依旧十分痛苦,一度想到死亡。对于常人来说去家附近的小卖部买瓶水只需1分钟时间,可对他而言却好似经历了一个世纪。
作者告诉我们抑郁症是不被人觉察,连当事人似乎也不觉得有任何不正常,但一旦激烈的情绪开始积累,就迅速的轻易陷入精神困境。抑郁症惧怕独自在陌生的环境,见陌生的人,敏感到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语句都可能会导致他们内心惊涛骇浪。
如果我们身边出现行动和言语变得迟缓,外向的人突然变得内向,低自尊,运动性阻滞,快感缺乏,对任何事漠不关心,频繁烦躁、易怒,频繁的哭泣甚至毫无来由的异常疲惫甚至食欲下降的朋友,请一定关心他们,是否遭受了抑郁症的侵袭,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或不敢承认不愿面对。
抑郁症是一种隐形的心灵绝症,可以瓦解人本身,瓦解人们熟悉的一切,让本不想死的人痛苦到只能寻求解脱。
但抑郁症会增加一个人对痛苦的强度,也增加了他们对幸福的感知程度。如林肯在抑郁中锻炼了悲天悯怀的气质,弗洛伊德的著作在抑郁中诞生,《活下去的理由》的作者也在一次次与命运抗争中获得了重生。
正如他的那句话:“以前的自己挺好的,以后的自己也会变好的。”
别担心因绝望而失去的时间。熬过绝望之后,时间的价值将会翻倍。
马特•海格在悬崖边犹豫,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解脱,可他恐惧,恐惧没有了未来,恐惧来自父母、女友的爱。他经历了一场绝望与希望并存,黑暗与温暖交织的生命之旅。
他尝试了药物并没有作用,他尝试锻炼身体、练习瑜伽、读书、写字、旅行,寻找热爱的事情,和爱的人一起等待,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尽量让自己恢复快乐的能力。就像村上春树曾在《舞!舞!舞!》一书中说道:“凡事只要去爱,就能在某种程度上爱起来,只要尽可能心情愉快地活下去,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如愿以偿。”
川端康成《花未眠》中凌晨四点醒来看到海棠花未眠,花的美让他内心有一股平静而充满希望的力量,让他想活下去。任何开心的美的事物都能给人治愈的力量。
作者学会了倾听自己,在静谧的海岸听内心的声音,让焦虑的自己慢下来。他学着接纳自己,一点一滴的克服精神上的痛苦,与自己和解,从寻找生命意义的经历中寻找活下去的理由,他感知到了生命的韧性,寻找到了一种顽强的牢不可破的生命力。
作者成功的战胜了抑郁症并且成为大家仰慕的拥有众多读者的著名作家。他再一次重聊抑郁症又经历了一次重生的巨痛,带领我们切身体验生命的两个极端。
他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离不开自己的一次次挑战自我也少不了父母、女友的关爱、陪伴。
面对抑郁症,患者除了适当的药物治疗,自己要一切放宽心,找点兴趣爱好。坚持下去,挑战自我,调整自己,倾听自己,与世界和解。同时作为身边亲近的人,要给予尊重和爱,耐心的倾听,友好的聊天,积极的鼓励,不要劝慰,只要守护与陪伴,尤其是家人与爱人,看看患者到底需要什么,帮他做些什么。
有了死亡才会珍惜生命,重新认识生命力的顽强。
同时也只有自己走出的路才是最踏实的选择。
谨记作者那句话:“以前的自己挺好的,以后的自己也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