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中此文是最难下笔的,不是人物个性不鲜明,恰恰相反,舅婆是我认为最刚烈的一个人,真正的原因在于由于年长水久,关于舅婆的生平资料极度匮乏,舅婆是妈心中的那一点痛,所以妈很少提及,也由于我的前文《阿妈正传》中已把我所知道舅婆的一切都已写尽。
但我仍要把有关于舅婆的一切从前文中剥离出来,因为舅婆的一生都在追求独立和自强,所以我必须单独为舅婆成文,以显尊敬。
舅婆我是见过的,只是在照片上,照片中的舅婆是一脸的柔柔顺顺,相貌是如此的善良和美丽,想象不出有如此柔弱外表的人能在以后迸发出让人膛目的力量来。
舅婆姓曹,闺名秀英,出生于溧阳县城,后在宜兴红塔宋读度过童年、少年时光,嫁给舅公后先后生育过几胎,但都没有存活下来,直至有了妈,所以十分宝贝,所以妈就是舅婆的全部和唯一。
我舅家祖传是做豆腐生意的,到我舅公这代由于开始公私合营已丢了饭碗,舅公虽然干过十里牌街长这个芝麻官,但都是"不打粮食″的,收入微薄,生活过得十分艰辛。
舅婆只得外出做保姆来供养妈这个独生女儿的读书及生活。
妈也争气,不仅读完了小学和中学,还考取了中等专科学校。那是十里牌街出的唯一的一个女中专生,是空前的。
那时的舅婆在宜委帮工,来支撑着妈的学业。而那是爸正在宜委工作,是县委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爸的优秀舅婆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这时的妈正是桃李年华,舅婆操心着女儿的一切,特别是终身大事,有意安排妈到自己在县委的临时住所来度假休闲,能让妈有于爸朝夕相处的机会。
爸的优秀舅婆留了心,同样,妈的出挑爸也注意到了,两人果然撞出了爱情的火花。
爸妈最后的佳偶天成,舅婆要记首功,但爸那时虽政治前途一片光明,但囊中羞涩,爸和妈有相同的景遇,都是穷乡僻野中飞出的金凤凰;都是靠读书改写了人生。不同的是爸要负担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公公、小公公、弟弟、妹妹,还要应付大家族中的各路人马来"靠相″。
爸妈的结合是"全裸″:无礼金、无婚礼、无婚宴,甚至连新房都无,仅仅是租用了三天的旅馆作为洞房,上辈人也仅仅只有舅婆知情,舅婆容忍了小两口这违反世俗的"大逆不道″,因为舅婆看好两人有光明的未来。
舅婆一直是家里的支柱,一直以柔弱的身体在支撑着这个家,现在自己呕心沥血培养出来的女儿有了可靠的依托,舅婆崩着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身体也跟着垮了。
也许是长年超负荷的劳作,舅婆病了,而且是绝症:肺癌。当时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有效地控制病情,既便是爸送舅婆去上海做了电疗,但仍是回天无术。
舅婆最后病死在后来的主家畚箕巷朱婆婆的家中。
从上海回来,舅婆一定是做过选择的,回那里?作为后辈的我一直对舅婆最后的决择感到十分难解,因为在所有人的理解中叶落归根、回自己夫家去等侍最后的归去是一般人的想法。
在最后的日子里,舅婆的心中一定是有爱、有不舍、有恨也有痛。
舅婆一直深爱着妈,一生都在奉献着。
舅婆没有见到自己的第三代出生,心中肯定十分不舍。
全家的负担全压在舅婆的身上,舅婆不得不长年在外做保姆来支撑着这个家,舅婆心中一定有恨。
我已经无法得知当时舅婆和舅公的关系如何,但普通夫妻吵嘴,一方可能会说这么一句话:我死多不回来了,这放在任何场景中都是一句气话,但舅婆用生命诠释和践行了这句话,我现在仍能感应到舅婆当时的痛彻心扉。
当然舅婆的心路历程我仅仅只是从结果中来倒推出来的,如有差错就请舅婆您老人家今儿个托个梦给孙儿吧。
舅婆最终还是回到了夫家,故去后被葬在了十里牌村边的一个小树林里,和舅公的坟紧挨着,这是我七十年代随妈回娘家"飘钱″时所见到的。
舅婆的遗物仅一件,一个嗽口杯,爸那时讲要好好保存的,现在也已不知所踪。
其实舅婆的很多事都是爸告诉我的,但舅婆的事迹即使放到现在仍让我感到十分震撼,作为舅婆的第三代,我有责任把舅婆的点点滴滴尽量真切的还原出来,让舅婆的后人知晓曾经有过一位如此刚烈倔强的祖先,让后人们献上对舅婆的缅怀。
蒋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