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宋朝,曲周人就已开始舞龙了。有人说,曲周人从城址早在邱县古城营的时候,就开始舞龙了。这一点还有待于考证。若是算曲周龙灯的历史,一般按城址由今古城营迁至现曲周镇后,才开始算起。
(此图来自网络)
据传,曲周城迁城址时,出现了旱灾。求雨都要靠龙王嘛!所以也就有了舞龙灯这一说。当然也有别的说法,说城关里的滏阳河源头是黑龙洞,所以才开始舞龙。但我认为前者更可信。旱灾时,舞龙来求雨;降雨了,再舞龙表示对龙王爷的感谢。久而久之,舞龙灯竟然成为了曲周县的传统,每年元宵节都要舞一次,至今已有了近千年的历史。
它地方的龙灯样式比起曲周的略逊些,若说舞法那是相差甚大。它地方的龙灯几乎都是以布作龙鳞,而曲周的龙灯则是以纸来制作。它地方的龙灯大多数如汽车过转盘一样,转几圈就得了。再好些就给你加个龙珠。曲周龙灯则是舞法多变,书上说有二十多种招式。说是以“钻龙、滚龙、盘龙最为精彩”,有时在晚上还可以看到“喷火”。
在1982年,曲周龙灯经北京民族文化宫专家鉴定,确认为汉民族龙灯代表,制龙进京收藏。1989年再次由曲周县文化馆制作新龙一条,进京收藏。2008年,曲周龙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我爱看龙灯。白天也看,晚上也看。很多人像我一样,也都非常爱看龙灯,把它做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白天人一般并不太多,而晚上则可以给你围个水泄不通。有不少人从乡下来,为的就是一睹曲周龙灯的风采。
我在今年元宵节的夜晚就见了那“喷火”:一个人的手里拿着一个“火炬”,从肩上的包里掏出来了什么,看准时机,一举“火炬”,一撒,如电视上所见的“火山爆发”的那样子,“轰”的一声,喷出了蘑菇状的火与烟。倘若是白天,则“无缘相见”了。
(此图为李治山先生所摄)
虽说曲周龙灯有二十多种舞法,但我只见过三种(虽然是自己定的)。一是整个龙身如“S"形舞动,龙头前再配以龙珠,有些许风韵;二是用“A”形梯子把龙盘在上面,龙头龙尾龙灯互相摆动,相互呼应,大家都称为盘龙;三既是二龙戏珠。大体与第一种相似,不过是两龙齐舞,一珠共争。若是真碰到有功夫的人,那舞起来可是相当有欣赏性。
然而,因禁放鞭炮,今年的龙灯没有烟火相伴,甚是可惜。
希望有一天可以看看那二十多种法,伴着烟火,见证它的真面目。
-二零一八年三月十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