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八章: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解析: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不得不说,作为老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孔夫子确实有他非常独到的一面。
人性是最难捉摸的东西,死要面子也是很多人都有的通病。
我还记得读书的时候,经常最后一节课,老师布置了背诵课文的作业,不背完就不能放学回家。
每次遇上这种事情最发愁的是我们这些做组长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到背课文的时候,厉害的人早就背出来走了,剩下那么几个人怎么背都背不出来。遇上有这么一两个记性差的人,组长就悲催咯,反复的耗着,因为他背不出来,我们也走不了啊!
于是为了不要每次背书都搞那么晚,我有时候也会想点方法,想什么办法呢?遇上那些背不好的,我就常常会提示他们。原本以为大家会领情,但是还偏有些死要面子的人,背不出来还找理由,你提醒他,他还会说,别吵!我自己也刚好想出来了。每次都能把我气得不行,还得憋回去,不能发作。
我组里就有一个这样的,背一次书,我总要被他怼好几次:“谁要你提醒,我都快想出来了”。我也是个暴脾气,实在惹到我火气大的时候,我也不提醒了,你自己怎着就怎么着吧!
结果,这个男生背书就成了耗时间,憋不出来就拖着大家都不放学。他就想着耗到老师都受不了了,就可以回家了,他不用背了。而我是个犟起来很倔的人,我再也不给他做提醒了,而且我还坚持他必须背完才可以下课。几次下来才他终于知道没有提醒的时候,他背书到底有多差,但是没办法,我就是不愿意做提醒了。
刚开始做培训的时候,那股好为人师的劲头还没过,我总以为多说点,多讲点,教多一点会对学生有帮助。每次在做课后讨论的时候,让他们思考留下的问题时,看他们想来想去想不出来,我常常会忍不住做引导:“或许我们能不能这样去思考呢?”跟着做了一个阐述。
不提不打紧,一提就有人装聪明,在听我讲完后,就赶紧说:“对对对,我就是这样想的!”然后他噼里啪啦再讲一大堆,显得我的提示很多此一举。虽然他最后并没有讲到重点,却还很洋洋得意。
这样的事遭遇多几次之后,我改变了方式,每次课后讨论,我都会让他们尽情的讲,一直讲到他们讲不出来了,我才会去做总结,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他们才会发现自己思维上的欠缺。
这也让我慢慢明白了,想要让一个人骄傲的人学会谦虚,就一定不能让他有一丝小聪明可以耍。千万不要同情他百思不得其解的纠结,反而要刺激他愿意向人求问的虚心,让他明白别人的意见是多么的可贵,让他知道他并不是最聪明的人。
人只有吃过亏才会懂得珍惜,也只有体会过孤立无援才知道有人帮是件多幸福的事。也只有在被一个问题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才知道有人在旁边提点一下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仔细去看看,那些能够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甚至是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的之后还能保持一颗谦卑之心的人,必定都是懂得听取和珍惜他人意见的人,因为他们都曾经感受过那种为了想明白一个问题抓心挠肺却被旁人一语中的地点透的豁然开朗。
不管是从什么途径学习来的知识和道理,要怎样才能真正的变成属于你自己的知识和道理呢?
读了一年的多国学,写了一年多的读书笔记之后,我渐渐的发现,孔子的言论里面有老子的影子,王阳明的言论里面有着孔子和老子的影子,甚至我还发现,诸子百家还有儒释道三家的言论中都不多不少的有着彼此的影子。
在回头看看我自己平时所看的关于营销、管理、教育等等的书籍时,很多都会带着各种国学经典中所提倡的观点和言论,但是神奇的是,每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同一个道理,他又能自成一体的说出自己的一套东西。
而我自己在读国学的时候,常常也会将前人的话用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经历来解读,也正是这样的解读才能够让我更加记忆深刻。
所以,学习要想取得效果,就应该是一个可以融会贯通的实践过程和结果反馈
假如一个人不能把学到的道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同一个技能,只能说他没有真正的把所学的东西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中。
如果学了都不能用,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学习贵在可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如果举一反三都做不到,那就先做到再去学吧。
渐渐的发现,读“之乎者也”,既是在学习,也是在复习,真是温故而知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