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洪迈的随笔集《容斋随笔》中有这样一段:
唐铨选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谓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凡试判登科谓之“人等”,甚拙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
文中“铨选”即是今天的聘用之意。文章的大意即是施行择优录取,优胜略汰。这和今天公司、学校以及招录公务员实行的面试程序有几分相像。
不过,唐朝较为有意思的是他们一反中国“不以貌取人”的传统文化思想,标新立异,非要求前来面试的人要“体貌丰伟”。换句话说,就是主考官要看你顺眼不顺眼,看看你能不能给主考官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第一印象。不过话又说回来,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说过人的相貌是和人的才能成反比的。人长得越帅,越是草包一个;长得越吓人,越是满腹才华。当然,这只是笑谈。孟子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一个人的才华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能够体现在一个人的气质、精神和风度上。一个人若是看上去形容枯槁,面如死灰,眼神黯淡,萎靡不振的,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真本事的。
唐朝的用人制度第二在乎的是个人的言语,让你去从政为官,不是请你去当大爷,整天叼着烟,看着报,躺在办公室里悠闲自在。遇到问题全都交给秘书办理,自己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勉强说出来也是支支吾吾,没有思想,十句有八句语法错误,要你何用?
不过,这类人在今天是不多见的,尤其是在官场。恰恰相反,很多官员或者领到往会场上一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上三个小时都不嫌累。可是大多都是一些不疼不痒,无关紧要的虚词滥调,废话、空话,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真可谓其辞虽辨不正。
我个人认为最有味道的是判令的第三条:楷法遒美。
中国自古就认为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是一个人心智的流露,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笔迹学。无论你临过谁的字帖,或者你仿写仿得多么逼真,都不能掩蔽你的笔端自然流露的那种属于你自己的神气。
不过唐朝人讲究的是遒美,遒者,劲也。如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一类可谓之遒美。字写的有筋骨,有力道,那么这个人多半也不会是什么伪君假道、奸邪小人。可如果单纯从字体上看一人的品格、素质,恐怕还不行。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字写的好,可人品却是在令人作呕的也有不少,如秦朝整理小篆的李斯,宋朝的宰相蔡京,以及官至礼部尚书的董其昌,那字写的后人真是无人能及,可为人却多阴险狡诈,工于心计。唐朝是一个文化思想空前繁荣的朝代,定下这项判令,或可理解。
经过前面三项的审核,最后一点才考你的真才实学。“文理兼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理不要偏科。孔夫子认为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有左右大脑的思维平衡发展,处理事情才会秉持公正,不偏不倚,才能在官场上应付自如,不会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用中庸的思想处理事情,当时的官场(如今也该是)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像李白、杜甫这样偏科严重的人,太过书生气了,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擦则无徒。他们的思想难以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相融合,所以只有退出,在诗歌上成就自己。
可惜今天的教育制度弊端甚多,先是国家教育部门为给学生减负,实行文理分科,更有甚者某些大学实行文理分校教学。可眼看这几年中国的大学里出不了在国际上有威望的人物,眼看着一届届诺贝尔奖花落他家,自己连香味都闻不到。我们的人民开始质问中国的教育,质疑那些教育家们,向他们讨说法。于是一些教育者开始反思,是不是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便又开始尝试着再把文理合并为一家。在如今这种考试体制下,文理合并,无疑是给学子背上再加一座大山。
可以看出,唐朝的这四条书判都是一些不成文的标准,不只是凭一张考卷决定你的个人能力,但每一条都让人觉得很有人情味儿。我觉得辨正的看待这些制度,吸收其中优秀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选拔人才还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