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孩子患抑郁症的信号是什么?为什么本该健康成长的孩子却患上了抑郁症?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孩子患抑郁症?
一、 聚焦:孩子抑郁症的表现
认识抑郁症,首先要把它和普通的情绪失落区分。快节奏的生活里,痛苦、焦虑、压抑……对于成年人来说似乎已是常态。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言及的痛苦,可这个痛苦到什么程度才是“抑郁”呢? 每个孩子都会有难过、伤心、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也会因为一些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痛哭流涕,比如心爱的玩具坏掉了、考试不理想等等。有的孩子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间,几天都看起来闷闷不乐。这种情况只能称为“抑郁”,而不能称为“抑郁症”。那到底什么样的表现可能是抑郁症的信号呢?
情绪不稳定、消极、易怒,且持续时间较长。
当孩子的情绪陷入一种长期的悲伤、痛苦,甚至绝望之中,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这时家长应该给予重视。因为情绪调节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对一般人来说,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悲伤需要时间消化,消化之后就排解了悲伤。而如果消极的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情绪管理及调节能力已经不受自我控制,需要借助外力进行心理疏导。
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家长有时会抱怨,“这么大孩子也没个心,一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其实,能完全沉浸、投入在一件事情当中说明拥有健康的感知能力,对事物充满好奇、玩起来爱疯爱闹都是健康情绪的表现。如果有一天,孩子不喜欢玩了,突然安静了,不闹了,对曾经非常渴望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了,每天都无精打采,父母要敏锐察觉到:孩子的心理状况一定出了问题。
朋友很少,独来独往。
青春期的孩子社交能力和需求进一步发展,重视友情,朋友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角色。而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很可能出现孤僻甚至自闭的情况,不愿意与人交流,企图将自己和外界隔离。曾经在自己的世界里久了,内心的声音就会占据一个人所有的思想,这是一个负面循环:越自我封闭,越封闭自我。另一个负面印象就是可能成为同龄人眼里不合群的人,甚至遭到大家的排挤或者忽视,而这些情况,就是很多身患抑郁症孩子的前兆处境。
二、 真相:孩子抑郁症从何而来
悲观主义思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而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挫败,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记忆,以及自我相处模式,进而影响到他们对未来的态度。比如,一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有的孩子会把原因归结为“是自己不够努力”,以后再努力一些,情况就会不一样;而有的孩子则会认为是自己运气差、天资不够、或已经努力了但就是没有进步,“运气”、“悟性”“天资”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控的,而努力之后还是没有进步就更让人怀疑自我,于是他们会从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再无改变的可能,无论怎么努力,结果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对未来充满了失望,渐渐形成“习得性无助”,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 这种悲观主义的思维,就是孩子抑郁的元凶。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的孩子悲观,有的孩子乐观?我们不排除,有人生来人格便是如此,但是这样的人是极少数,别忘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教育对塑造孩子的性格同样有决定性作用。
家庭教育
不良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遇事就悲观,无法用积极的心态去努力解决问题,一种情况是,父母本身就是悲观主义者,当问题出现时,常感到无助、焦虑,并把这种消极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埋怨孩子:“你怎么总也考不好?”、“别人都行,你为什么不可以?”在负面情绪的传递中,孩子也会变得悲观。家庭不和谐、家庭暴力、亲子关系紧张等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看到大多是生活的阴暗面,周围的人都不快乐,孩子的生活自然也没有乐趣,Ta就会逐渐习惯从负面看问题,于阴暗处看人心。 另一个极端是,父母竭尽所能,把孩子时刻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然而当有一天,孩子终于直面生活的真相,发现和自己原来认识的世界是那么不同,但是ta并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因为ta没有从父母这里学到如何应对这样的世界。每到那时候,孩子就会束手无策,缺乏经验使他们在新的挑战中不断失败,在失败的循环中丧失信心。
三、 求索:如何预防孩子患抑郁症
重视孩子的每一次失败
学会面对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程,父母要教孩子如何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苦,帮助孩子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可以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归因,既有主观因素(自己这段时间放松了学习,粗心,练习不够等),也有客观归因(这次考试身体不舒服,状态不好,试卷真好考到了很多薄弱知识点等),引导孩子全面地认识、分析问题,尤其认识到自己可调节的部分。更要从客观上认识自己的情绪,所有人面对“成绩不理想”这件事时,一定都有消沉、沮丧、无力的情绪,“我一定不是唯一一个因为这件事这么难过的人”,要让孩子相信“我可以恢复过来”,最好的方法是采取行为,改变现状,不要让消极的情绪控制自我。
不做孩子的遮阳伞,做孩子的避风港
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孩子一定和父母保持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