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点,就好像有人喜欢胖子,有人喜欢瘦子一样,就好像我像神经病一样忍不住狂刷《我的少女时代》的微博一样。你不知道这个人被什么东西触动了哪根神经就爆发了。只有我们知道我们自己,也只有我们最了解我们自己,知道自己喜欢的和厌恶的。知道自己怎样容易哭,怎样容易不淡定,容易喜欢怎样特质的人和事,哪怕有时候很讨厌这样的自己。
很喜欢李荣浩喜剧之王里的话:我不是特别爱闹,这叫做心灵感召。我天生不爱炫耀,却太多艺术细胞.......
《我的少女时代》最初八月份台湾上映的时候,也看到了相关的一些电影海报,但是并不敏感,大概以为就是一个青春校园剧而已,直到同学在朋友圈晒了一张言承旭和陈乔恩的剧照,我才知道原来有他们的加入,于是开始期待,哪怕明明知道言承旭的出场只有两分钟;而同学更是痴迷,因为这部剧的上映,更坚定和加速了她去台湾的计划,于是跑到台湾,她说她的首要目的是看《我的少女时代》,只可惜当她办好一切手续过去的时候,《我的少女时代》下架了,懊悔了好久。接着,18岁少年帮我网络上下载了枪版《少时》,就那样的画质和音效,还不完整,硬是被我看了一遍遍,少女心了一次又一次。
看了一个女生的微博,去台湾走了一遍流星花园的拍摄场景,去了英德学院,对应着电视剧里的镜头,摆拍了每一个画面,看这个女生的微博,看她拍的每一张照片和文字,感动到稀里哗啦。
《少时》里的太宇给真心送人形立牌,让我想到上学的时候,最开始喜欢小燕子,后来赵薇代言了大大泡泡糖,她的超大的海报贴在商店的墙上,很漂亮。于是,我同学大晚上的去“偷”了回来,第二天到学校激动的送给我,虽然撕下来的时候因为粘的太紧,边角都有些破损了,但我还是视如珍宝。再后来迷F4的时候,各种照片图片的收集,就连报纸都不放过,只要华商报上有他们的图片新闻,同学都会剪下来给我带到学校,虽然我们家也定的有华商报,但是好像有多少都不能满足,然后我都把这些认认真真的剪裁好用透明胶贴了起来。再后来上大学了,突然有一天有个女生寄信给我,信里面加了一个Vanness的卡片,是做什么活动她得到的,买不来。她说,她想到我比她还喜欢F4,就一咬牙一跺脚一狠心的决定送给我了。恩,是原话,我记忆犹新。
我很喜欢网络上有个人的话,原话我忘了,大概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喜欢《少时》,是因为一想到我们的青春里没有徐太宇,会有些稍微的落寞,因为那样的青春我们无法再去经历了。我也喜欢编剧编写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山盟海誓,很清新,真正的清新,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多数人的青春故事,没有打胎,没有亲吻,甚至没有拥抱。我也很激动最后由陈乔恩和言承旭来演大真心和大太宇。在影院里看的时候,有人看到言承旭的出场会尖叫,有人会唏嘘。我知道也理解,尖叫的是谁,唏嘘的是谁。坦白的是,如果不是言承旭和陈乔恩,我也一定不会愿意长大后的角色由别人来演,毕竟容易跳戏,但,正是因为大太宇和大真心换言承旭和陈乔恩来演了,我更体会到了导演的良苦用心。在整部剧的戏里戏外,导演用真心的视角去爱刘德华把时代感给了七零后,又让演员本身(不管是王大陆还是宋芸桦)带动了90后,还好,最后让陈乔恩和言承旭出来感动了一批80后,她让我们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回味了自己的少女时代。谢谢所有的细节,不管是刘德华,周星驰还是各种加盟客串的演员,包括唱主题曲的Hebe,她让我们感受到了每个人的时代。
很奇怪,明明是为了最后两分钟的言承旭去看到,结果去真的喜欢上了这个故事,喜欢上了小太宇,小真心。所以,我想我们喜欢更多的不仅仅是某个人吧,而是某个人身上的特质和精神。这样其实也很好,就像真心说的:谢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因为你,我才是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