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它在豆瓣上评分8分。但每年深秋,尤其是看到窗台上撒满的阳光,我都会想起这部电影,心里起一阵暖意。如果恰好有时间,也会打开这部电影,再看一遍。在我的最喜欢电影list中,它可以排到top10了。
但这部电影,不论是在豆瓣,还是一些电影爱好者中,都进不了top300 list中。类似的事情,和周围的朋友聊聊,会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自己觉得top的电影体验,其实放到客观评价体系中,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回忆了下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场景,几年前深秋的周末,早晨起来懒懒的眼睛都是半开的,拉开窗帘那一瞬间,扑面而来的阳光,像是星星落进了眼睛,整个人沐浴在温暖中。是在这样的场景下,开始了这部电影的观看,抱着电脑,瘫倒在沙发上,一半的身体浸润在从阳台铺洒进来的阳光中。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提到这部电影,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关键词是“暖”。而这个关键词所赋予的内容,可以说绝大部分并不是这部电影本身的属性。
所以说,观影感受,是一个纯私人体验。感受的形成,涉及到除电影本身之外的其它多种因素,包括:环境、一起看电影的人、当下的心情、过往的经历、过往建立起来的审美品味等。除了电影本身,是相对客观存在的,其它的因素,放到诸人身上,都不会完全雷同,也无法复制。只不过,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电影上,影响权重系数不一样。尤其是越靠近极点(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电影,这些因素的影响系数越小。
这种“私人体验”,同样反映在诸如旅游、喝茶等事情上。对一个景点的观感、对一泡茶的评价,除了客观属性之外,还有很多主观影响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景点,有人对极力推崇,有人却嗤之以鼻。一泡茶,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喝,体验也会迥然不同。
所谓“此之蜜糖,彼之砒霜”,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理解了这层规律,在现实中,遇到一些观点的不同,大可稳住,去想,这个观点是客观事实观点,还是主观观点。大多数时候,是后者的观点。若是如此,就可以跳出来,将这个观点进行拆解,拆出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层面。而大多数时候,对于旁观者来说,客观事实是更有价值的,而主观感受和情绪是相对廉价和无用的。
在我的认知中,想要看到本质,首先是还原客观事实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