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读了《人格心理学》这本书的部分内容。感觉是在补习曾经落下的功课,都怪自己曾经没有做一名“好学生”。读研的三年时间,我几乎都在为英语考级而拼搏,因为英语不过四级不能毕业(谁叫我这中师毕业生只有初中英语水平,却硬要自学考研),所以看专业书籍的时间都挤出来学英语了(尽管现在的英语水平仍不高,甚至连单词都快忘光了)。一开始拿到这本书,心里有些畏惧,但翻开书后,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时甚至觉得挺有意思:身边的亲人、朋友性格迥异,言行各异,原来都是不同人格气质的体现,他们的很多言行都能在人格心理学理论中找到解释;有时也会用书上的理论来衡量自己,觉得读书的过程也是反观自己,认识自我的过程。
一个人心理上出了问题远比身体上有病要麻烦,弗洛伊德用催眠术来治疗歇斯底里症,治好了安娜·0瘫痪的手臂,并让她重新讲德语,让我感觉到心理治疗的重要性。试想“心理”上的疾病如果用治疗“身体”疾病的方法来治,估计是永远好不了了,因为没有对症下药。虽然上面的事例让我觉得有夸张的成分,但还是激起了我继续阅读这本书的兴趣。说实话,感觉自己读这书有些心急,也有点功利,总希望自己也能搞点心理研究,去“治愈”我们班上那几个厌学又顽皮的“熊孩子”,可是即使是心理学专家,要完成一项高质量的心理学研究都是不容易易的,何况我一个没入门的人。
说理论 通过阅读我知道人格研究都始于理论 ,可是本书讨论的主要人格理论,其范围是相当广的,我要探讨的理论,应用范围是非常狭窄的,而且我对六个流派的人格理论知识并没有心领神会,理解透彻,怎么进行研究?而且对于“理论”,我是没有多少辨别能力的,如有些养生“专家”提出的食补“理论”:吃什么补什么,我相信了。我肝脏不好,我得多买点猪肝吃。可是就在我信以为真的时候,又在另一张报纸上看到截然相反的言论:动物肝脏是过滤毒素的,多吃对身体有害。我究竟该相信谁?
说假设 要做研究,就要能根据理论提出假设,然后再用研究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假设。研究者提出理论,做出假设,并收集数据来支持或否定假设。可是球赛还没有开始,我怎么能准确地预知哪支球队能赢呢?所以我现在也不知道要如何提出自己的假设。
说研究方法 我觉得我要做研究,最可能采取的就是个案研究发法,即对一个人或几个人进行深入考察。个案研究的资料一般是描述性的,通常不用报告数字和统计分析结果,只要描述对被研究者行为的印象并加一以解释,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这样的研究不需要做太多准备,不用控制自变量,不要管因变量,研究对象的选择也很方便。可是一个个案难以向其他人推论,因为一个人具有某种方式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按这种方式去做。
说研究结论 科学结论都是通过一系列研究,而不是某项研究得出来的,它需要反复验证。要求我们在测验时可信度要高,只有一项测验在多次测量中具有一致性,它才具有较好的信度。即使暂时经得起验证的理论,也不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近的研究发现只是代表了我们目前的知识状况,但是如果把最近的研究当作定论,是不明智的,这或许就是很多研究结论在多年后被完全反转的原因。
想到这些方面,有由衷觉得完成一项高质量的心理学研究着实不易。但这并不能阻止科学研究者们探索的足迹。很庆幸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能坐享他人的研究成果。也许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心理学专家,但就这样一边阅读一边感受、思考,享受阅读带来的充实和快乐足矣。说不定哪天也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我相信――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