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一部小说,看一个电影,乃至一句话都能使内心产生波澜,短则一瞥,长则数年。
初看围城是在初中的时候,在我叔叔破败的书架上翻出来一本满是灰尘的发黄的书,当时只看了短短十几页,便觉得索然无味,完全不知道在写什么,这个故事太厚了,完全没有鲁滨逊漂流记这类书来的直接。
第二次看是在高中毕业后的假期,还是那本破书,这次却看完了,只觉得这个故事还可以,言辞犀利,人物刻画,和嘲讽都入木三分,更多的是积累自己的阅读量罢了。
第三次看是两月之前,在微博上有人推荐的百年好书榜中看到,决定再看一遍,这一次我看的极其仔细,咬文嚼字,每次都要往前回看一章,避免思绪断崖,我越看越觉得抑郁,我完全掉进了这本书里,随书喜而喜,忧而忧,哭而哭,迷茫而迷茫,用四个字形容最合适不过“入戏太深”,当做一个简单的故事来看多好,但是不能,人成长,思想也会变得复杂,人生和世界观慢慢变得丰满,不自觉的将书里的现象和现实拉近距离,对号入座。
我越来越觉得像是在写自己,自己就像是方鸿渐,自己像是现实版的缩影,一纸克莱登大学的文凭也折射出自己工作的不顺,折腾反复,一事无成,方鸿渐和苏文纨之间那种朦胧的感觉也像极了自己的经历,真实的一闭眼就能看到,方被唐晓芙拒绝后那种巨大的失落感也让我整日沉迷,无心再读,这种遗憾像是昨天刚发生一样,我不觉得自己是性情中人,但不能否认自己感性的一面。
在大学的时候我喜欢一个女孩,我们老家同在一个城市,又同在一个城市求学,同在一个系,偶然在回家的一班车上认识的,我形容她“面如桃李,冷若冰霜”是形容苏文纨的那句,车程八个小时,我们聊了一路,我却不敢问她一个问题,临末 我想送她回家,她说男朋友会来接她,我的心一下从头顶掉到了脚底,我不是破坏别人感情的人,心想能做个朋友就知足了,回到学校我总是找各种理由接近她,只是想能多待一会就够了,我帮她买早餐,帮她修电脑,修电脑故意不修好,分几次修完,就是为了能多看她几次,在她面前我像个傻子一样掩饰着自己,过后却被这种遗憾深深的笼罩着,写了好多伤感的文字却不敢让她看到,有时候她的一句话能让我高兴一天,有时候也会让我悲伤数日,至今我都能感觉到我们当初坐在一起的感觉,她看着书 ,我看着她,那种安静的感觉真好,临毕业我问了她一句话,我说如果我先遇到你,我们会在一起吗,她说,或许会吧,我苦笑,自此后,我便割断了有关她的一切联系方式,将这份遗憾深深的咽掉,毕业之后,一别两宽。
人有的时候是很贱的,就像红玫瑰里的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主动示好的你不想要,得不到的却日思冥想,最后在时间的推移中,将就度日,方鸿渐最后倒像是将就的感情,他弃的是苏文纨,爱的是唐晓芙,却和孙柔嘉共赴婚姻,爱情从一而终走到婚姻殿堂的还是少数,那么,结婚的对象之间就没有情吗,有,但是更多的是亲情,总要有人一起搭伙过日子吧,如果单是两人,我相信日久便会生情,无奈,中国的婚姻不单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庭甚至是更多关系的结合体,各种纷繁的关系才组成了围城,不身处其中,不知苦辣酸咸。
人生何处不围城,婚姻如此,职场如此,前些日子看了一篇文,某名牌大学高材生在某机关工作8年,已小有所成,却突然离职,他说自己已经被模式化,已经快与社会脱节了,在单位学的最好的就是阿谀奉承,世故做作,他说自己是在煎熬,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他决然离职,重新投入社会,在外人看来,多数唏嘘不已,这样体面的工作不知有多少人削尖脑门往里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年都会上演,真是不在其位,不知其味。
我已不敢再看《围城》
我崇尚清正的风气,却又害怕社会的腐败
我期盼美好的爱情,却又害怕婚姻的围城
我希望真诚的人事,却又害怕隐藏的虚伪
我不是个理想主义者,但在理想和现实间左晃右晃,不知所踪
但是我依然相信爱情能长久不衰,
依然相信乾坤之间有正气
人事之间有真情
最后附上《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句话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