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吃饭是大问题,所以要挤。早晚餐多是咸菜就主食,中午才炒菜,但也是一大家子人只炒一个菜,一人夹不了几口就没了,所以每次菜一上桌就是筷子在菜锅里挤来挤去,都怕自己少吃一口。
挤完吃饭,挤睡觉。那时候,家里人多房子少,尤其到冬天,只有一个屋子生火,做饭带取暖,家家几乎都一样,一大家子挤在一张大坑上。父母说,挤在一起暖和。我弱弱问一句,想不挤在一起,行吗?
挤完睡觉,挤上学。上学挤着进校门,放学挤着出校门;上课挤着进教室,下课挤着出教室;课间挤着上厕所,冬天挤着烤把火。住校挤着买饭票,挤着打饭,挤着领咸菜,挤着拿窝窝头,挤着洗碗,挤着打水,挤着领作业本,挤着领考卷,凡事都要挤。
小时候,农村娱乐活动很少,放场电影演场戏很是不易,多在过年过节过庙会等,所以大家要挤,不挤你就看不上,你就看不着,错过一次,又不知道猴年马月再能看上了。渴望,可以让人放下一切。
我老家的村子是个大村,是镇政府所在地,逢五排十有集市,周围十几里内的村子的人,都会来集市上购买自己家需要的生活必须品。那时候,很多小村子连一个代销点都没有,所以,赶集就成了人们购物的唯一,根本不像现在,不出家门也可以随便购物。那年头,东西少,钱更少,就是人多。集市上人来人往,挤来挤去,挑来选去,不挑捡N遍,怎能罢休?集市如此,一年一度一个村子的庙会,更是如此。
高中毕业,我没能挤进大学校门。当然,这有指标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后来,我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挤进了军营的大门,又凭借自己的实力挤进了军校的大门。出远门要挤火车;下部队采访,要挤汽车;有时还要挤轮船挤飞机。上高中时,每次打饭都要向前挤。主要是考虑饭菜的质量和数量,不挤,到后面有可能饭不够,打到的饭就是清汤寡水。在部队打饭也要挤。不挤,打饭晚了,连吃饭时间都没有,就要出操了。不挤,怎行?
成家后,偶尔出去旅游。不挤,别人逛了三五个景点,而自己一个景点都没有逛完。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就算你去的再早,如果不挤,一定会被人挤在后面,看着国旗从一排排人的后脑勺中间升起。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不挤,上不了厕所;不挤,打不上开水,等等。生活中,这样的事举不胜举。总之,生活中,挤无处不在。而且,有有形的挤,也有无形的挤。
过去,由于各方面资源都有限,干什么几乎都有指标限制。买东西、考学、当兵、提干、立功、受奖、入团、入党,甚至请假外出、回家探亲都有指标,所以都在想方设法跑关系找门路,好把要指标挤到自己手里。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各种指标放开了,但“挤生活”依然。
由于限号,市政府出台了公交免费政策。本来坐公交的人就不少,这样以来坐公交更是人满为患。雪天,公交更成了“抢手货”。不挤,根本上不去;有时候,挤也上不去。挤公交,慢慢成了生活中一种常态。
上班族上班赶时间,要挤;中小学生上学赶时间,要挤;闲来无事的老年人不赶时间,也在挤。老人挤,孩子挤,男人挤,女人也挤,大家一视同仁。不坐白不坐,坐了也白坐,干嘛不坐?挤就挤呗。不在乎城市大小,也不在乎等公交的人多人少。那怕只有三两个人,也要争第一。不挤,似乎就不是坐公交。
礼让,在上公交车时似乎永远“缺席”。这和在公交车上让座是两个概念。
前些日子,由于下雪,去省城出差只得坐火车。我买的是卧铺。但上车时,人们都争着向前挤,不等下车的人下完,就急匆匆上车了。
我在想,这不更耽误时间吗?没票,谁也上不了车,有票就有座。一人一座,为什么要挤?先上后上,不都一个样?后上,还能没了你的座位不成?在最后,火车还能不让你上去就开走吗?当我上车后,和同车箱的人探讨这问题时,大家都笑笑,不发表意见。
人们似乎就是一种习惯,一种从众心理,凡上车就要挤,不挤就心里没底,不管是公交,还是火车和飞机。挤是正常,因为大家都在挤,不挤才是不正常,才是另类。
实践证明:一种陋习,一种恶文化,一旦形成,想改变也非一朝一夕。人的素质重要,物质条件重要,制度和措施、环境和文化同样重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排队办法就很好,人很多很多,但不得不排队,想挤不能挤,值得借鉴。
但需要时间。挤生活,也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