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偶然机会和妻子在家一起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记录片,从初时对故宫文物的好奇,到后来惊叹于文物修复工作的精细与专业,再到最后被这些文物修复大师的匠人精神所折服。
《我在故宫修文物》记录片一共三集,分别讲述了青铜器、宫廷钟表、陶瓷的修复故事、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和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透过一组组镜头,让我仿佛回到了2004年第一次踏入故宫游览参观时的情景,我随着拥挤的人流进入一座座庄严的宫殿驻足参观;让我仿佛穿越回到了数百年前的紫禁城,站在故宫空旷的广场上,领略着故宫建筑的雄壮与威仪,任凭历史的时光从我身上流过;让我又仿佛和一代代故宫文物修复师傅并肩工作,一件件珍贵文物通过师傅的双手,得以重换生机。
在记录片中,我看到了一代代文物修复师傅日复一日重复着看似单调,却意义重大的修复工作,让一件件沉睡在库房里,饱经沧桑的文物得以修好如初,来到我们世人眼前。
以钟表修复师王津为代表的老一代文物修复师傅,他们身上集中所体现出执着、严谨的匠人精神。这些老一代的师傅大多年纪轻轻二十出头就拜师学艺,学习文物修复技能,历经无数个春夏秋冬,始终不忘师傅教诲,踏实工作,一干就是三四十年,半辈子都在和文物打交道,修复过不计其数的珍宝。其中王津师傅对着展厅里一件件亲手修复的钟表文物发出的感叹深深打动了我,他说“自己马上就要离开工作岗位了,可还有很多珍贵古钟表不能亲自完成修复了,只能交给徒弟来完成,这是自己人生的一大遗憾”。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到老一代的文物师傅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为此甘愿付出一生心血,为技艺的传承所做的努力。
在文物修队伍中,我也看到了许许多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为了文物修复事业,放弃了都市的热闹和喧嚣,来到了故宫西侧办公区内一个个相连的小院子里——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室,与从事商业艺术创作的同学相比,这里的工作环境就略显简陋。但是就是这样一批批年轻人为了这份事业,硬是在这一个个小院子里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记录片中时常能听到“干这行得能坐得住”“女生不能化妆和涂指甲油”这类的话,这些年轻人为此真的牺牲了很多,他们在那一张张小小的工作台前,往往一干四五个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这对于二十多岁,特别是以前学习搞创作、思想活跃的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可我从他们洋溢的笑脸上,看到的是他们对于这份事业的热爱,他们把青春无悔地奉献给了文物修复事业。
无论是老一辈的修复师傅,还是年轻一代的修复师傅,他们都把自己能将那些尘封已久的文物修复如初,让文物再次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始终追求的是那份“无声”的荣誉,忽略了对于物质和金钱的追求。
是呀!他们如果从事商业艺术修复和创作,凭借自身高超的技能肯定能获得更多的物质和金钱,可那又能怎样?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他拥有多少的物质和金钱,而是取决于他能他人带来什么。故宫博物院正是有了这一代代文物修复师傅,才让一件件文物得以完好保存,才让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有机会目睹真容。一代代文物修复师傅始终在默默地为中国文化事业做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