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很多想法,学记忆法,学思维导图,学英语、学速读……每次都是刚开始热情饱满,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想起来,斗志昂扬,恨不得马上学会。可真正坚持下来的,并没有多少,仅是表面上的努力,哗众取宠,自我成长未实质进步。
很快这股热情劲儿就熄灭了,要么是被突如其来的家庭事务、工作打乱计划,要么拖延症,要么自我疲惫松懈放弃了。坚持时间比较长的有天天说英语,不过仅坚持了60多天;能一直坚持的习惯也就是“和娃一起成长”的成长故事了,从年初开始至今(2016.07.03)已经坚持193天,即使是做月子期间也没有停歇。
偶然机会听了易仁永澄老师的《好习惯你为啥总不能坚持》,终于明白了我能坚持孩子的成长故事,而其他好习惯坚持不下的真正原因。易仁永澄老师说考虑问题要以本质为导向,即真正抓住问题本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一、站在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的层面看习惯养成
我们从“道”术““器”三个角度分别来做分析 , 从“道”的角度来讲,我们养成习惯是为了个人成长,为了价值的积累;从“术”的角度来讲,养成习惯是为了自我管理,为了解决投入成本来解决价值积累的效能问题;从“器”的角度来讲,养成好习惯,是一种有效的自我管理手段,是一种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手段。
So,习惯为啥重要?养成一个好习惯,自我管理会变得轻松,个人成长会快,价值积累、价值转换、价值变现会快,你说重要不重要?!
二、从行为本质出发看习惯养成
1、《象和骑象人》
象与骑象人,即感性与理性。大象即感性,骑象人为理性。当骑象人想前行时,大象不走,骑象人会很焦灼、暴躁;大象和骑象人达到同步一致时,就变得和谐美好。感性的动机比喻为大象,特别生动形象。大象庞大难以撼动,当我们的理性难以对抗感性时,好习惯就很难坚持下来。
如果大象不想动,你真的能让大象动起来吗?
如果大象跑着跑着停下来了,你能让它再动起来吗?
如果感性不想动,你用再多的理性也是没有用的。
有时候,理性要求我们要有所改变,有所作为,可我们总是不能理性的走出心理的舒适区,感性与理性的冲突是导致好习惯难以坚持的本质原因。
2、习惯的本质—TMBRT模型(甜面包热汤模型)
TMBRT模型即“触发器-动机-行为-奖励-触发器敏锐度”的一个闭环模型。生活中的某些事情会触发我们有改变的意愿,做出改变的计划;当我们完成计划得到一定的奖励,就会使得触发器更加敏锐,进而改变的行为持续进行,由此一个好习惯养成。
为什么好习惯不能坚持,是因为我们常在TMBRT模型的各个环节犯错误。比如,近一年,我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导致小目标不稳定,想要养成的习惯也就变成了在脑海中的昙花。很多时候,想要养成一个习惯,总是没有想得很深,比如养成这个习惯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价值,没有深刻思考培养这个习惯的真正目的。由此,触发器变得凌乱而无效,所以放弃也来得特别容易。再者,在坚持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没有做风险评估,导致未知的风险无法做出合理的防范,容易导致中断。比如,做月子期间,已经坚持两个月多月的英语口语练习就因为没有提前做出防范,最终100天计划夭折。
而孩子的成长故事,我能坚持到现在,一是,我想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动机),二是,我能时刻给自己提醒,关注孩子的心理发育和成长,让我能提供高质量的陪伴(行为),三是,在陪伴的过程中,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育儿育己,我和孩子都获得了成长和进步;同时,这份成长故事将是我送给孩子的一份最贵重的礼物(奖励);四是,在记录过程中,对风险进行了预防和防范,如果哪天忘记记录,我会在隔天补上记录;由此,良性循环,我能坚持每天记录成长故事。
如果一项习惯的养成需要用“坚持”来完成,这个习惯往往是不能持久的。“坚持”一词给人压力,会给人带来负面的情绪。我们总是说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大多时候变成了没什么卵用的口号,还无形给自己施加了不少压力,仿佛一件事不坚持,你就注定是失败的,是无用的。习惯养成有个说法是“安静、持续的投入”,这句话在我看来非常受用,它道出了“坚持”背后的本质:持续的投入。
三、如何解决不能坚持的问题—if-then思维编程法
掌握一个模型,解决一系列的问题。if-then思维编程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具,能有效解决好习惯不能坚持的问题。然而,工具简单并不代表背后的原理简单。思维编程法是要求我们潜在的不明确的事情,认真反思并记录下来。当我们在坚持习惯清单时,遇到问题时就使用思维编程法,问题就迎刃而解。比如,如果我要早点休息,那么我就得高效率的完成习惯养成任务;如果我想刷手机,那就先看20页的书。
if-then思维编程法,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具,很好上手。不行,你也试试看。
我是艾米,关注习惯养成,时间管理,喜欢记忆法和思维导图,QQ:54969238,欢迎同频朋友加好友一起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