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后一切将变,再也不会有人有权利挑选别人了,不管他叫编辑叫评论家还是叫出版商。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
——王朔
互联网的出现,大幅度降低了写作的门槛。在过去,写作是一种权利,只有被选中的人才能向大众发言。现在不同了,我们处在一个人人都能写的时代,如同人人都会说话一样,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有时甚至能改变你的生活。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是《写作全技术》,作者斋藤孝,是明治大学的教授,他在阅读和写作领域已经出过很多本书。在这本书中,斋藤孝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既包括具体的商务写作技巧,也包括更广泛的写作能力提升,可以作为写作入门书学习一下。
一 写作的基本模式
刚开始写东西,面对空白的word文档,我们多少都会有不知从何下笔的困扰。其实,写作也有一些基本的模式,初学者不如先按照这些模式练习,熟练之后再从中提炼出自己的风格。
01 善用头脑风暴,提炼关键词
当我们对某件事有想法时,写作的主题就有了,在正式写作前,需要做的就是思考具体如何写。
首先,围绕主题,在纸上写出自己能想到的任何想法,也就是论据;如果觉得自己的思维单一,也可以通过与朋友交流,激发新想法。这一步的关键是,打破思维框架,不做价值判断,只需要记录想法,想到的东西越多越好。
其次,重新观察这些写下来的论据,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圈出来,就是找到文章的关键词。
然后,根据关键词,把之前写出来的想法进行分组,并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到这时,文章的大纲就已经形成,相当于为文章画好了大概的地图。
02 先写结尾和标题
结尾和标题,基本上为文章设定好了起点和终点。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写着写着无法收尾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确定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这能产生“只要设法把文章写到这里就能收尾”的踏实感。
不管你中间怎么肆意发挥,只要最后能兜回来就行,这最后一句话就是文章的目的地,让我们不忘初心。最后一句话,不能太普通,文章要有余味,结尾的部分就要有升华,让人读完若有所思,余味绵长。
标题在自媒体时代,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很稀缺,标题好不好,决定了读者会不会打开文章。标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文章的开头,这部分写得好不好,又决定了读者能否读下去。
提前写好结尾和标题,并不是说,就无法更改,这种做法,更多的是提供一种踏实的心理环境,全文完成之后,修改的过程中可以再进行调整。
03 三段论
大纲有了,结尾和标题也有了,接下来就要确定如何构建一篇文脉连贯的文章。三段论法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的推理判断,证明过程按照“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顺序进行推论。斋藤孝把三段论用于架构文章。比如:
·大前提(人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三段论法适合观点型的文章,采用这样的逻辑推导,能保证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容易让读者领会到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当然,如果你已经是写作高手了,自然可以天马行空得去写,但是对于新手来说,还是老老实实得踩着这三块石头过河,比较稳妥。
04 培养写10页稿纸的能力
我一直认为,首先应该掌握的,是能够写10页稿纸(4000字)的能力。
你可能会觉得4000字,是不是太难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这样觉得,但是如果你通过练习,拥有了写4000字的能力后,再回头来写2000字的文章,就会觉得易如反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写作的韧性。
新手写作的关键是,不要太在意“质”,而把“量”的训练放在首位。《畅销小说的写法》的作者迪恩·R.孔茨有一个观点:“要想成为成功的作家,最重要的事就是'读、读、拼命读',以及'写、写、拼命写'。”
二 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01 打造有个人特色的新视角
清少纳言在这部《枕草子》中所表现出的“发现新事物的能力”,真的相当杰出,其敏锐透彻之程度,在整个日本文学史上亦无人可与之并肩。
那么,她为何能把文章写得如此自然清爽呢?我认为,原因在于她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的。她自己心里有着明确的好恶,所有判断均出自于此,所以文章才写得那样清爽利落。
一个好的作者,和一个好的演员一样,都需要敏锐的感受能力。一篇好文,其中必然有作者的新发现、新视角。如果说写作的模式是一种基本要求,作者的思想就是决定文章是否能打动人心的关键内容。
如何打造自己的独特观点?
思考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生活习惯,通过打开自己的触角,去感受世间的一切。这一点,我们特别要向孩子学习,他们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一片叶子也能让他们琢磨很久。
一个好的作者,就是能从寻常之处发现不寻常的地方。譬如,我们可以从每天认真写随笔开始,对任何事物,都问问自己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感受?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斋藤孝建议,我们应从平时就培养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指,在面对一个主题的时候,我们先要从赞成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再从反对的立场去思考,最后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正如黑格尔所说:“辩证法式的运动,是这个世界的根本原理。“
02 好文章的关键在于,是否能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日剧《悠长假期》中,木村拓哉扮演的濑名秀俊是一位年轻的钢琴家,他的钢琴演奏说不出不好,但是就是很难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濑名深知自己的问题在哪儿,他无法把真正的自我在演奏中释放出来。
写文章也是这样。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文章,一定是有作者的个性在里面。我们阅读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在和作者交谈,如果对方带着与任何人都一样的面具,这样的交谈想想都觉得索然无味。
这种将自我融于文字的能力,是一种自我袒露的过程。一个好的作者,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敢于直面心中的感受,也愿意诉诸笔端与他人交流。这其实就是文字当中的人味。
03 文风取决于个人风格
人如其文,说的就是文风是由作者的品性决定。有的人宽厚,有的人尖锐,有的人急躁,有的人温和,每一种类型的人,文风都不同。如何打造自己的文风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天性温和,就不必要去学人家尖锐;如果你本性严肃,就不必去学别人幽默,不如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去打磨自己的文风。
其次,写作始于模仿,可以找到和自己个性相近的作家,研究他的语言习惯,不仅要看文字,还可以通过朗读来感受文字的节奏感,感受文章之中潜在的生命力,并把它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东西。
我个人很喜欢汪曾祺的文风,他能用白描的文字把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餐一饭都写得那么动人,让人觉得这才是好的生活家,这才是我想写得好文字。
三 以写作为契机,提升语言综合能力
01 通过总结口语训练写作能力
在人类发展史中,先有口语,后来才有了文字。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这样,先学会说话,才开始学习认字。口语是我们成长中,自然能学会的,而写作却需要特别的训练,斋藤孝提出了一种用口语训练写作的方法:
我所推荐的最简单的训练方法,是一边听大学老师或电视新闻解说员有条理地讲话,一边将之记录下来,然后加以总结,重新写成文章。
此外,最近流行的口语写作,不管它的初衷是什么,我认为也可以用来锻炼写作能力。
平时,我们看完一本书、一个电影,很轻松得就能与朋友交谈,一点也没有不知道从何说起的困惑,这是因为口语的启动压力小,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于口语的这个特点来启动写作。
同时,因为把口语转化成文字了,我们就能看到自己说话中的语病,经过有意识地改正,我们地口语表达也能更清晰,也是写作促进口头表达的一个结果。
02 阅读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
有人认为,好文笔是写出来的。我的看法则相反,好文笔是读出来。
网上有很多人困惑,为什么自己写了一两年,没有感觉到明显的进步,看的人也不多。这大概是因为写出好文章地前提是,你要知道好文章是什么样,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盲目地写,很有可能是在做无效努力。
多读不同作者的书,能帮助我们拓宽视野,知道好与坏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再研究好文章的写法,经过不断地练习,假以时日,必定能写出自己满意的文字。
在《畅销小说的写法》中,说过多读书对于写小说的重要性:
至此,我已无数次反复说明,作家必须是好的读书家。以下是我推荐的按不同作家分类的读书指南。以下列出的作品,如果你只读过其中的五分之一,那么你写普通大众小说几乎没希望成功。如果读过一半,你基本上已经了解了现代的娱乐小说是什么,但还需要学习。如果读过七成,而且你本人还有一定的写作才能,那么可以说,你已经具备了写出畅销小说的基础。
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写作能力?有的人是为了能在职场上,得到更多的机会,有的人想把写作当成谋生的手段,有的人仅仅是因为喜欢,每个人的初衷可能都不一样。我个人更同意斋藤孝的观点“若能向全世界发表自己的文章,唤起其他人的共鸣,这不就是自己活着的证明吗?”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是又不甘心是一座孤岛,写作把一座座岛屿连在了一起。不管你是谁,总能用有温度的文字打动自己和人群中的某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