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长最伟大的抒情诗,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节选了诗歌的第一二两个章节,编排在“殉道者之歌”的单元,试图通过阅读对话,一方面启发学生认识屈原的人格追求和人生理想,一方面帮助学生接触《离骚》的语言艺术和浪漫风格。由于诗歌特殊的形式和特别的内容,相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陌生和遥远的对象,所以,我在执教本文时进行了认真的教学设计,一开始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导入课文,自然引出屈原和《离骚》的介绍,然后展开整个教学过程,先是疏通诗句,再是感受诗意,三是欣赏诗风,三个教学环节以反复阅读为基点,以对话解读为手段,意图通过节选部分的阅读理解让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貌,从简短的课文之中捕捉到潜藏在字里行间的复杂况味和艺术魅力。教学之余,引发了以下深刻的思考。
一、范读,将学生带进诗歌的情境。
任何教学,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都必须考虑创设一个适宜于展开教学的可感的情境。语文教学情境,因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感性而成为一种绝对的客观存在。考虑到课前已布置学生做出充分的预习,我在课堂上先让他们进行自由阅读和自主疏通,接着安排了认读解释和翻译句子的检查,为进一步读通和读懂课文做准备。然后,我抓住“以情激情”的教学手段,在闵惠芬二胡独奏“江河水”的背景音乐里,深情朗读课文,首先让自己进入角色,用自己的深切感受和悲怆情调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在缓慢而深沉的音色里,表现出一种沉浸其间、意远深邃的内心世界。
文学的本质始于情感,古诗文教学尤其需要认识这个道理。在学生并不熟悉作品描述的历史时代和作者抒发的历史情感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如何将自己备课时深味的诗情和真切的体会表述出来,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当其冲的矛盾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受到作品的熏染,能够产生认识作品的兴趣和冲动。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把握作品的特点,因文设境,相机教学,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读者的角色,更集中更主动更全面地去理解课文。《离骚(节选)》的教学情境是很难用常规的形象手段来进行设计的,因此,我就给学生以示范性的朗读,创设一种令人“声临其境”的氛围。
范读,强调的是对课文的可感性,是让学生在范读的气氛中进入阅读的情境,做好对话的准备。它不仅是一种示范性的朗读表现,更是一种情感的渗透和熏陶。其间对课文所读出的语气、语调和语感,是教师最质朴、最直接、最生动的表现形式。叶圣陶先生说过,“读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范读,就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一种再现,是阅读文学作品进入阅读情境的重要方式。如果要让学生对古诗文产生阅读向往,消除他们的阅读畏惧心理,就需要教师在范读中读之以情,感之以声,在学生的心里面激起情感的波澜,涌动阅读的热情。
事实上,当我在范读的时候,学生所表露出的专注神情和倾心态度,已足见此时的课堂具备了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可能性。语文教学呼唤教师范读,它比放一遍录音的效果更为直接和强烈,它可以真正表现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当你读出抑扬顿挫的酣畅、读到情不自已的激扬、读吟忘却物我的感动、读悟形象传神的韵味时,怎能不使学生孕育阅读的渴望,怎能不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二、对话,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面对文本的对话而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质疑审问的过程。对话的表现,一是教师根据教学的意图主动地生疑发问,二是学生在教学之中自主地生疑发问,师生之间产生对文本解读的内在需求与召唤,寻求一种心灵交流的主体互动的活动,反映读者与文本之间双向运动的探求和生成的过程。
《离骚(节选)》虽只是两个章节,但已初步揭示出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用显赫的笔墨来表示自己是楚室的后裔,具有高贵的身世,继而又叙述自己降生于祥瑞时辰,被赐予美好的名字,强调自己非凡而卓越的禀赋,从而 表明自己对楚国兴亡义不容辞的责任。接着,诗人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等诗句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内美”“修能”迫切希望献身君王的心志。诗人的自我形象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觉醒和人格追求,这种坚持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情操,是需要在对话中逐层展开和深刻体味的内容。
为此,我在对话教学中设置了一个中心问题:你读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并在教学过程中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一是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身世,二是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三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高贵的身世和高洁的品质。在对话中,学生们自然对屈原的“自我的价值”和“崇尚的真理”所指的内容产生疑问,而这,又直接反映出学生对文本主旨和诗人人生的一种阅读距离。为此,我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凭什么敢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平静的水面激起了灵动的涟漪,学生们一下子就将诗歌的前后两部分内容联系了起来,加深了对诗歌思想性的认识。
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是互为主体的师生精神的共同遭遇。师生在共同面对文本的解读对话之中,必然对文本所蕴含的意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也许这些探讨预先没有相应的提示和结论,但只需要敞开思维的胸怀,在碰撞交汇之中才能理解和接纳。可见,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互通有无的一种交流方式,而且是真正获得文本意义的开放而灵活的动态过程。
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对话教学一则反映人与人之间精神和谐的关系,二则反映人与本之间解读和谐的关系。《春秋》有言,“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正是因为了对话与互动,因为了阅读与思考,才让师生之间的心灵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成为一个充实的、进步的、发展的人。
文本解读活动,其实质是对文本的建构和敞开的活动,是一种二度创造。对作品而言,没有读者的解读与创造,文本的意义就显得狭隘与局促;对读者来说,每一个文本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不断生成的生命体,只有努力读出自身的感悟才会得到不断的进步。诗言志,歌缘情,任何优秀的诗文,都是作者喷薄而出的心声。《离骚》是屈原整个生命的写照,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充分表露出诗人与日月争辉的志向。诗人的气质与精神,是一种不变的信念和不屈的情怀,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祖国的忠贞热恋,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强烈表现和光辉传统。在对话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课前要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让自己先与文本发生对话,让自己首先感动起来,在课堂上才能与学生进行深刻的交流,才能带着学生和文本开展深入的对话,才能和学生一起一步步走向文本的意境深处,获得真切而深度的情感体验。
三、审美,让学生品味诗歌的语境。
叶圣陶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阅读,就是要从最根本的语言文字入手去含英咀华,寻幽访胜,通过积极的思维和品味,才能领略语言的神韵和佳境。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抓住静止的零散的文字转化为鲜明的感性的形象,以丰富的想象来进行审美感知。这是一种愉悦身心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审美创造。在阅读《离骚(节选)》时,我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你读到了怎样的语言特色”,在讨论中寻找思想的外衣,去品读语言的风格。学生在分析表述的时候,比较准确地抓住了比喻手法、句式变化和浪漫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尤其能够从诗歌的语言中去体会其深刻性和艺术性,使得教学的过程较为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的任务。
一个好的读者,既要深刻领会作品所传达的深情厚意,又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欣赏语言艺术,一要做到“入乎其内”,二要做到“出乎其外”。只有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认知积淀和生活情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之中,陶醉于文本的语境之中,才能发现语言艺术的美感,感受语言艺术的风格。动情而入迷,清醒而享受,这是一个好的读者、好的欣赏者的具体表现。
教师的审美素养直接影响教学艺术的品质,教学中,教师务必精心挖掘文本的内容精髓,把学生带进美好的艺术境界,用精彩的语言信息引导学生积极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去获取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教学古诗文,更要紧扣作品的语言形象,由景入情,由情入境,剥开语境,深化意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努力把握文本阅读的思维方法,逐步架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桥梁。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重在用生动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进行生动地启发和深情地表述,充分利用教材的审美因素,从词语的色彩格调、句式的节奏变化、情感的起伏深远等方面入手,去启迪学生认识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品质和语言风格,去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教学《离骚(节选)》的时,我首先紧扣“江离、辟芷、秋兰、宿莽”等“香草”“香木”的比喻帮助学生认识诗人美好的的品质,以披挂、采摘“香草”和“香木”的行为来体会诗人博采众善、精勤修德、践行忠善之道的不懈追求,然后启发学生从新颖鲜明的比喻之中去感受大胆、神奇而丰富的想象,从错落的节奏和工巧的对偶之中去分析诗歌灵活多变的行文特点和酣畅淋漓的抒情色彩,从而认识诗歌的热烈的语言和浪漫的笔法,欣赏诗歌将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的艺术。最后,我告诉学生们,“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阅读与欣赏同步,理解与感动共生,这是走进文本的一种表现,是赏读文本的一种升华。
审美教学的实质是让人走向自由,实现眼界的解放、情感的解放和心灵的解放。既然文本带给我们的不是纯粹的语言符号,而是作者思想、热情和灵魂的精神世界,那么,语文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去鉴赏和品读,去消除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去消解作品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去促进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健康发育和美好成长。
附:《离骚(节选)》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高尚品质。
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
2、鉴赏关键诗句感受诗意。
【教学难点】
欣赏诗中比喻手法,了解诗歌浪漫风格。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引:
(一)诗句导入:
出示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问:
1、谁的诗句?——屈原
2、出自何诗?——《离骚》
3、什么意思?——前面的路程漫长而遥远,我将上天入地、百折不挠地去追求和探索。
(二)介绍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博闻强记,学识渊博,熟悉政治情况,善于外交辞令。在内政上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实行强国“美政”;在外交上主张联齐抗秦,具有远大目光;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谗言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心。
(三)介绍《离骚》:
“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东汉史学家)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东汉文学家)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全诗373句,2400多字,课文是节选。
二、赏析:
(一)初读课文,疏通诗句:
1、认读并解释:
苗裔yì:后裔览揆kuí:观察思量
肇锡zhàocì:肇,始;锡,同“赐”。 扈hù:披上
辟芷pìzhǐ:偏僻之处的香草;辟,同“僻”。纫rèn:联缀
汩yù:水流迅速,形容时光流逝很快。搴qiān:拔取
2、翻译句子: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翻译:我既有很多内在的美好品质,又有很多外在的美好才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翻译:我把江离和芳芷披在了身上,把秋兰结成了饰物挂在身边。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翻译:早上攀折山上的木兰,晚上采摘泽洲的宿莽。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翻译:想到草木时刻在凋零,害怕理想的佳人要早衰。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翻译:我乘上骏马打算去奔驰,你来吧,我要为你在前面引路。道(dǎo),同“导”,引导。
朗读本身也是一种理解,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感,在语感中体现读者的理解,体现读者的情感。
(二)再读课文,感受诗意:
中心问题:你读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1、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身世?——高贵
2、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高洁
3、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高贵的身世和高洁的品质?
诗言志,歌缘情。优秀的诗篇,都是诗人喷吐出的心声。屈原把自己整个的生命融入到了诗歌之中。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三)三读课文,欣赏诗风:
中心问题:你读到了怎样的语言特色?
1、丰富的想象,鲜明的比喻;
2、错落的节奏,工巧的对偶;
3、现实的情怀,浪漫的风格。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阅读与欣赏应该是同步的,是走进课文的一种表现,所以,当我们在赏读的时候更要读出一种感动。
三、探究:
中心问题:你还读到了怎样的问题和思考?
1、屈原为什么要写《离骚》?还有哪些名句?
2、屈原的“自我价值”指的是什么内容?
3、屈原“崇仰真理,当仁不让”的“真理”是指什么内容?
四、总结:
1、怎样学习屈原的高尚人格?
一要有崇高远大的理想,二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三要有不屈不挠的作风。一个人为了追求真理,即使身处逆境和浊境,无论道路曲折而漫长,也要不断进取,奋力前行。
2、学习赏析古诗文的一般方法:阅读与欣赏同步,理解与感动共生。
3、作业:
口头作业:背诵课文和《离骚》中的一些名句;
人生作业:追求进步的人生目标,修养高洁的人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