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能那么轻松拉20个引体向上,他却拉5个就累得半死气喘吁吁。我回答说,其实我没有什么天赋异禀,也没有骨骼惊奇,我有的仅仅是曾国藩那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思维方式,深谙此道并持续实践而已。我每天都会练习引体向上,在宿舍门口和家里都安装了单杠,每天一看到就去拉几个,不多,平均每天三组,一组6-12个,十年如一日,每天都会练习,一天一天地慢慢积累。这就跟吃饭睡觉一样融入了生活,如果你能做到,你也可以很轻松。
还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爱跑步,每天跑那么远都不会累的吗?也有人问我怎么每天能看那么久的书还那么孜孜不倦,他一看书就犯困,根本看不进去,要么看几页就放下书,打开手机去刷抖音和朋友圈或者玩游戏去了。道理和上面说的一样,“结硬寨,打呆仗”,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过来的,我能做到坚持长跑十年,那也是因为跑步已经融入我的生活,如同刷牙洗脸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了一种习惯。每天一到健身的时间点,如果不运动的话就会有一种没吃饭一般的饥饿感,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这样一件事让你有同感的。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自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
“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其实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心理学家说,人类有90%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的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
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不是下一个决定就能达到的,需要每日精进,日复一日地练习和持续的行动力。一个人的意志力终究是有限的,长期持续的行动,一般靠的都不是意志力,而是习惯使然。
其实这个道理,很早之前古人就总结出来了,比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水滴可以石穿”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时间、积累、复利的力量。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其实我今天想分享的是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这个思维。
1什么是结硬寨?
曾国藩的湘军每到一个地方扎营,并不着急着去跟太平天国作战。而是马上开始“结硬寨”。
湘军会选择背山靠水易守难攻的地方,并且要立刻修墙挖战壕。墙高八尺厚一尺,战壕要深一尺。壕沟外还要架上花篱,防止敌人的骑兵。并且湘军花大价钱配置西式火枪,近距离作战威力非常大。
所以湘军作战损耗很小,但太平天国进攻的时候却经常损失惨重。
2什么是打呆仗?
曾国藩本来执行的是进攻剿匪的任务,但是硬生生被他做成防守反击。太平天国希望跟湘军野战,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湘军就是坚守着最紧要的地方不出来。甚至进攻城池的时候,湘军也是一道一道的挖战壕,一直把城市围的水泄不通,然后断掉敌人的粮草,让敌人不攻自破。
结硬寨,防守反击,避免自身遭遇大风险,在此基础上再追求胜利;打呆仗,不急于一时,耐心的积累自身优势,等待敌人的溃败。
曾国藩跟太平天国打了13年,大小战役无数,但是没有一场是非常出名经典的战役,“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每次都是先结硬寨求自保,靠坚实的防守熬出胜利。一场场小的胜利积累起来,最后反而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曾国藩是一个崇尚“守拙”的人,他不喜欢取巧的东西,他不相信任何一种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取巧的事情。就是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这一点非常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学习。
其实,这个思维和投资也没有本质区别,“无硬寨,勿投资”。巴菲特投资的公司几乎没有一家是在当下看起来无比吸引人的,能给予市场无限憧憬,给人以十倍股想象的股票。他甚至在90年代互联网泡沫中被吓得一点互联网股票也没有投资,并被市场足足嘲笑了三年之久。
他买的所有股票,都不会很诱人,但一定都符合一个基本要求:做好买入后马上就会退市,5年之后之后还活着的公司——他的所有买入都并不准备当期盈利。
这就是巴菲特所反复强调的安全边际:找到足够的安全边际,比找到某一只牛股要重要的得多。成功地抓住一只牛股无法成就你的整个投资生涯,而坚守安全边际则可以。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战争的第一要诀,也是投资的第一要诀:如果你没有做好防守,你前期挖掘出的所有的十倍股,只是为了给未来某一天一次性亏掉做好了买单准备而已。不贪胜,缓图之,这是巴菲特的“结硬寨”。
所以,在投资里有了“结硬寨”,你基本就不会输了。如果辅以“打呆仗”,你就是大师级了。投资的最高境界是“不投”,等果子熟透,自己掉下来--永远不要担心没有这样的机会,纵观这三十年的资本市场,每隔几年就会来一次。
写在最后
每天看书、思考、写作、健身和学习财经,是我的“结硬寨”。如果你想改变,你也可以结你的“硬寨”,打你的“呆仗”。
☞我是逆熵增者| 一个爱读书,爱健身,爱旅行,爱投资的终身学习者。欢迎多交流!
^_^你的关注,点赞和在看是我最大的创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