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诗,应该是从高中时期开始的。喜欢就开始凭感觉找一些诗来读,唐诗,宋词,元曲自不必说,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尔的《飞鸟集》,《普希金诗选》,《古希腊哲理诗》,汪国真,席慕蓉,近当代中外诗人的代表作等,它们都是我的启蒙老师。
原本我只是喜欢写点日记记录一下生活,但是没有时间,写日记又费事,遂开始模仿着写一些诗,我写古诗词,也写现代诗,那时我写的古诗词只是押韵,却不按格律。那时我写的现代诗是为了抒情和言志的。
08年,高中毕业以后,没考上大学,随即开始了打工生涯,打工期间也一直坚持写诗,只是古诗词写得少了,因为不喜欢格律的束缚,觉得现代诗的表达方式比较适合自己,所以就一直写新诗,直到10年,在云南省图书馆看到由伊沙主编的《诗典》,《被遗忘的诗歌经典》让我大跌眼镜这是一种与我看过所有新诗不同的诗,让我怀疑又好奇。
我在坚持写着新诗,也逐渐放弃意象,淡化了抒情,开始学着加入一些口语,到12年,正巧碰到网络兴起,我由手写转移到网络上,这个时期,在上看到赵丽华的梨花体,有人说好,有人说那不是诗。我蛮喜欢的,只是不去和他们谈论好与坏。差不多在那个时候认识阿煜的,那个时候他不叫阿煜,叫王强,改名阿煜后,他的空间开始出现了大量日常口语诗,还看到他上杂志 出了诗集,小有成就,我更加坚定了诗写的方向,就写出了几首泛口语诗。通过他还知道伊沙主持新诗典,加入五点半诗群。
我只是加进去,并不参与他们的活动, 每天读着他们的作品每天读着他们推荐的作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只是一味的写,却没有投过稿,换句话说,是不知道怎么投稿。有时想投稿,翻翻自己以前的作品,只是刚写出来的时候觉得满意,过后都是臭狗屎,跟别人的比起来,差距更大。从那时起,我立志要写好诗,我是个喜欢一样东西,想着一定要喜欢一辈子的人。我经常告诫自己,耐心下来,继续学,继续写,写出好的作品来,何愁没人知道。以后我是一定好出一本诗集的,哪怕一辈子就出一本,一本收录我所有的作品。
就这样又写了两年,到14年底,通过qq又发现一个新的诗歌团体,他们写的诗很好玩又很随意,和我很对味,加之彭先春这人彬彬有礼,喜气春风,坦率的性格吸引了我。我一个人玩了五六年有些累了,便加入了他们(z诗社)。
通过z诗社熏陶,我自认为我的诗写,更加成熟自然了,于是开始向一些刊物(包括自便),或微信公众平台投稿,虽然也有失望,但更多的是收获了自信。
越往前走,遇到的文朋诗友越多,对我的帮助越大。说到这里我想感谢他们一下了,各位文朋诗友们,遇到你们是我的荣幸,感谢你们对我的熏陶。
“活着,按自己的想法继续把诗写下去”(杨洪昌语)。是的,正如杨大哥所说,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做的。生活是第一位的,喜欢的东西要坚持。我的诗写还在路上,我读喜欢的诗,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写自己的诗,我从写诗中得到了乐趣,这就足够了,其他的,我不用去过多的考虑,毕竟一辈子还长着的。写诗,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