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消费市场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四个趋势:
1、消费群体的固定印象正在被打破;
2、年轻人的新消费偏好和习惯是最大的变量;
3、消费从未降级只是趋于理性;
4、熟人/社交关系链/私域流量重构新渠道。
这些年,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无论是什么行业,尤其是在传统的领域,大家都在说生意难做,这不仅仅是经济下行带来的消费疲软,更重要的是各个行业都已经变成了红海。
但是,有没有新的增长出现呢?我想和你分享一些我调研发现的很有意思的现象:
名创优品的一款眼线笔这今已经卖了2亿支;
拼多多上目前销量增速最快的单品是iPhone;
中国当下最赚钱的收费电台之一是讲鬼故事的;
中国咖啡市场速溶咖啡依然约占据85%,现磨15%,欧美正好是反过来;
腾讯智慧零售数据显示,诸多大牌,基于微信内GMV超过总量的10%;
苏泊尔的水杯去年增长46%,在一个饱和市场里,非常扎眼。
你看,消费市场从来不缺机会,哪怕是最传统的保温杯,那机会藏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去发现它呢?
我想给你说一个宝洁公司的案例:去年双十一,在天猫,宝洁的一款产品卖到整个店铺的第一名,不是它们的洗发水和护肤品,而是它们推出的高端液体卫生巾。
为什么是这款产品?大概从两年前开始,中国进入经期的女性,就已经比绝经的女性少五百万了。这意味着整个卫生巾市场已经进入了衰退期。
而在这样萎缩的市场里,唯一的增长可能就是做高端市场,把单价提高。还有个什么办法呢?把生产线换成老年尿布的生产线,这个每年都在快速增长。
我们过去擅长使用的销售策略就是“薄利多销",而且似乎总能有效果。那是因为中国过去四十年,所有品类的市场都一直在增长,只有在增量市场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而如果市场增长放缓,你的策略必须调整。但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老龄化。你会说老龄化我们都知道啊,但是,中国的老龄化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有很大不同。
有一个细节,容易被忽视,就是这批进入老龄化的人群,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有知识文化的人。所以,他们对文娱的需求明显高于之前任何一代老年人。
这体现在很多针对老年人的内容、小程序、APP非常火爆。
在唯品会给我提供的数据中,我就发现老年女性的购物和少女产生了互逆。越来越多的老年女性消费者购买化妆品、很贵的广场舞舞裙和带有美颜功能的相机,她们喜欢出去旅游,一定要带上自拍杆和丝巾。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自我补偿机制,或者是有钱有闲后的消费常态。
同样的结论,还在携程最新发布的《2019年50、60后女性旅游报告》中得到印证。这个报告有一个发现特别有意思,50后群体力压80、90后成为最舍得花钱的群体,且青睐于更高质量的服务与更优质的产品。
你看,机会都在细微的变化当中。快速增长,往往会让我们怠于思考,因为机会似乎无处不在。而当市场开始放缓的时候,要抓住新的机会,就得关注细微的变化。
那到底有什么变化?这就是我这一场讲座要分享的第一个话题:消费市场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为了这场讲座,我专门拜访了十几个消费相关的企业,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我总结出了我最近观察到的中国消费市场的四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消费群体的固定印象正在被打破。
如果我问你,美妆品类的消费主力是男性还是女性?我想,你肯定第一反应是女性。但是,有一个数据特别让人意外,作为一个早期以女性用户为主的电商平台,唯品会48%的90后用户是男性。
最近3年,唯品会男性用户数量的占比翻了一番,而且其中96%的男性都购买过男装和美妆,这还表现在男性护肤品的销量上,几乎每年翻一番。
不只是美妆品类,在不少以女性消费者为主的品类,男性消费者的占比都在回升。比如,京东电商的数据显示,在京东购买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男性用户已经超过一半,而且购买母婴用品、婴幼儿服饰的比例也在增长。
还有一个数据很有趣,这些“奶爸们“购买男童服装的量是女童服装的两倍,你看,对于“给儿子买衣服”这件事,爸爸们的话语权好像更大。
传统家庭消费的角色分工和过去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男性更认可打造一个舒适美好的家庭是两个人的事。这个趋势变化还表现在厨房用品、家居用品的购买上。
特别巧合的是,女性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似乎开始呈现“男性化”的特点。
比如,最近两年,女性消费者在京东购买游戏娱乐设备的数量在成倍地增长,女性购买智能设备、数码产品的数量也在快速地增长。更不可思议的是,2015-2017年,家装建材和家具品类中,女性用户的购买量增长了两倍。
《2018潮流文化发展白皮书》显示,中性风格在潮流品牌中的市场增速高达341%,“男女同款“服饰在潮流市场的消费热度提升。
小结,总结一下第一个趋势,通过刚才这些数据,你可以看到,性别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消费去性别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男性开始大举消费美妆、母婴这些我们传统上认为属于女性消费的品类,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成为精致男孩、成为奶爸。
另一方面,很多以前属于男性的消费场景,也有越来越多的女孩、辣妈入局。男女消费者的品类边界正在弱化。
第二个趋势:年轻人的新消费偏好和习惯是最大的变量
从90后到00后,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消费意愿和能力相当强。成长在改革开放中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接受的品牌教育相当成熟,消费观自成一体,也成为品牌都在争抢的年轻群体。
这个群体的消费趋势,首先体现在他们热爱奢侈品消费。
奢侈品的年轻化在中国有非常明显的趋势,并且我认为这个趋势一旦出现将不可逆转。
比如,现在很多小姑娘在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用LAMER了,这是雅诗兰黛集团旗下的高端化妆品品牌,售价基本在干元以上。这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在欧美,更多的是成熟女性才选择这个品牌。
类似的数据还有很多。宝洁的朋友告诉我,SK-ll等高端产品线,25岁以下女性的消费者比例正在快速上升,已经达到40%,这个结果令他们非常吃惊。
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90后、00后在社会认同感上的消费,在他们进入社会几年后就会和上一代人趋同,并且更愿意提前完成这种认同感的消费。
比如,70后、80后往往第一辆车会是一款平价车,然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再选择一款高档车。但是,年轻群体很多人的第一辆车一定不是雪佛兰这样的平价车,而是直接进入高端车的低配版。所以奔驰C系列、宝马3系、宝马X1都卖得特别好。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奢侈品的诉求可能不一样。
举个例子,在我小学三年级到初二之前,我都认为这世界上最高级的表就是卡西欧,我觉得带闪光,能计时,特别牛,但是过了那个阶段,我就会觉得这不是最好的表。
也就是说,每个阶段认知的奢侈品是不大一样的。我们要找准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奢侈品。成为能够满足不同阶段的人认知的奢侈品,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除了奢侈品领域,另一个新的消费现象也在年轻人中发生,这就是懒人经济。
根据淘宝数据,2018年中国人为偷懒这件事,花了160亿元,较2017年增长70%,其中95后需求增长最快,增幅达到82%,80后和90后的广东人分居懒人消费榜的前两位。
另外,淘宝还出现了新的食品品类,就是懒人食品,像自热火锅、懒人烧烤等,消费增长了1.5倍。
除了奢侈品经济和懒人经济之外,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还体现在对“国货”的偏好,国货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崛起。
我先说一个80后、90后比较熟悉的品牌--李宁。
前几年,网上还在讨论李宁品牌的没落,但是这两年,它以潮牌的形象,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中。而当我和00后讨论李宁品牌重新崛起的时候,他们告诉我的是“李宁不是本来就很好吗?”说实话,这令我很吃惊。
或许我们老一代人说的是老品牌再崛起,新世代的消费者却以为它们一直很牛。所以我认为,国货的崛起将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
这个判断还表现在我调查的数据当中,比如,很多“老字号”的品牌,在天猫上出现了逆增长。比如像美妆护肤品牌谢馥春、孔凤春、美加净这些80后看起来都有点老的品牌,95后粉丝的占比都超过了30%,大幅超过雅诗兰黛、兰蔻这些看上去时尚的国际大牌。
顺便多说一句,国货其实在诸多品类都开始妮起,而且它们的策略都是围绕着“好产品、好设计与适当溢价“进行的。
前些年,我们很多中产家庭到日本去买电饭煲与马桶盖,而我在苏泊尔的朋友就告诉我,现在他们公司研发的“本釜电饭煲”都去日本参加展览了。你看,“国货“真的正在崛起。
小结:你看,年轻人正在改变整个消费市场,用一句话总结第二个趋势,就是:年轻人会重塑消费市场的需求格局,他们的个人特征,习惯,经历,往事,记忆都是不可忽视的变量。
第三个趋势:消费从未降级,只是趋于理性
宝洁旗下有一个电动牙刷品牌-一欧乐B,他们去年的业绩没有达到预期。主要原因我们探讨下来,是因为大量新兴品牌和创业公司进入了电动牙刷行业。他们生产的产品大多在199-299元之间,这直接把原来800元左右的价格给颠覆了。
我说这个例子是不是意味着这是“消费降级”的例证?其实不是,而且这是消费升级最好的例子。
你想,大量的人是第一次使用电动牙刷,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从几块钱的普通牙刷换成199元的电动牙刷,当然就是消费升级了。电动牙刷其实很早就有,这个台阶很高,需要咬一咬牙,但现在并不是那么费劲了。
所以整个电动牙刷品类是增长的,只不过高端线受到了影响。
你看,好不好其实是相对的,看你的收入阶段,无论你有两干元还是两万元的可支配收入,你总是希望可以买到更多的、更好的、更有品质的且你想要的东西吧。
带着这个视角再看被大家认为是消费降级的拼多多,其实它也是消费升级。它让更多人可以用更低或同样的价格,获得比原来更好的产品。
所以,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变,只不过是以同一个大方向,不同分级的方式来完成的。
这一点,在整个宏观经济数据当中,也能找到印证--根据国家统计局给的数据,这两年,全国低线城市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得很快,而且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同比增长快于城镇,农村正在经历一次消费升级。
你看,中国制造只要满足这一基础条件来进行转型,那么,就会迎来新的内需增长。
好,农村在消费升级,那城市呢?城市的消费升级也在继续,不过最值得关注的是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消费越来越趋于克制和理性。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性价比”。
这个结论,你可能觉得不新鲜,确实如此,不过,这个问题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一一到底什么才是性价比?什么样的性价比才最合适?是不是便宜就是性价比?这件事我和大量企业家和高管交流过。我想先带你看两个真实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大牌的入门款都是最好卖的,比如去年Celine的透明塑料袋卖得特别好。我不是Celine的粉丝,所以我觉得从透明塑料袋的角度来说,淘宝上十块钱就能买。
但是对于Celine的忠实粉丝来说,这就不一样,这可是Celine的新款包啊,他们会觉得我只要花这点钱就能体验最好的标准了。你看,性价比和价格无关,不是粉丝,就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第二个问题,你觉得商务舱更有性价比还是经济舱更有性价比?
中国最忙碌的航线之一,京沪线,在非忙碌时段,大致价格是,经济舱900-1000元左右,特价商务舱1300元。对于我这种对价格不那么敏感的人来说,这就是性价比,如果偶尔会出现2折的商务舱,价格还和经济舱持平,那就是超级性价比。
但是如果你的时间敏感度不是那么高,那么,飞机性价比还是不高,五小时高铁就是性价比。如果你完全不考虑时间成本,你觉得时间无所谓,那么绿皮卧铺对你来说就是性价比。
你看,不同需求的人,对性价比的理解有很大不同。
名创优品在全球80多个国家开店,在很多地方,名创优品被认为是一个轻奢品牌,是的,你没有听错。在印度尼西亚,开业当天,5分钟,所有产品被周围赶来的批发商全部抢光,因为它在印尼的售价,比本地批发商自己批发还便宜,所以性价比在全球都流行,同时要看参照物。
所以,到底什么是性价比?那就是对于目标人群,感知/锚定/体验/价值大于最终的价格,这就是性价比。
那么,有很多数据就可以得到解释,比如,2018年,拼团购物的用户增长率也超过了50%,这些数据都在表示,消费者越来越趋于理性。
这种理性还体现在消费的需求上,不再是只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或者是炫罐式消费,今天大量品类的需求,明确转到了“快乐“与“舒服“上,购买的原因就是为了自我满足与取悦。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无钢圈女性内衣的销量在大幅度提升。这正是因为女性更倾向于取悦自己,让自己高兴,而不是让别人高兴。
另外,还有一个消费者取悦自己的例子。过去中国人对床品的要求是很低的,现在这一方面的要求正在快速地提升。
这个空间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看另外一组数据对比,那就是中国的家纺用的面料和服装行业用的是一样多的,但是家纺的最终产值只有服装的三分之一不到。
小结:从第三个趋势,你可以看到,消费降级这件事其实并不存在,只是大家对“性价比“这件事的思考越来越理性了。“性价比“不再是单单对标价格,消费者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需求,自己舒服最重要。
第四个趋势:熟人/社交关系链/私域流量重构新渠道
你知道云集吗?云集微店这家电商只用了3年,就从淘宝、京东这些巨头的缝隙里杀出一条血路,跻身电商第一梯队。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会知道云集有很多争议。
有人说,云集就是微商,是朋友圈毒瘤,主要靠传销。今年,云集竟然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了,很多人都在问,云集模式靠谱吗?
在这里,我不是想跟你分析外界对云集的争议,其实,云集能有现在的关注度和成绩,已经说明,它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认为,云集至少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重塑生产端,从设计到制造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第二,重塑消费端,提供“最小颗粒度“的流程化服务;
第三,在渠道越来越饱和的今天,云集对渠道的理解和利用,有创造性的突破。
它重视熟人的社交关系链,利用熟人与熟人之间做”中度沟通”(因为他们手上有私域流量)。
那什么是中度沟通?销售中产生的沟通,随着品类的不同,沟通程度也是不同的。分为零沟通,轻度沟通,中度沟通和重度沟通。
你买矿泉水这种既便宜又标准的产品,基本零沟通。买个手机壳,可能问几句就结束了,这就是轻度沟通。
没有人会在线上直接下单买一套房子,最快的也需要几个小时去现场看房子,销售人员必须耐心地介绍户型、位置、价格等信息,这就是重度沟通。
卡在中间的,价格不高不低,或者产品很不标准,或者可买可不买的,往往需要中度沟通。比如:为什么女人总是会在逛街的时候买下自己原本并不想要的衣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人会在旁边适时地告诉她“这衣服你穿正合适!特别显瘦!”
其实这件衣服是不是真的显瘦并无法考证,但是她就是需要有人说这么两句。这就是服装行业对导购员的依赖性极高的原因了。
而这恰恰是线上电商无法做到的。再多细节的展示、买家评论、线上客服,都无法真正达到面对面沟通的效果。
云集就是发现了“中度沟通”的空白,利用社交圈里的熟人关系,把中度沟通做得很好。
所以,我们再来看渠道。任何一个渠道都有红利期和饱和期,比如你2008年跟着万达广场开店,基本都赚钱。2011年前后做淘宝。
但它都有饱和期,一旦饱和,成本将激增,马太效应明显。但我们后来又看到了拼多多的崛起,那些被淘宝挤压出来的商家重新进入了拼多多。但无论是哪个渠道,都是一些先入者,和更多有准备的人获胜。
渠道侧现在是越来越碎片化了,碎片有碎片的好,那就是起码比一家独大强,一家独大基本就是平台“雁过拔毛”。
但碎片化容易出现资源及精力分配不合理,错失新渠道,老渠道也没有做到很好。任何一个老渠道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支出,那么我认为你起码要拿出30%(当然应该是更高)的精力和费用放在创新渠道上。
在美国,现在有一个名词叫做:DTC品牌(Directtocustomer),意思就是摆脱中间商直接面向消费者卖货。但在中国这个很难做到,因为流量垄断在不同的几家大的巨头手上。
腾讯其实正在做类似于帮助DTC品牌,让品牌实现DTC的事情。利用自己的微信流量和生态体系来实现。我觉得大家应该花点时间研究一下。
DTC品牌的大前提是必须自建私城流量,重点是把人变成你自己的用户,而不是花钱买来随时就走的流量。在私城流量的基础上,卖家需要跟买家做中度沟通。
好,说完我观察到的四个消费趋势,听到这里我想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市场好像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为什么那么多企业没有发现机会?
如何更好地理解市场?
第一,不要用自己的经验理解真实的世界。
如果我问你,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最受消费者青睐,我想你的答案很有可能是“极简风“或者说“性冷淡风”,我告诉你,不是,还是那些你看起来“花花绿绿”的设计。
过去几年,我去过数百个县城,我可以很明确地说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的就是花花绿绿的产品,无论是被子还是家具。
大多数人是不喜欢冷色调的,对冷色调的喜爱,我认为更像一种后天的习得。你要经历多年的高等教育,以及若干年的熏陶,你才可能会喜欢上性冷淡风格的产品。
顺便多补充一下,我不认为这是中国人的特性,这是大多数发展中地区人口的集体特征,东南亚、非洲、南美都是这样的,越不发达越喜欢彩色,而北欧、日本等发达地区则是性冷淡风设计的代表。
打个比方,很多人的消费还没有经历过“高潮”,你就让它“冷淡”了,我认为这是反人性的。
为什么这个结论好像和我们的审美不一致?原因就在于,我说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大多数,你要考虑到比你年长的群体,还要考虑到低线城市。
第二,市场不会给你现成的答案。
很多企业其实都非常关注市场,非常关注消费者,但是,调研或许是没有用的。为什么?因为并不是消费者想骗你,而是他们倾向于描述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首先,用户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知道的是一种朦胧的感觉,但是他们会被这种感觉欺骗。
所以当你问他需不需要坐高铁的时候,他一定是不需要的。其实是你的这个问题错了,问题应该是你需要用更短的时间到达另一个地方吗?他一定是需要的。
其次,顾客倾向于描述一个更美好的自己。这个自己,每天都去健身,每天都早起,每天都是更好的自己。
你不能说顾客就是骗你的,他在填问卷的那一刻,确实是这么想的。但实际上他就是那个偶尔吃沙拉拍个照炫耀,但是基本下午都要喝一杯奶茶和吃一块鸡排的人。
最后,顾客告诉你想要的东西,其实确实是他们想要的,但因为价格敏感等因素的干扰,使得他最后作出的决策是和自己给出的答案不太一样的。
很多企业的高端产品只躺在文艺青年想要购买的列表里面,并且作调研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他是这个高端产品的忠实粉丝,但是他的APP已购列表里面全是低端产品。这些情况都存在。
如果你在公众号下面做抽奖,这些人会很兴奋地说太喜欢了。但实际上卖的时候就又是卖不掉的。
描述理想自我、对自我需求缺乏理性认知、受实际消费能力的限制,以上三个因素,都造成调研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