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暗香清影
01
说实话,每次开家长会,对语文老师凯琳来说就像生生被吊在绞刑架上。一群空巢老人前来给他家的留守儿童开会,每次会中间,总有年迈体衰的爷爷或奶奶抛出几个他们一辈子都没弄清楚的问题:
“老师,这读书到底有啥用啊?”
“老师,你们读了那么多年书,好不容易考了大学有了工作,怎么才那么点工资啊?我们村那几个小学都没毕业就去混社会的毛头小子,工资咋还比你们高咧?”
“孩子周末回家总是有做不完的做作业,老师你说,这万一考不上高中,上不了大学,学这些有用吗?”
“老师,孩子小时候还看着活泼有灵气,怎么书越读越呆了啊?”
……
这些问题,凯琳一个也答不上来。
她说自己只想从教室里闪电般逃出去,一直逃到空旷辽远的地方,再来一场疾风骤雨把大脑里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部冲走。
02
凯琳跟我提起前不久一位毕业了几年的学生涛子来看望自己的情景。 她说时隔几年首先是觉得两人的角色好像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换位。 这位昔日调皮捣蛋、成绩又差、尽喜欢惹事的学生,如今长得高大壮实,凯琳都快认不出了,怀疑这还是当初的那个涛子吗?
一身价格不菲的时装,有着从容的举止,脸上是恰到好处的笑容,给老师带的礼物是一套时下广告正热的欧兰雅化妆品,凯琳对那套化妆品心仪已久了,也曾上网查了下价格就只能悄悄作罢。 凯琳低头看看自己刚下课没来得及洗的手,还粘着粉笔灰,衣服鞋子还是去年忍着痛花了近一千大洋买的,穿了总舍不得换。
事后凯琳说和涛子一比,只能用落魄潦倒四个字形容当时的自己。 涛子说念书那会儿自己不太听话,学习也差,让老师费心了,又说起学校毕业出来如何闯荡,如今还算混的过去,开了家餐馆,收入一月也就不到两万。这次回家就想进母校看看老师,完了再约同学聚会聚会,眉间是掩饰不住的自豪和得色。
是啊,功成名就自当鲜衣怒马、锦衣还乡。
凯琳不知对这样的涛子该反驳还是该附和,本来还想说你这么聪明如果当时用心念书,肯定能考个好大学之类的话就咽了回去。 凯琳有段时间还跟我吐苦水,说后悔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咋就鬼使神差地将工作签到了基层学校呢。
03
聪明如凯琳,尚且对读书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其他人又是如何看待读书呢? 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变着法儿弄钱,几乎人人都成了经济大潮中的主力军,毕竟,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那一样不得要钱解决问题。
尤其在农村,很多的年轻父母亲选择了“低成本”的进城务工,一年或几年才回家一次。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他们的名字就叫“留守儿童”。
用着他们父母寄回的大把钞票,过着衣食无忧自由而惬意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读书有什么用?不读书,生活并没有缺少什么嘛。
留守儿童的电话中多数都是父母对其学习的谆谆告诫和对生活的嘘寒问暖。
“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要努力读书考上高中,否则将来就和我一样要打工……”
“爸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你,要好好念书”。
孩子常常听的耳朵起茧,恪守三秒钟之后就会忘的一干二净了。逃学,上网,游戏多有意思,怎么刺激就怎么玩,反正一节课不听又没损失什么。读书有这些来的刺激吗? 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年幼的孩子很难理解生活的艰辛,难有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更难在自己的心中树立前行的标杆。
每次看到孩子眼中的叛逆和不懂事,我就心疼不已。
他们不写作业、不去背书、上课开小差、睡大觉,讥笑优秀学生,一边嘴角挂着得意的笑意,一边透析着老师的心理反应,看看谁是最终胜利者。猫和老鼠的游戏会一直玩到毕业,才回头扔下一句:我不喜欢读书。
04
若瑟也是个农村出身的小伙子,但他和同龄人不同的是读书是他最大的嗜好。 上初中那会儿,同村的几个孩子都早早辍学学了门手艺,没几年都早早结婚生子,早早盖起了羡煞旁人的小洋楼。
若瑟本科毕业了,亲戚朋友都奉劝若瑟早点结婚生子,但若瑟还是硕士博士一路读过去,亲戚朋友都说该不是读书读傻了吧,你看眼镜度数越来越高了,三十好几了还不成家,家里折腾的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不是可耻的啃老族是什么?
但是有一天,村里突然炸开了一个重磅消息:若瑟留学回来分配社科院了,父母也被他接到北京去了。一时间,关于若瑟的话题重新沸腾起来,家长又指着儿子孙子的鼻子语重心长地叮嘱:“瞧咱们村的若瑟,多有出息,一定要好好读书,以后把俺也接首都去。”
大家都以为若瑟逆袭了命运,只有他自己知道,灵魂和身体一直都在前进的路上。正如《一个人的朝圣》里的哈罗德,即使不知道为什么启程,上了路就知道自己的方向。
05
为什么我们挣着大把的钞票,还是要叮嘱孩子必须好好读书?
因为书是我们的精气神,是我们气质与涵养。
借用董卿的话说:“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所有的书都不会白读,或许某一天,某一个日子,它会让你大放异彩,成就一个更优秀学自己。
书籍也是精神营养,不断地汲取、消化,我们的内心才会坚实而富有弹性。不会因为工作生的一次挫折而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不会因为家庭的琐事而龙颜大怒,歇斯底里;也不会因为久雨不晴,耽误了行程而牢骚满腹,怨天尤人……
因为书籍个他开辟出了一个清泉石上,明月松间的精神家园,他心胸开阔,思绪悠远,德行高洁,书给了他善良和睿智,生活中的繁杂和琐碎都可以轻松处理。
因为读书,我们有能力给自己和孩子开辟出一个独一无二的精神维度,与古贤对话,与赤子交流,尽情享受别人体会不到的乐趣。
因为读书,我们开通了一条通往世界的路。
一个崇尚读书与精神的时代已经到来,不能汇入这股时尚的读书大潮,注定精神的家园荒草萋萋。
古人说:“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除了钱和美人,还与文明和进化有关,书的魅力,值得用一生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