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 号:曾记 (every_moment123)
周末,去影院观看《送我上青云》。电影拍得有点意识流的感觉,一路云山雾水,让人似懂非懂。
悻悻然走出影院时,心里着实不爽。感觉看了一部虚头巴脑的寓言故事,脑海里一片云雾缭绕。当时,心里盘算着,回去网站上给它打个6分,可不能再高了。
后来看了影评,果然有人说感觉电影乱糟糟的,一片茫然云云。这些评论可谓于我心有戚戚,然而,纷乱中一个回复蓦地将我击中:
“这部片子最好的地方在于它确实是用女性的角度呈现一些事实,你觉得乱糟糟的,是因为女性承受的东西可能本来就是乱糟糟的。”
这倒让我想起《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一句话,“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开始反思,我之所以没有看明白这部电影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我的观影角度问题吧。
再一次,我在脑海中反刍看过的镜头。仿佛像吃橄榄般,慢慢地咂嗼出我原来未曾感受过的滋味。
影片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
硕士毕业后的大龄未婚女记者盛男,罹患卵巢癌,需要手术费30万元。为了筹措这笔救命钱,她开始四处求助。
然而,原生家庭并不能给她任何支持;同事担心她没有还债能力,也不肯施以援手。
最后,盛男找到一份替暴发户企业家的父亲写传记的工作,稿酬正好就是30万。
为了这笔续命钱,盛男不得不接受这份平庸的工作,从而踏上了采访传主之路。
导演似乎特意要让这个女性角色各处不顺遂,各种对着来。
她明明是个剩女,名字却叫做盛男;
她梦想像海明威、马尔克斯、狄更斯那样成为战地记者,却不得不为手术费采访一名暴发户的父亲;
她渴望生命的激情,却听到生命无多的召唤;
她充满未竟的理想,却只能感叹此生未完成。
影片中随处飘流的棺材,充满了死亡和绝望的气息。提示着生活正在将无所怙恃,孤立无着的盛男逼上绝境。
然而,盛男是这个世界最惨的人吗?
在这一趟生命旅程中,她遇到的那些人的境遇会比她更好吗?
父母?----她的父母已经离婚,做生意的父亲不负责任出轨,对女儿不管不问;漂亮的母亲懵懂迷茫幼稚无知,连独立生活的能力都没有;
灵魂伴侣?----盛男在船上邂逅一名男子,他们畅谈灵魂、时间、自由,像极了《爱在黎明破晓前》的那对文艺青年。然而,其实他是那位暴发户的入赘女婿。自由的灵魂原来只是在想象之中,生活的枷锁下他早已唯唯诺诺得像一只被圈养的宠物;
同事?----那位色盲同事,只相信金钱能给人带来无法想象的尊重。而在成功之前,他必须放下尊严,匍匐前进,目不斜视;
企业家和他的父亲?----这位暴发户为了自己扬名立万,出钱请别人为自己的父亲立传;乏善可陈的父亲却说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就是一个傻缺。
原来生活充满了荒谬,每一个体面生存的后面,各有无法调和的不堪。
恰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主人公,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自我认知的探寻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终极追问一样,盛男也在采访传主的这一段都市剩女奇幻之旅寻找到了自我和存在的意义。
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她终于和生活进行和解:
她不依靠父母,哪怕无所怙恃,孤立无着;
她潇洒地向落荒而逃的灵魂伴侣吻别;
她对同事说,相比于色盲,渴望成功才是绝症;
她怒怼暴发户对她嘲讽,捍卫自己的理想。
她最后还是没有拿到那笔三十万的稿酬,因为那位靠辟谷养生续命的传主提前去世,那份传记也随之迎来了它速朽的命运。
影片最后,在一片废弃的城墙上,怀揣破败理想的盛男对着一个堂吉诃德似的疯子说“我爱你!”后喊了三声“哈!哈!哈!" ,仿佛是溺毙之前再望一眼蓝天的悲壮 ,又像是迎来人生高峰体验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那一刻,盛男终于摆脱人生的困境。
那一刻,或许只有她才是真正地超拔于众人。
影片的名字借用《红楼梦》里薛宝钗吟诵柳絮一词。那轻轻飘飘,随风向上的柳絮,岂不象征着我们每一个渺小个体随风飘浮又力求向上的命运?
不管多么轻微,最终落向何处,它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纵使遭逢无根无底的境遇,要超拔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最终还是倚仗我们自己。
或许,这也是这部影片要向我们传达的一个理念吧。
而我的任务,则是要把它的评分调整为8分,不能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