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满分五星)
王国维看尽了诗词的宏观与中观,而这本书找到了诗词微观上新的出路,我很想给它打满分,但还是要说其中某些篇幅离诗远了些,受形式所限更像图,而失去了文字的一些韵味。
这部诗歌集,很短,很小,也装满了巧思,但是在精美的背后不经让我对文字的美感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篇幅很短,我也很珍惜,不愿拿出太多,就分享其中两篇,并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次称不上解读,算是我总喜欢联想太多而产生的闲言碎语吧。
打破文字之“隔”的美感
王国维谈诗词美学时讲究一个“隔与不隔”,我简单的就把它理解为好不好懂,有的诗寥寥几字大千世界尽展眼前,这就是好。当然这也是大师的观点,但是从这个观点细想下去,我们就会发现过去的诗歌终究还是隔的,因为文字天然的限制就会丢失大量的信息,传统的诗歌和这本《设计诗》比起来就像《百年孤独》与《安徒生童话》,隔与不隔自然可见,虽然就诗本身也有为形式所困而不够精深的感觉,但是巍峨巨像与核舟小刻自各有其美感,而其中也有几篇点睛之作,如图二那样让人不不经想要拍手。
找回文字象形的内涵
分析事物时要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最后又回到宏观,一通遍历让人疲惫也让人通透,王国维品诗宏观与中观可以称之为无出其右,哪怕不赞同他的观点,品评的路数也难逃离开他的框架,但是这本《设计诗》回到了文字象形意义的出发点,将文字与图形结合,产生了一种打破精炼与形象间矛盾的特殊观感,甚至有了图三这样打破“次元壁”的效果,我们既是看书人,也是书中人。
跨过行业去创新
作者是设计师出身,但是设计能力似乎不太受到认同,不过这并不要紧,贝尔实验室里专利数最多的前十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是他们都经常和哈里·奈奎斯特吃午饭,奈奎斯特并不是什么大牌科学家,他的作用是为这些科学家间建立起连接,作者正起到这样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陷入某种状态中时因为认知局限的存在很难跳脱出来,但是我们深陷的认知模式可能就是某个领域正需要的解。王国维看到了诗歌“隔与不隔”的问题,却没有看到文字天生带有的那层面纱,作者提供了一套现代的解法,未必完美,却值得我们去反思这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