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二
起床:6:13
就寝:10:50
天气:晴
心情:充实、愉悦、健康、积极
纪念日:无
任务清单
昨日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三件事:学习王阳明《致良知》,学习社会网络,拓展日记内容
改进:建立个人知识库,将写作分别在不同平台完成:
1)梦境或日记:记录当天重要的事情和感想 - 有道笔记;
2)读书笔记和心得 - 简书,课程学习留言 - 得到;
3)随笔:教育漫谈 - 今日头条, 听书笔记 - 豆瓣 。
习惯养成:腹部锻炼没有坚持
周目标·完成进度
学习:罗辑思维1篇,更新今日头条1篇,认知方法论3篇,社会网络3篇,阅读王阳明的《致良知》,日记。
工作:跟踪JIRA,上线支持,测试M11开发。
学习·信息·听书
《孤独:回归自我》:孤独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也不是一种性格问题,而是一种有着积极意义的行为方式。孤独不等同于寂寞、无聊、空虚,而是一种正常的独处能力。人类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让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让孤独成为被摈弃的对象。社会交往的作用不用论述,大家也都非常清楚,能获得情感联系,扩大认知领域,提升社会影响,感受幸福体验。然而,在一种声音被高唱赞歌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也暗中较劲,那就是孤独。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都伴随着孤独,孤独让我们积攒能量,孤独让我们独立思考,孤独让我们富有个性。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在离群索居时,在深夜空旷处,在奔走异乡中。
在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稀缺,异质,离散的今天,独处似乎变得越来越频繁,拥有独处的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冥想、写作、极限运动、艺术创作、科学研究、发明创造,这些最富有人类想象力的活动都离不开孤独。学会和自己相处,也在无形中磨练了人类的能力。牛顿小时候缺少父母照顾经常转学,经常一个人对着花草树木发呆,最后成为了伟大的物理学家。李敖在牢狱中开始写作,最终成为了中华文坛独树一帜的作家学者。霍金在轮椅上度过了他的大部分人生,却成为了本世纪最杰出天文物理学家。
外向特质的人更倾向与人交流协作,内向特质的人则更倾向独立完成任务。这是天赋一秉,无可厚非,也没有优劣之分。孤独是一种状态,它可以和自强、专注、精益、强大联系在一起,所谓“独孤求败”也是一种孤独的,但并不代表你就是一个厌世弃俗、怪僻另类、孤立无援的人。只有用平常心去面对孤独,用独处的时光去打磨内心,用独立的空间去创造新世界,你才是一个懂得孤独的人。
托尔斯泰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交往带给我们的是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而孤独带给我们的是豁达自然平和宁静。
健康·饮食·锻炼
饮食:白斩鸡、干锅四季豆(早餐是是昨晚的生饭)
健康:腰疼缓解,鼻腔通畅。
锻炼:除晚餐后散步,无。
新概念 · 学习
统觉:莱布尼茨提出统觉是人对自身及其心灵状态的认识,它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它是人们理解、记忆、分析、思考相互联合的观念,从而使高级的思维活动得以完成。
康德理解统觉是一种纯粹理智的认识形式,是自我意识最高的统一功能,由它建立起对象的客观性。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统觉的综合统一来实现,它是建立在先验的外部经验的基础之上。
赫尔巴特则认为统觉是把分散的感觉刺激汇集通过意识阀形成统一的整体。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而这个条件就是兴趣,兴趣是观念的积极活动的状态,伴随着好奇心和智力活的,意识阀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
冯特把统觉看做主观自生的内部创造力,把印象提高到注意焦点的过程。心理分析中有两个基本元素,分别是感觉和情感,感觉是心理活动中客观要素不可再拆分的观念要素;情感是伴随客观要素而产生,也是客观要素的主观补充。统觉就是把各种经验元素通过关联、比较、综合、分析,把它联系到一个统一体的过程。
社会网络 · 思考
1.异质性:节点的属性不同,而同类型的节点更容易结合到一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同质的节点之间更容易获得情感连接,而异质的节点之间则更容易完成有挑战性任务。于是,找伴侣交朋友更多是同类性格爱好价值观的人,这样联系在一起话题更多情投意合。而找合作伙伴、专家顾问更多是跨领域、不同学科的人,这样搭配组合才能弥补自身不足,共同完成任务。
2.弱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亲人朋友往往属于强关系,而不常联系的同学同事则是弱关系。强关系产生影响,弱关系传递信息。在寻找工作、物色对象、寻求帮助时,应该先通过弱关系获取信息,然后再利用强关系加以影响。
3.小世界:在全世界范围内你只需要通过5个就能联系到任何一位陌生人,这就是“六度分隔理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这个世界的人际网属于复杂网络,而非均值网络。网络中存在一些超级节点,他们成为了在不同领域或行业之间连接的桥梁。世界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只要能找到那些能帮助自己跨越圈层网络的人,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连接。
4.幂律分布:在大数据的现实环境中一般存在两种分布规律,指数分布和幂律分布。指数分布是指两头少中间多的情况,它通常是那些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指标,如身高、长相、智商、寿命等。幂律分布是指两端绝对高的情况,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帕累托法则、马太效应都属于这类,它通常是那些具有网络效应、相互关联的指标,如财富状况、人口数量、习俗惯例、语言文字等。
致良知· 思考
1.产生的根源:王守仁37岁在被贬贵州,经历了人生最悲惨也是最孤独的岁月,最后“龙场悟道”,写下了《致良知》,开创了阳明心学。这个背后真正的动力是在学习和实践“程朱理学”的理论失败后领悟与总结出来的。程朱理学宣称的真理要向外界万事万物去求,如抽丝剥茧一般,层层递进。当时所有的人都将程朱理学奉为登上天子堂的宝典,它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已经没有人在乎了。此时,王阳明站出来了,他说你们都错了,真理不在外部,而在每个人内心。
2.核心观点:致良知就是把天赋的道德修养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向内寻找世界的大同与真理。知行合一就是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知是行的过程,而行是知的结果。如果能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就是圣人了。然而,我们每个人内心中存在了太多的知识,但却无法帮助我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关键就是没有真正知道。学和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学是过程,习是结果,学而不习就是光了解而没有实践,那不是真正学到。我读了《微习惯》,懂了长期坚持每天一个微小的行为,就能通过复利效应最终积累出巨大的势能,改变我们自身。可是我连坚持每天锻炼10分钟都做不到,那就是没有认识到这个长期锻炼给自己的好处到底是什么?好处能有多大?如何合理激励自己?只有真正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才算得到知行合一。
3.反面观点:虽然知行合一的理念能大大激励我们向内心反问和审视自己,让我们获得更多潜藏在自身心底的动力。但是,这个理论在某些情况下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如果说只要内心有了知的这个想法,就等于我们已经做了这件事。那么假如我们看到一个恶人,就想杀掉他多好,难道我们就真的已经杀人了吗?法律就要判我们杀人罪吗?当然不行。其实,王阳明的本意是通过知行合一的思想来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认知水平以及行动能力。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善恶是内心活动的一种体现,能懂得区分善恶是依靠天生的道德观念,而真正将善恶的本质看透,则是要回归到自然界无善无恶的状态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