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来,雨里去
雨不等风,风在等你
2019.12.19
这是南风不减的第6篇【时事随想】
前不久,北大女生自杀的事件,引起了很多讨论。但我不想讨论。
就在昨天,公司收到了一封来自粉丝的“遗书”。同情,远远不足以表达我对她经历的感受。我也同样不想讨论。
今天,我想讨论的是,那些我们可能从未注意到的,但却真真正正造成了伤害的事情。
每一个在职场上取得成绩的女孩子,也许背后都会有不愉快的声音:能够比别人升得快,肯定是有什么内幕。
换做一个正常人,大概率会毫不客气地回怼,或者根本不放在眼里,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但若是一个从小就被孤立,极度渴求被认可的人呢?是一种什么样的打击,我不知道,我没有经历过。我只是会想,也许每一次伤害都并非满满的恶意,但每一次伤害都真真切切。
在孤立别人、嘲笑别人这件事情上,哪怕我们已然成人,也同样幼稚得像个孩子。
我想起我们小的时候。
长相,身高,身材,成绩,甚至家庭,好像都可以成为我们孤立一个同学的理由。我们也会肆无忌惮地称呼ta“丑八怪”、“武大郎”、“方脑壳(傻子的意思)”,就仿佛这个标签,是与生俱来的那样自然。
但这些问题,又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错。他们只是降生到一个随机的家庭里,接受随机的基因长大。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个多彩的世界,有的人色彩鲜艳,也有的人色彩黯淡。
但我们的确会选择性地孤立一些人,不论理由。年轻的孩子,能成熟理性、尊重他人的又有多少?我们只记得家长说的,“要多和同学搞好关系”。所以我们会沉默地选择多数。
我们会想起这些过往,但我们很少会内疚。因为潜意识里,我们只是开了个玩笑而已。幸运的是,这些人永远是少数。但这些少数,却是实实在在的不幸。也许他们在新的环境里成功地证明了自己,也许他们一辈子抹不去那些阴影。
谁知道呢?不是每个哑巴女孩,都能遇到星仔。
《少年的你》中,陈念是幸运的。因为她还有着美貌,她还有着不错的成绩。美貌使得她能够得到小北的保护,成绩使得班主任或多或少还会给她关心和支持。
这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我的过往里有很多印象深刻的老师,个个对我恩深似海。但毫不夸张地说,因为我头脑聪明,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这样的精力和关照。
当然,老师也是人,老师的精力也有限。把最好的精力,投入到那些可能回报更大的人身上,根本无可非议。但问题是,我思考了一夜,这个校园软暴力的破局,只能在老师身上。
如果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孤立,大概率回到家也会被家长恨铁不成钢。如果他有幸,生在一个护短的家庭,家长去学校大闹,那也会让其他孩子更加害怕与他接触。只有在那极小极小的概率里,他的父母都知书达理又有耐心,开导他,联系老师介入,才有可能把故事推到令人满意的方向。但即使是这样,老师也至关重要。
更不必说,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是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中学的校训,是“先求成人,再育英才”。
我清楚地记得,那些严厉的校规,和老师的威严。
但事与愿违,依旧有不少的同学,不仅没能成得了英才,也没有学到做人的道理。
依旧有很多个像我一样的人,也许日后看来还算体面,但不经意地闯入了别人的生活里,一手酿成了悲剧。
我的母校尚且无法避免,那其他的学校呢?我不敢想。那些同学呢,也早已失去了联系。
如今我终于开始感到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