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像自己,才是对生命最好的馈赠。
人生的秘密藏在生活的细微处,通关的技巧在温暖的怀抱中流传。
不知从何时起,“内耗”成了一个热词,很多人都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失去了行动力。外婆若在世,她应该是不能理解这个词的,因为她决策、行动向来干脆,好像永远有着无穷的生命力。
在活着这个基本前提下,她会尽量把握住可以把握的部分。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收获。
“为什么要有遗憾呢?想做就去做嘛。”
“那如果结果不好呢?”
“至少我知道结果了嘛。至少我这一辈子,都会很精彩。”
人生不正如一棵树吗?受伤了,需要先修剪掉那些坏死的部分(认知觉醒);然后,构建自己的防御罩(自我保护);在安全、放松的环境下寻求内在发展(学会松弛);默默扎根,积蓄养分,疗愈修复(身心发展);随着能量的积累,我们才有力量、有勇气将枝叶探出保护罩,与外界产生联结(人际交往)。当真切的、略带残酷的风霜雨露打在身上时,却也是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所说的“恰到好处的挫折”,在磨砺中成长,我们将变得更加强韧。
第一章 认知觉醒,跨越陷阱
现在,放松下来,不要在欺负自己了
高祖婆的教育宗旨大概是让孩子们什么东西都见识过后,就能够辨别什么是好东西,什么是坏东西,不然,小孩因为眼皮子浅,别人一点新奇东西就能给带跑了,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尽情探索;知道一个家是怎么运转的,如何抓大放小,既松弛又不出错,哪些是关键点要抓住,哪些可以随它去;学会待人接物,识人的技巧……其中种种分寸极难拿捏,如果不是在具体的事例中看长辈具体的做法,小孩子是很难理解和体会的。
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常常会忽略但至关重要的一点——顺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常常将所有知识经验、人生道理一股脑倒给他们,但很少有家长会思考,孩子应该先学哪个,后学哪个。尼采说:“一棵树越是高大,它的根就越是伸向黑暗。”而一棵根基不牢的树,注定是会歪斜的,这就是现代人拧巴和内耗的根源。家长们不知道,“见贤思齐”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已经拥有充实、丰盈的自我认知,相信自己有改变的能力,但家长们将传统文化中强者用于自我提升的道理直接灌输给自身尚弱的孩子,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并将之视为理所当然,达不到就打击指责,这是忽略了人性的真相和成长的本质。
外婆从没有用“别人家的孩子怎样优秀,你怎么这样差”“你这里做错了,那里做错了”“成绩这么差,你怎么有脸回家”之类的话,以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口气对我挑剔、比较、挖苦、讽刺。在我们的家族中,她比任何人都有资格用长辈的权威来教育孩子,但她没有,而总是温和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们还不是大人,但外婆曾经是小孩。”她蹲下来,站在孩子的位置,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照顾着我们的情绪感受。她从不讲什么大道理,而是将那些只可在至亲之间教授的知识诀窍糅合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地示范给我们看。
出现什么问题都找借口,肯定不对,但把问题都全然归结于自己,也不公平,我们可以尝试全面分析,做好课题分离:出现失误,结果不如意时,要试着把各种原因都列出来。
我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来访者大多为女性,古往今来,女性成长的过程就是艰难的。而更尴尬的是,正因为是女性,在传统家庭教育中往往被赋予更多的身份要求,比如要顺从、懂事、听话……而一些生存技能的培养,因为那些“应该”变成了空白。如果一门课,学校没有,家庭不教,甚至不许你学,当你进入社会,却突然要求你考高分,如果你考不好,就会面临各种指责:“你为什么做不好?”这种情况合理吗?但有些很乖的女孩子,真的就觉得是自己不好,能力不够才导致“考不好”,然后被抑郁、焦虑、痛苦淹没。
为什么要这样欺负自己?
我知道你过得很辛苦,我知道你很不容易。但这往往并不是你本身的问题,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你因为一些无法控制的原因,缺课了。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补课,仅此而已。
我所经历的校园霸凌
稻盛和夫曾说:“欺负你的人因你的软弱而来,欣赏你的人因你的自信而来,不在乎你的人因你的自卑而来,爱你的人因你的自爱而来。”怯懦是没有家长支持的小孩所散发出的特殊气息,会引来各种不好的事情,就像秃鹫总能发觉死亡的气息。
你的成长,才是对恶意最好的回击
无论什么时候,人都要靠实力说话。成长是最好的复仇。
让弱者以德报怨,是一种邪恶
教育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将强者用于自我提升的知识,直接灌输给生存能力都不足的弱者。
善良本身没有错,错在没有分清对象就一味要求自己善良。水流总是顺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人性也是如此。如果自己都不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让牺牲自己利益的状况达到了稳态,那其他人就更不愿花力气去帮你修复了。习惯性地牺牲自己,不但换不来对方的感谢,还会被对方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被欺凌者默默承担忍耐,选择息事宁人也是因为自我设限:他太想做一个好人,也已习惯做好人。如果让欺凌者意识到,欺负自己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这个麻烦是无法预计的,那么他肯定会三思而后行。所以在对方第一次试探的时候,你就要勇敢地回击,让他对冒犯你的代价有所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