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孔子第一篇讲的是学习之道,第一句以三句反问告诉了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个道理:孔子告诫我们学习之道应当持之以恒,不断的反复温习,学了一项操作不断的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不断总结,推敲就会发现新的东西,见解就会越来越深刻,当我们获得新的见解时,不应该感到高兴嘛?
第二个道理:孔子告诫我们,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是令人很高兴的;志同道合用我们的现在的话讲就是三观一样的人,可以引寓为现今企业文化,就是每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企业中中,企业往往希望招聘到一些认同自己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员工,做事方法可以不同、思维模式也可以不同,但是核心价值观一定要相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是很重要;再到我们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抱怨三观不同的人很难相处,其实人与人之间三观相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磁场,就会吸引价值观相同的人,但是这个三观一定要是正的。
第三个道理:我们知道孔子推行的是“仁"”德“,这是孔子为人处世的一部分,我们时常在生活工作的过程中遇见不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人,在工作中,我们有时候会争吵,在生活中我们会遭受他人的非议,为什么孔子告诉我们要不怨恨、不恼怒,源于人的不确定性,而当我们恼怒、怨恨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会不清晰,从而对事情的把握程度就会降低,我们就会对某个人充满偏见,而彼此双方都有偏见时,事物的发展结果往往是坏的。当我们冷静时,就能很好的把握事物,从而占据主导地位,从两个维度出发,既是对人也是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