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近期热映的电影《芳华》,期间几度潸然泪下。原谅我年纪已大,泪点仍低。之所以会看这部电影主要是刚好看到一则关于严歌苓的访谈,这部电影翻拍自严歌苓的小说。在访谈中她阐述了对这部作品创作的初衷以及自己的感想。严歌苓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作为著名作家萧马之女,我觉得她是基因中自带文学细胞的,当然这样说有一些夸张,但是她从小对文学耳濡目染这点并不会错,她很小就开始看书,百无禁忌地看书。然而由于父母关系的紧张她的童年并不比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幸福,我想基于以上两点使她的内心无比敏感,同时又极具洞察力。虽然读过她的作品并不多,但是我深信出自她笔下的作品不会太差。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看完电影之后我又忍不住看了小说原著,看来好的作品总是自带一种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
自带滤镜的青春之美
电影开头用了比较多镜头表现的是文工团排练的场景,那是一种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美,挺拔的身姿,清丽的脸庞,光洁的皮肤,轻盈而不失力量的步态,整齐划一的队形,满屏都是挡不住的青春之美。这种美令我动容,这种动容不是源于姣好面容带来的惊艳,不是出自对翩然舞姿的陶醉,而是一种广义的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欣赏。就好像你看到一朵美丽的花,看到幼童无邪的眼神,它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直观的自主本能的反应,我觉得真善美是会自然而言打动大多数人的。再后来就是排练之余的生活细节。食堂的伙食、宿舍的布置,男兵女兵之间暧昧的情愫….同时在这些细节中也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与境遇。孤立无援被人排挤的何小萍,阳光开朗人缘颇佳的萧穗子,娇气温柔而又略显做作的林丁丁,乐于助力到忘记自己的刘峰…..
美丽底色背后的透心薄凉
在表现美好青春的同时,电影也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人性中不那么美的一面。最典型的就是林峰的“触摸事件”。电影因为片长有限掠过了很多导致事情发生的铺垫。根据小说的叙述可以看出刘峰的表白很大程度上源于林丁丁的诱导。她与刘峰的相处与交谈在一定程度上给对方造成了错觉,让刘峰觉得自己是有希望的。而看新沙发那天的一次交谈彻底触发了他情感的决堤,倾泻的情感要旋即收住是有难度的,所以他才会在情不自禁之下抱了一下林丁丁。但人之常情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被无限放大,直至成了一个事件。最后的结果是大家公认的好人刘峰被下放到连队,一个直面生死的地方。前期影片叙述了那么多刘峰对集体的付出,对战友的付出,我想正是为了与之后周围人对他的无情与淡漠作对比,从而揭露出人性中比较不堪的那一面。
绝处未能逢生的无可奈何
再说剧中的女主人公何小萍,虽然从电影戏份来看萧穗子更像是女主角。一开始何小萍对这个世界是抱有期待的,后来残酷事实证明那只是幻想。她觉得到了部队她就可以迎来生命的转机,改变她在家中被欺负的命运,然而命运之神依然没有眷顾她,她在文工团的处境自始自终都很尴尬。一开始,她面对周围的种种欺负采取的态度是默默忍受,大概是觉得寡不敌众,或者忍忍也许就会有转机吧。直至刘峰被下放,她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她对现实彻底地绝望了。相较之前的默默忍受,她开始与现实正面交锋,比如与刘峰告别的前一天她故意在楼下大声地说明天为他去送行,她不怕被别人听见,甚至说她希望被别人听见,她不害怕与这样一个被定性为有污点的人产生瓜葛。再后来在下部队进行慰问演出时她拒绝临时出演A角,因为她已经不期待有转机,正如她说的那样,从来也没有让她上过,她已经习惯了。此刻的她应该已是心灰意冷,她拒绝了顺从。当然命运带给她的又是致命一击,结果是把她不动声色、不由分说地下放到了野战部队。
精神与肉体的PK
原本电影中不解的情节我也在电影外找到了答案。纵观全剧,萧穗子喜欢陈灿很明显,但陈灿对萧穗子也是有好感的,比如说送她西红柿,在扶女兵下车时面对两只同时伸出的手选择了萧穗子,虽然说他对萧穗子的情感没有萧穗子表现得那么明显,但是比对郝淑雯,更是完全看不出他对郝淑雯有什么好感,但最后莫名其妙地和郝淑雯走在了一起。仅仅是因为门当户对吗,似乎不是很解释得通。郝淑雯是高干之女人人皆知,如果仅仅因为这他可以很早就开始选择和郝淑雯在一起,或者流露出一丝情愫。虽然剧中也有他俩的对手戏,有斗嘴的情节,但这种斗嘴看着不像是打情骂俏,就是普通的打打闹闹。小说中对于这三人的情感走向描述的梗概是这样的:萧穗子和陈灿通过写信相互交流情感,谈了大半年连手都没有牵过,郝淑雯大概是出于证明自己的女性魅力或是仅仅是出于妒忌决定把他抢过来,她的方式简单粗暴,大概是主动投怀送抱。大概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这样的肌肤之亲对普通男性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吧。在精神和肉体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当然小说中他俩也并没有走到最后,郝淑雯对这样容易倒戈的男人心寒,觉得他可以这样对待萧穗子,也可以同样对待她,所以她选择先甩了他。
那些花儿还在开吗
电影的时间跨度有几十年,在几十年里经历了时代的变革,文工团被解散,大家各奔前程,社会风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数十年后曾经的战斗英雄成了一名残疾人,在异乡艰难地谋生,不是落魄足以概况,从何小萍脸上的沧桑也可以看出她的境遇并不理想,最后两个天涯沦落人相依为命。其他人呢,有的过着优渥的生活,有的考上了大学,从客观上来说都比刘峰和何小萍过得好,虽然他俩内心比较知足。相对于漫长的时空与浩渺的世界,人人都是沧海一粟,期间的潮起潮落,花开花谢,都取决着时代的裹挟,命运的造化及个人的性格。
碾落尘泥更护花
以前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在认识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它。”这大概可以作为一部电影的注解。好人不一定会有好报,你选择做好人,或者说做一个善良的人不是为了好报,而是你本来就是一个善良的人,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韶华易逝,然芬芳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