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一句话:“老王,三缺一啊!”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也知道这“三缺一”有多么痛苦,缺这一个人,咱们的国粹——麻将就推不起来。
日常中,我们也会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我就有那么一件记忆深刻的。
2012年,发小结婚,事前通知了我们几个铁哥们,迎亲那天要我们四个一起去,凑凑热闹,壮壮气场。当天我迟到了,新娘子已经接了回来。事后哥们讲到:你们是我的桌子四条腿,四条腿齐全桌子才稳,少了一根,桌子就不平了。
在历次的教育论坛等学习中,很多专家、前辈的理念、观点、技巧等,都会让我激动不已,如获至宝。但听了这么多次讲座,参加了这么多次论坛,怎么越来越感觉自己成长的慢呢?厦门一行,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我是“三缺一”啊!
纵观历次专家的成长经历,我隐约感到,教师的专业化修炼法门有四个方面:
听:
听取前辈老师的经验和指导;
参加各种专家讲座;
参与各种教育论坛;
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
通过网络或视频主动学习等。
读:
读各种相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相关的书籍;
读各个专家的教育小品文或著作;
读一线实践教育家的教育心得、教学笔记等;
或朋友圈等网络资源上的碎片化教育短文等。
说:
与学生、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和交流;
家长会、班会课上,站在讲台前的动员;
教育系统举行的各类演讲比赛;
举办属于自己的教育类讲座或交流会;
甚至是随时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等。
写:
针对某一学生或某一问题,进行跟踪记录,建立成长档案;
记录下自己参加讲座或论坛时产生的灵感火花或共鸣;
书写出读完一篇短文、一部著作即或是一部小说后,自己的点滴感悟,甚至,是书评;
叙述下自己每天的所有教育行为等。
走到今天,讲座、论坛、交流活动自不必说,文章、著作、专业理论也没少读,班会、演讲、思想动员更是强项,之所以还没有到达前辈专家们在我这个年龄段的成就,正是“三缺一”:笔杆子动少了!未能及时记录下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去用自己的积累,去引发质的飞跃。
之前的一些模糊印象,渐渐清晰起来:
在拜读李镇西校长的著作时,书中经常提到,每节课后,李镇西老师都会认真做实录和反思,日平均书写量5000多字,常常是工作到凌晨;《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的作者郑学志老师,在工作九年后就出版了著作,正是基于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的日常积累,整理、反思、升华后,就是一本高质量的一线实践著作;王家文老师将生活中、杂志上、朋友圈中出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所有素材,进行记录、整理、加工后,开创了“傻瓜式”(拿来即用)的班会课——“素材型班会课”,直到现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方海东老师坚持十几年每日千字的书写,对每届学生——“飞扬班”、“追光班”、“青石班”等班级建设工作资料的整理,才有了“因材自教运行系统”的创立;任勇校长更是从新疆助学返航路上,用飞机上的垃圾纸袋及时记录下了心中所感,便有了中国教育报上的《一路上有雨》……
这么多名家、专家,他们功成了,名就了,也有很多的教育理念和技巧可以传授给我们,但,能学到的,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过时的。那,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什么?是教师专业化的修炼法门“听、读、说、写”,是日积月累、点滴记录的习惯,是“反思——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
工作之初,我的压力是很大的,思绪是凌乱的,更没有什么值得同事称道、领导表扬的地方,能不出错,就阿弥陀佛了。前几年,我的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都渐渐的顺手了,在同龄人中,展露了头角。
在初次接触到“简书”时,一位老大姐式的领导还鼓励我:正好你爱写写东西,多好的机会,好好提升自己。当时我还一头懵。翻翻看,2011-2013年间,空间上、电脑里居然有好几篇我自己书写的教育叙事和感悟。这几年,也正是工作上有进步的几年。
再次读来,更是五味杂陈。
这两年,家庭增员了,工作也多了,慢慢的,心,不静了,也不净了,追求“高效”,笔也停了,“三缺一”,自然平凡了。
厦门此行,虽有灵感火花,但更大的收获是“心”的复燃!
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教师的自我修炼中“听”“读”“说”,或因轻松而自选,或因领导助力而被动成长,唯“写”真正费时耗脑,亦唯“写”能真正打通“任督二脉”。
借领导助力,以简书之形,做自我提升!
不要“三缺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