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回到我家中温馨的氛围里,自己马上神清气爽。 ---梭罗
读梭罗的散文,还真让你能了解到很多不知道的动植物。上一篇了解了潜水鸟。这篇我又知道了什么是越橘,看他在文中写道,“那小小的蜡宝石,垂挂在草叶子上,赛过珍珠般的亮晶晶,红艳艳……”对于这段文字的描写,对于不知越橘是何物的我来说并不觉有多形象,于是网查,才知那是红豆。再看那图片,正如梭罗描写的一模一样,于是那文字就形象起来。他接着写道,“农夫们用可怕的钉齿耙把它们聚拢在一块儿,使平整的草地乱成一团糟。”还真是的,我查看到的照片,那越橘正如草丛一样,是匍匐的长在地上的,于是你就很好理解农夫们为什么会用钉齿耙来聚拢它。只是这让梭罗看着很不爽了,本来好好的很好看的一块地,竟因为要供应城里的人要吃越橘,就被糟蹋成一团糟。
开篇首先提到他去采葡萄,他说除了喜欢满载而归的感觉,重要的是喜欢它的色泽和芳香。我也很喜欢葡萄,在岛国的超市里随时可以买到,但除了为夫人买来吃,我自己很少会吃,那不是我特喜欢的味道。但我还是很喜欢葡萄,我喜欢它种在院子里的感觉,尤其在热天里,坐在通透的葡萄藤蔓下,在躺椅上静坐品茶赏果,那如玉般的果实一串串的垂挂四方,真是让人喜欢。可惜岛国的热带气候不适合种它,由此怀念起有四季的家乡来。
梭罗独居湖畔的饮食,除了有自己耕种的粮食,也会去村子里买点来补充,还有一些,就是向身边的大自然索取了。一次在开垦时挖到了野豆子,那是以前印第安人喜食的主食,它跟土豆的味道很像。如今印第安人已很少了,这种土豆也快绝种了。这种野豆子煮着吃很棒,于是他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的说道,“这种茎块仿佛是大自然在冥冥之中的一种许诺。”梭罗惊喜不已,他庆幸在自然的环境中又找到了新的粮食,它很古老,但“在当今耕牛肥育,麦浪翻滚的时代,这种不起眼的野豆子,尽管它一度还作为某个印第安人部落的图腾,却早已被人遗忘了,至多也只有在它开花时的藤蔓还能见得到,不过,要是让原始的大自然重新在这里统治,那些娇嫩的,奢侈的英国谷物,说不定会在无数仇敌跟前销声匿迹。”梭罗反对大自然界被过度开发,他是印第安人的朋友。从这段文字里可以看出,他对原住民在现代文明中所遭受的伤害是痛惜的,也谴责了生态环境所受到的破坏。
梭罗的文字胜在情景驾驭,他描述的景物如有血肉之躯,它们仿佛与我们一样有着爱恨情仇,即便是植物之美,在他的笔下有如喜欢装扮的美少女,妖娆的姿色让人动容。就看他写那湖对岸的几棵槭树,就像在讲述它们的故事:“每棵树的性格渐渐地凸显出来,它尽情欣赏明镜般的湖面上自己的倒影。”他说,它们就像画廊上的画框,“每天早上,这个画廊的经理取下墙上的旧画,换上一些新画,新画更加鲜亮,色彩和谐,美极了。”读到这里,谁的心不会为此融化?然而更妙的还在后头,记得我的跑友曾被一处的黄蜂蛰过,从此绕道而行。黄蜂是否会有主动的攻击性,我不确定。但梭罗说在10月里,曾有数以千计的黄蜂飞临他的住所,它们好像是来过冬的。它们落脚在窗子里头墙面的高处,很多来访的朋友都不敢进门。梭罗说,每天早上他都会看到有冻僵的掉在地上,他就把它扫到外面。梭罗并不因此感到费事,他说,“它们肯屈驾寒舍,我甚至还觉得不胜荣幸之至呢。它似虽然跟我睡在一起,但从来没有伤害过我。”后来那些黄蜂又都和平的飞走了,梭罗和他们都相安无事。
到了11月,天气寒冷了,“阳光从油松林和石岸反射过来,无形之中形成了湖畔火炉。”在那里沐浴在阳光下,真是惬意。但自己屋内的火炉也是不可少的,此时的梭罗还没有砌完屋内的烟囱。本篇文章是《室内取暖》,主题自然还是在屋内。梭罗在7月4日住进木屋时,其实那还是个半成品。住进的日子选在独立日,我认为是他特意选的。他的家乡也正好是独立战争的爆发地,他住进的时间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吧,况且那时还没有完工。
那时候屋内的四周是毛糙的,带节疤的棕色木板上,还连着树皮呢。壁板间的缝隙很多,这在夏天还没什么,到了冬天,就非常通透了。虽然他说在这样的房子里也过了很多个愉快的夜晚,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陆陆续续的给墙面抹了泥浆。同时还砌起了烟囱。这些活都是他平生第一次干,进度就很慢。他砌的烟囱在夏末就开工了,到了11月依旧没有完工。北风起了,湖水开始结冰,他不得不加快进度。他的手艺也越来越纯熟。砌烟囱的砖都是旧砖,上面还有残留的旧浆,这些砖已有很多年头,据说年代越久的越牢固,梭罗打趣的说,用这样的砖头砌出来的烟囱非常牢固,就算房子倒了,烟囱一样挺立。想当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村子里用的都是旧砖头,它们是从巴比伦的废墟中捡来的,那房子非常牢固。他说,我的砖头也是旧的,只是上面没有看到尼布甲尼撒的名字,那些都是从废旧的烟囱上拆来的砖。
烟囱建好了,炉火点起来了,屋内明亮起来,更多的是温暖。
梭罗的木屋子不大,但有很高的顶,高高的顶给人有朦朦胧胧的感觉,入夜以后看得见一些椽子四周,火光投射的影子像在跳舞。梭罗说,“这些影子的形态,要比壁画或者别的最昂贵的家具,更能激活人们的想象力。”梭罗很享受自己的小木屋,虽然只有一间房间,但他认为,“一栋房子的整个魅力全都集中在一个房间;它是厨房,是卧室,是客厅,又是储藏室;凡是父母或则孩子,主人或者仆人,住在一栋房子里,不管他们得到什么样的满足,我统统享受到了。”这里,梭罗就为我们道出了什么才是幸福?它不是物质上的丰足,而是心中的富足。在这样简陋的小木屋里,他烤着火,材火有晒干的湖面漂来的浮木,也有自己挖的枯树根,还有废旧的栅栏。有时候,他会梦到自己有了一间很大的房子,所有的朋友们都住在一个房间里,他们在房间的各个地方,彼此间没有高低贵贱,无拘无束,敞开心扉。他说,“一个房间像鸟巢似的全部向外敞开,让人一目了然。在那里,就算做客人,照样享受到一切自由的待遇。”这样的描述很像乌托邦中集体农庄的生活。梭罗的思想中也确有强烈的平等意识。
快到12月时,冬天真的来到了,大雪像是突然降临,将他的小屋包围。但屋内有着点起的火炉,那些作为材火的枯松,曾是森林的围栏,现在已献给了火神。在古代的森林法中,森林的边界要筑围栅,以防止有人侵占土地,侵占的行为会受到重罚,“因为这使得飞禽恐惧,森林受害。”梭罗说,“我对野味和森林的保护要比猎人和樵夫更加关注,仿佛我自己就是护林官一样。如果说森林有一部分给烧掉了,哪怕是我一不小心造成的,我也会感到痛心。”
冬天的夜里,狂风呼啸。“群鹅在黑暗中伴随着尖叫声,拍翅声,笨拙而又缓慢的飞过来,甚至在大地上已铺满了白雪之后还会飞过来,有的落在瓦尔登湖上,有的低低地掠过树林子……”有一次,梭罗从村子里回家,“忽听一群鹅或一群野鸭子在走动,在屋后湖沼泽边上,踩着树林子里的枯叶,四处觅食;它们匆匆离去的时候,那领头鹅的低唤声还隐约可闻。”
在下雪不方便出门的日子里,屋里已备有充足的材火,地窖里的鼹鼠也在那里筑窝。土豆已被它吃掉了一半,那个小窝铺,是利用主人抹墙时剩下来的一些毛发和牛皮纸做的。梭罗说,“因为哪怕是最最富有野性的动物,也跟人类一样,眷恋着舒适,眷恋着温馨;也正因为它们如此小心翼翼地筑了窝儿,它们才能安然越过寒冬存活下来。”
不论是下雪还是天晴,梭罗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或是读书,或是观鸟,在初入冬季,湖面刚刚结冰的时候,他会趴在浅水的冰面上,透着冰面观察湖底沙子的变化。那感觉就像一只掠水虫一样,那冰面就像玻璃,他透着玻璃看画。在沟槽的冰棱里,观察不断涌起的气泡。在天气变暖的时候,听冰棱子融化的声音。我们知道在少儿的世界里,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极有趣的。梭罗是有趣的,因为他从来都有着一颗如少儿般快乐的童心。冬天是寒冷的,小鼹鼠圈起来身体,用自己的体温为自己取暖。聪明的人类关起门来,他们让阳光通过窗子照进屋来,再把火炉点上,这时屋内的空气充满了暖意。这时的人们不用圈着身体,他可以自由的走动,或者烤火,读书。到了傍晚时分,人们在劳动之余,两眼凝望着火苗儿,会使白昼积存的俗世杂念一一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