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曹操率80万大军,想要一举消灭东吴,当时魏国很强大。吴国蜀国比较弱小,他们就结为朋友,一起迎战魏国。
那时,吴蜀军中有两位非常聪明的打仗奇才。他们一个是吴国大将周瑜,一个是蜀国军师诸葛亮。这个周瑜足智多谋,但是有点小心眼。这个诸葛亮呢,生性聪慧,懂得天文地理,凡事都能提前预见到。周瑜一直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甚至产生既生瑜何生亮的心病。他一直想找机会除掉诸葛亮。
此次曹操率魏国大军来犯,水上交战,恶战难免。周瑜觉得是个机会。在军中议事时,就问诸葛亮:“先生觉得水上交战,用什么武器最有利呢?”
诸葛亮答:“当然是弓箭了。”
周瑜说:“是呀,只是军中现在箭支缺乏,想请先生监造10万支箭,还望先生不要推脱。”
诸葛亮说:“都督说的是,我本该效劳,那这10万支箭什么时候要?”
周瑜说:“先生看十天之内咋样?”
诸葛亮想了想说:“大战在即,可能等不了多少天?那就三天吧。三天之内,你派小兵来江边取箭就是。”
周瑜心中暗自欢喜,却严肃地说:“军无戏言哦。”
诸葛亮说:我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我甘愿受罚。
周瑜的心里暗暗得意,他暗地里安排制造房,不要准备足够的材料,还安排大臣鲁肃去看诸葛亮的动静。
鲁肃是个顾全大局的人,怕周瑜杀了诸葛亮,破坏吴蜀两国友谊,对立军令状一事,鲁肃有些看不明白,责怪诸葛亮为什么要自跳火坑,招来杀身之祸?
诸葛亮十分淡定地说,“子敬怕我被都督杀了,现在倒有一人能救我。”
“先生快说是谁?”鲁肃急切地问。
“那就是子敬先生你呀!”诸葛亮说。
鲁肃不解地问:“你自己要跳火坑,这阵又要我搭救你,我又如何救得了你呀?”
诸葛亮摇摇蒲扇平静的说:“子敬莫慌,你救我很简单,你只需要帮我备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住。再要1000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还有一事相托,今日所托之事,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我就真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
到了第三天早上,军士报告周瑜,说诸葛亮已经造好箭,请他派人到江边去搬箭。
周瑜来到江边,岸边已停靠了几十艘插满了箭的草船,折算下来,十万支有多无少。周瑜感慨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原来,诸葛亮前两天表面没有动静,其实他近来观测天象,知道江上几天内必起大雾,这正是他立军令状的原因。
第三天四更时,江上果然大雾弥漫,他请来鲁肃稳坐船中。趁着大雾能见度很小,命令船队靠近曹军水寨,把船一字排开,并在船内击鼓呐喊。大雾中曹军怕中埋伏,不敢冒然出击,只有用箭迎击。一时间,箭如飞蝗,大多扎在草人上,诸葛亮令军士擂鼓呐喊中调整船向,很快所有的船只都成了刺猬。船队掉头,驶离曹军射程。诸葛亮再令全部军士,齐向曹军喊:“多谢曹丞相的箭。”曹军心知中计,但追击已来不及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想一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是不是可以把身边的人,事,物,都相互的联系起来,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借别人的力量,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