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译文】
有人问陈谌(字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业德行,而能够担负天下如此好的声名呢?”陈谌说:“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坳里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仞高的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溪谷;树顶被甘露沾溉,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我不知道我的父亲是有功德呢,还是没有功德。”
【注释】
【客】:有人;
【足下】:敬辞,您;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在称呼前加“足下”敬辞时,亦用以称对方的父亲;
【荷】:担负着;
【譬如】:好比;
【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不测】:无法测量;
【为……所……】:“为”用作介词,有“被”的意思,与“所”合成,表示被动;
【沾】:沾溉;
【润】:滋润;
【焉】:怎么;
百度百科:
陈谌,一作陈淑,字季方,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长葛县古桥乡陈故村)人。东汉官员,名臣陈寔第四子。
随同父亲陈寔、长兄陈纪齐德并称“三君”。辟为任司空掾,早早逝世。
陈寔(104年-187年),字仲躬(《陈寔碑》误作仲弓 ),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古桥镇陈故村)人 。东汉时期官员、名士。
陈寔出身微寒,起家任都亭佐,转为督邮,迁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公,再辟大将军府。司空黄琼辟选人才,补闻喜县令,治理闻喜半岁;复除太丘长,后世称为“陈太丘”。其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他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与钟皓、荀淑、韩韶合称为“颍川四长”。
中平四年(187年),陈寔在家中逝世,享年八十四。谥号文范先生,葬于郎城。
【阿绿说】
陈谌反应非常敏捷、机智。他的回答体现了儿子不应该议论父亲的儒家伦理观念,同时以曲折的方法赞扬了其父亲学识渊博、谦虚好学的品德,另外还表现了其父亲君爱民的为官之道。学《世说新语》还能学说话呀!
看到一个“梁上君子”的故事: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溜到陈寔家,躲在屋梁上面,想借机偷窃。陈寔知道屋梁上有人,却并没有喊人捉拿他,而是把儿孙们叫到面前训示:“今后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上进,勿走上邪路,做‘梁上君子’。做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学好,慢慢养成了坏习惯。本来也可以是正人君子的却变成了小人,不要学梁上君子的行为!”
小偷听后感动且惭愧,下地磕头请罪。陈寔勉励他改恶向善,并赠丝绢布匹于小偷。后人常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梁上君子”也成了小偷的代名词、雅号。
陈寔将一桩入室盗窃案变成了一回成功的家庭教育现场。他既教了子孙为人要努力,要走正道,又向他们演示了做人要大度,要有善心,盗贼也是可以被感化,被拯救的。
上次看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那位妈妈对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去街边卖大饼,电影里持批评的态度,也招来了很多人观众的吐槽。但是,孩子们可能没见过人间疾苦,以为不管怎么样都会衣食无忧,确实需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世间还有灰色的一面。我的一位同事有次带孩子去了一趟城中村,回家后孩子学习自觉认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