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山里的公公一个电饼铛,说以后烙饼可以不用看锅了,省时省力。
公公慢悠悠的说:“我很早就听人说,电饼铛做得快又不容易糊锅。”
我正开心,等着他夸我。他顿了顿接着说:“我还听人说,电饼铛烙的饼没有大锅烙得香。”
说着,他往火膛里又添了两把柴。
我闻着慢慢溢出来的烙饼香味,发起了呆。
时间对我们很宝贵,效率是我们挂在嘴边的词。现代化的家电解放了双手,节约了时间,却失去了本来的一些味道。
慢火细炖,在忙碌的时代,也越来越珍贵。
一支舞蹈,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编舞,就连舞台上的投影,摄影家用两年时间在同一个地点多次驻扎记录捕捉稻禾四季而成。100多个小时的视频,剪出70分钟,初秧,结穗,收割,焚田,春水重新灌溉田地。
为了让舞蹈演员们感受到大地真正的稻禾,林怀民先生带着大家割稻子。
慢工出细活。今天带你们感受一下云门舞集的《稻禾》之美。
台东池上是《稻禾》的发源地。位于台湾东海岸的池上,群山环绕,水源丰富,和风不断,日夜温差大,是稻米生长的温床。日据时代,池上米奉命年年进贡东京日本皇室,因而有“皇帝米”的美誉。
林怀民先生描述2012年他第一次到池上看到的美:
“风这样吹,水这样流,云这样美,稻子摇头晃脑……”
林先生笑称自己是献曝的野人,因云门的关系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美。
让人惊叹的是一望无际的稻浪田里没有一根电线杆。林先生说这是当地农民努力得来的,他们给出两个理由:
稻米白天很辛苦,晚上一定要休息的,电流和光会刺激它们的生长;
更重要的是,稻田这样美,黑黑的电线杆会破坏了它们的美。
在农民们的坚持下,台湾电力公司把电线杆埋在了地下,175公顷的一大片田里得以没有电线杆。
为了更好的感受稻禾,林先生早上五点半要求舞蹈演员下地去割稻子。这时候所有舞者才知道,稻子有这么重啊。踩下去会沉下去。但是舞蹈教室的地板不会。
编这个舞蹈前林先生读了十几本稻谷的书,一点用都没有。他下到田里,最大的感受是腰酸背痛。汗水湿透站在田里,和舞蹈完出的汗不一样,风吹过皮肤,离开田地还可以感受到。那天他知道舞蹈怎么编了。
“我抱着这些稻子,沉甸甸的,就像抱着一个孩子。这些稻子就是农民的孩子。”舞者说。
舞者平时的训练,包括太极。老师不教套路和原则,而是必须呼吸才能做出动作,所以必须天天练。
在稻田里,他们感受到了大地的坚实,和孕育的美好;感觉到了泥土的质感,更好的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也感觉到了悲伤和痛苦:收获后的焚烧和苍凉。
一个女舞者光脚弯腰跺地,拉开了稻米成长的序幕。声音仿佛就在耳边,随着舞者一次次发力,呼吸声也越来越清晰,了了分明,我不自在觉得和她一起深呼吸,穿着飘逸的裙子的舞者们一个个加入,跺击地板的声音逐渐在放大,动作也带着力量与奔放。
就像春天大地在苏醒,积雪在消融,泥土在解冻。
风带来了清凉,也带来了满眼的绿色和希望。一对男女舞者,昆虫般交缠起舞,展现花粉授粉,“那是花粉在做爱”。
成熟的稻子低低的垂下头,红衣舞者满地打滚,如分娩一般疼痛和用力。那是成熟后的收获。当地人收割时有个说法:稻米娘娘怀孕了,要生出米宝宝了。
收割完放火,焚田,给稻田上肥料,也有一种无声的震慑之美。
在《稻禾》终结的篇章,女舞者在焦土冒烟的景观中,如牛负犁,沉重移步,重新引水入田,温馨的客家歌谣催出田水倒映蓝天白云的影像,为我们带来了洗涤的静谧。
舞美投影营造出一个宏大、唯美而深邃的舞蹈空间,舞者用身体呈现出整个稻米的四季成长:翻土、灌溉、插秧、收割、焚田。
生命轮回,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沉醉在舞蹈中,音乐从客家歌切到意大利歌剧,行云流水,没有一丝违和。
麦子丰收,咏叹调正适合当下的情境,林先生说他要找的不是曲调,而是感觉。
所以他大胆的尝试,就如同他和池上稻禾的相遇,怦然心动。
“特别引人深思的是‘火’的末尾。收割之后,烈火焚田,为来年的耕种准备。静谧中,一名女子孤独地凝视漫天黑烟吞噬大地的投影。那安静的伫立和前一段男子手持稻田中常见的竹棍激烈打斗,造成鲜明的反差。”
——伦敦《舞蹈时代》杂志
林怀民先生说池上的稻禾不仅让他放空,不仅仅是美景,也让他对农民有新的认识。农民并不是大家眼中的辛苦、可怜、穷甚至脏。
村里为了种出更好的稻米举行种米比赛。最好的冠军米远销海外,卖的的高价差额当作奖学金奖励给考上大学的孩子们。一个种稻米能手张天助,妙语如珠,在妻子眼中的却是腼腆得不得了的傻大个,她和他离了婚。张天助跑到台北去上沟通课。变得越来越开朗。
之前他很难把农民和艺术联系起来。却在农民家里看到名画《拾稻穗的女人》和梵高的画《星空下的咖啡座》。
最震撼的在阁楼,一幅幅书法像晾衣服一样挂起来,林先生当时就愣住了。
他夸赞他们的生活充满艺术气息,大姐回复道:我们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呀!
《稻禾》改变了池上很多。农民们说第一次觉得池上的田这么美
他们平常都是低头的时候多,而看演出他们得以抬头完整的欣赏,在美丽的稻田的背景下,舞者们天人合一的美妙的舞姿。
《稻禾》迄今演出100多场,这是一场从乡下出来的一场舞蹈,也走上国际舞台。
池上因此多出一个相聚的节日:春耕、秋收艺术节, 每年举行。他们会制作米面包,米冰激凌请游客们享用。
图片放完后,林先生提醒落幕,这样员工好早点收拾回家。
“《稻禾》是如假包换的光合作用。在《稻禾》里,云门带领着观众穿越生命的轮转。令人屏息的影像,颤动的身体,迫使你沉淀,安静,思索关于地球的复苏。”
——英国“巴赫之声”网站
“《稻禾》灵敏的结合了人与自然,东方与西方,死亡与重生,极端感人……这是林怀民的大地颂歌。”
——伦敦《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