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真实,往往越伤害人。
读完《巨婴国》后,觉得有点慌张,因为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里也住着这个这么一个婴儿,从而引发了我对这个社会的所有外在反应。在大学的时候我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于是我有意识的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在读完《少有人走的路》以后,我知道了神经症这个概念,当时自己就对着书本自怨自艾,发现里面说的每一个症候都适应我。在随后几年阅读课外心理书籍时,经常有个疑问在我脑中,为嘛我总感觉书里面说的是我呢?
我们看到别人容易,也只是表面容易,看到深层很难,而要看到深层的自己,必然要做自我探索。以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特别惶恐,感觉自己没用,焦虑而无门,直到大二的一个夜里,和同学聊天我说出了实情。我说我特别羡慕他们东北人那种敢爱敢恨的性格,喜欢就赞,不喜欢就就骂,洒脱自在。朋友说,其实你也可以,只要你做你自己。那是五一左右的一个夜晚,聊完回去以后一直没有睡着,毕竟感觉自己的攻击性一直被压抑的很难受,又无从宣泄,感觉自己的生命能量严重萎缩。
后来到大五有写日记的习惯,把那些开心的不开心的写出来,直面自己脆弱的内心,从自己的软弱中汲取最现实最实际的反应。人性自身即答案,那些痛苦的抉择,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成长,成长中遇到不可抗拒的磨难时,内心其实都有自己的答案。关键在于,我能不能充分客观的面对我的失败,我的懦弱,我的无能,我的卑鄙……一系列和伟光正相反的自我形象,藏在光鲜亮丽的背后的是如此丑陋的恶魔!后来在日记里我写到,建立深度关系的关键是投入,只有接受它,拥抱它,客观的看待自己丑陋的一面,才能慢慢培养出自己的核心自我,慢慢走向成长。
王阳明说,我心之外,再无他法
按照武志红老师的观点,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成年的巨婴,婴儿时期的自我感觉意识和对外负反馈,决定了大人的性格。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用这个理论解释,包括咱们流传几千年的孝文化,集体主义文化,控制欲等各类行为。书本因为涉及到一些非主流的观点而被禁销售,到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武志红老师提炼出来的巨婴概念是相当准确,并且系统性很强的一个观点。不是突然之间一拍脑袋就构思出来的,而是经过大量长期一线实践累积出来的素材。提出为了出书而出书的部分,里面许多观点不仅仅是新奇,甚至是让人惊醒。王小波和柏杨用不同的文风抨击了国民性,但是我觉得分析得都没有武志红透彻,毕竟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观点,是潜移默化形成的,最早的探讨阶段,婴儿再合适不过。
道德绑架,共生心理,讨好型人格,在这个社会实在是太常见了,我无法以偏概全的判断那些行为会带来什么的后果,之前大部分人按照这个走下去,又变成了带着面具的人。到如果要问我,要做好人,还是坏人。我的答案一定是,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