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进行了年级计算过关测试,晚上布置了改错并和家长交流的作业,希望家长和孩子交流后能为孩子写一些鼓励的话,并提出接下来的学习目标,给孩子一些学习上的压力和动力(我认为我们班的孩子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太关注,平时缺乏一些学习的动力)。为了引起孩子的重视,家长的配合,我在布置作业的基础上还特意发了校信通公告,希望家长可以把这当成一次亲子交流的机会。
昨天上午比较忙,下午我专门看了看孩子们交上来的试卷情况,并做了整理:全班共54人,交了50份,有4人未交,其中90分以下2张;50份中有10份家长未签字,两人95分以上,两人90—94,6人90分以下;有6张卷子上家长签的是“已阅”或者只有名字,其中1张95以上,1张90—94,4张90分以下。总结一下就是95分以上共25人,其中3人未按要求完成;90—94分之间共14人,其中5人未按要求完成;90分以下共15人,其中12人未按要求完成。从完成率来说,95分以上完成率达到了88%,90—94之间完成率是64.3%,而90分以下的完成率只有20%。
这只是一组数据!
也许,数据背后还有一些偶然或者必然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吧!
今天看了一部印度教育电影《咯咯老师》,我看到了咯咯老师的真心和努力,看到了咯咯老师的智慧和忘我,甚至她一直追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教育理念。同时,我也看到了贫民窟孩子家长在自己的孩子改变以后对孩子学习的支持,特别是那个需要回家照顾自己弟弟妹妹的孩子,当她看到妈妈提前回家就是为了支持她学习时,她给了妈妈一个感激的吻。最后她成为了班级里两位得到优秀胸章的一个。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肯定会对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家庭对于孩子的支持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我们没有碰到像咯咯老师这么优秀的教师时)。
我们的孩子,不是贫民窟里出来的孩子,他们本身不缺乏食物和衣服,甚至还被各种理解和关爱包围着,可是,他们缺乏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许,原因很多,其中必然有我们“深恶痛绝”的外围原因,甚至我们一度指责外因是主要原因。虽然我们指责的很有力度,但是孩子学习兴趣和热情消失的也很有速度!
也许,电影中咯咯老师父亲最后的领悟是改变的本质:咯咯老师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学生,而自己却离开了有病的女儿和家庭。学生需要老师的陪伴,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
不是陪着,是陪伴!
不是“已阅”,不是“这次考的很不好!”;是“孩子,爸爸希望你下次比这次好……”,是“孩子,妈妈相信你会记住这次的错误……”还有很多的话可以写,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存在!
让我们做个有积极存在感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