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观念,产品常会像传染病爆发一样速度传播,那到底是谁创造了流行?奥秘在哪?怎么创造流行呢?
作者认为无论是各种时尚潮,还是流行病,都是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
而在本书中一直传递的核心思想是,能够发起或者斩断流行--这要视流行的性质而定,是想卖出产品,还是想消灭禽流感--很多时候取决于一些微小的因素。而这些微小的因素能够影响世界。像是一把钥匙,通过这把钥匙去理解另外一个世界(营销与流行学)。
- 1.个别人物法则:联系员,内行与销售员
联系员属于那种什么人都认识的人。大家都会结识某个这样的人。 联系员的特点就是:涉足许多不同领域,结果把所有这些领域就联系到一起了。他们眼里的世界与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不一样,他们能发现许多可能性,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在忙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朋友。
而人际关系中不容忽视的是“微弱关系的威力”,比如找工作,通过微弱关系比牢固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毕竟,熟朋友与你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差不多,而那些泛泛之交,他们的圈子与你生活的圈子不大一样,他们很可能知道一些你不了解的情况。
内行们了解行情,也可以比作知识库,一般主动获取信息,并进行传播。
但他们与众不同之后并不在于他们掌握了这么多的内情,而在于把内情散播出去的方式。不为别的什么目的,而仅仅处于助人为乐的原因而帮助他人,反而成了一种更为有效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
由于内行并不是一种善于做说服工作的人,但是想发起一场社会流行潮,就得说服一些人去做一些事。这就需要推销员,如果人们对信息并不相信,他们就有能力说服大家。 一个精明能干的推销员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客户通常提出的消极看法能给予充分的、高质量的答复。推销员身上往往有一种强大的、有感染力的、不可抗拒的东西,这种东西的力量超越了他语言的力量,能让见到他的人们乐意赞成他的观点。那可能是他的朝气,他的热情,他的魅力,他的可爱。
他们就是社会中存在一些能发起流行潮的特殊人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些特殊人物。
(PS:IT人员有点类似内行,他们总能找到一些好用的工具推荐给别人,或者发现某个新设备,新功能,或者当你想买电脑需要找他们咨询的时候,_)
-
2.附着力因素法则
流行潮中,信息传播者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些特殊的信息传播者才能让消息传播开来,但同时信息的内容本身同样非常重要。一则信息成功的具体因素就在于其“附着力”,或消息,或饭菜,或产品--是否令人难忘?他本身是否能促成变化,激发人们采取行动?简言之就是我们需要为信息制作附着力,使信息在传播后,不存在从人们的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它能够久久的存在人们的脑海中。
有一些特别方式能使一条具有感染性的消息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只要在消息的措辞和传达上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修改,就能产生巨大的收效和影响力。在适当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不可抗拒。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种包装方法。
(PS:让我不由的想起“脑大动开”节目赞助商--“钱站”的广告语, 借钱比亲爹还爽快 。)
-
3.环境威力法则
环境威力法则认为, 我们所有的外部环境决定这我们的内心状态。 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表现的更为强烈。那些可以使流行趋势减缓的环境因素的改变,与我们通常所料想的非常不同。比如影响孩子的因素,一部分是基因决定,一部分是同龄孩子的影响,而家庭内容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再比如,破窗理论、以及清理地铁涂鸦使犯罪率极速下降。
可是,往往我们在解读别人的行为时,总是爱犯一种错误:高估性格因素,而低谷具体情形和环境因素。我们总是倾向于从人的性情一面而非从环境的一面寻求答案。
实际上细微的环境变化,对流行潮有重要作用。
要发起大规模的流行潮,首先要发起小规模的流行潮,最有效的人数不能超过150人。150法则表明群体规模大小也是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微妙环境因素。150法则,可以利用记忆的纽带和来自同伴的压力。
(PS:某个流行剧,周围的人都在讨论,你是否在无意识的压力中被裹挟进去,转而去看;而在找工作中,我总习惯性的用办公楼厕所的卫生情况,初步筛选公司。)
简单来说,个别人物法则关注的是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关键人物。附着力因素法则认为想要发起流行潮,传播的信息必须令人难以忘怀。环境威力法则是指其发生的条件,时间,地点 。同时在当我们谈论社会流行潮时,还要注意对免疫力问题的关注,因为当有了免疫力后,流行也就结束了。
把资源集中在引爆点上,换个视角看待这个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的世界。只要找对了一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必然能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