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们几位沿着灞河的河堤绿道一路聊天走到东城二小的会场。途中,家琦老师提到一个特别的学生,已经被留校查看,但又犯了一些错误,班主任也很是为难。他也提到这位同学很有号召力、影响力。我体会到他在很用心地思考在学生管理中如何对待和帮助这些有困境的学生,也在思考如何协助班主任进行教育。我在和他对话回应时也生出了一些思考。我想到,一场好的对话,往最简单里面说,就是有机会说出内心真诚的话语,增进关系各方的彼此了解,促进各方的彼此理解,让关系更有关系。简言之,好的对话就是让关系更有关系。而今天的几位老师确实给到我们很多的启发。
一、杨凤池老师谈“青少年心理危机”
对于危机这个词,他说:“我不愿意随便抛出标签,青少年他们还在成长,还在变化。”他更愿看成是一种心理倾向,而不是问题。
凡是爱玩游戏的孩子都是爱学习的孩子。他们到底游戏是谁教的?没有谁教,是自己学会的。
(关于儿童看电子产品游戏的时间)肉喇叭没有权威,电喇叭才有权威。
成人都担心早恋会影响孩子学习,请问,早恋影响什么人的学习?
精神分析其实被误解了。精神分析追溯到父母关系,是让你与父母的关系和解,而不是去责怪父母。
现在的教育情境下,谁说他爱学习,我对他是否有心理问题存疑。
对于想自杀的人群,被看见、被听到,其自杀意念就降低了;我不一定懂你,我就是和你在一起;去表达担忧;直接讨论自杀问题,越不谈其内在动力越大,没说过就想干点。
打心理热线来求助的自杀者,都有一份机会。
对于自杀成功后家属的干预,需要逐步缓慢告知,好好陪几天,进行哀伤表达,理解他们的痛苦,进行支持。
观察与反思1:首先是对杨老师的印象反差。从十多年前的《心理访谈》节目认识他开始,一直以为他是一个比较严肃沉稳的老师,没想到已经当外公的他却是一个演讲起来手舞足蹈的活泼幽默的人,而且,他大约一米八的身高也比我过去以为的要高出很多。他一上台就首先提出青少年对自我的总体评价,这其中的积极因子很多,让人会感到心怀希望,也让与会的大家减轻了焦虑。
关于自杀,会想到每一个不想活的背后都有他的故事和脉络,既是高风险,同时也是挽救生命的有意义的行动。也联想到自己参与的多次危机事件的接待,其中真的非常艰难,非常不容易。除了陪伴父母的哀伤,还有更多的是面对各式各样的关系和声音,还要做行政和其他层面的考量和平衡。
二、衣新发教授讲“创新素质的激发与培养”
对于心理危机,创新创造是创伤的解药。
创新有三要素,有创新的目的,有已知的信息,有创新的心理品质。
陶行知说,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新人才=创新思维+创新人格。
大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中的共性之词,便是思维,而创新思维是思维的一种。
我们可以有迷你创造力、小创造力、专业创造力、杰出创造力(四个层次),而杰出创造力就始于迷你创造力。
不能为了培养人才,把人整没了。
爱需要表达,用别人的歌表达我的爱。这就是一种迷你的创造。
施一公说,未来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到创造教育。
应试的思维最容易出现“物化”。六年的小学教育,把小学生整没电了(失去了创造力)。
创新的教育,要靠教育的创新。
宁可要局部的深刻,也不要片面的肤浅。
观察与反思2:衣教授对创新思维的研究,以及把创新创造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分成四个层次,强调要从“迷你的创造力”着手逐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他说,能够去做创造性工作的人,就会活得有价值,就不容易出现心理创伤。他的研究很有价值,对于从事教育工作很有启发。他们的团队还开发了一系列的课程,帮助学校去做教育中的创造。网上还看到他们开发出的面向家长的陪伴成长手册。
讲座结束时,有一个有趣的发生。衣教授给冯恩洪校长现场赠书时,冯校长说,东城二小人会“得寸进尺”,将在暑期开办一个教师读书班,并现场邀请衣教授来学校进行一日的讲座。衣教授依葫芦画瓢,“得寸进尺”,也现场邀冯校长在他这本书再版时为之作序。可以体会到,教育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也务实落地。
三、詹大年校长的演讲
这是第四次听詹校长的讲座,每次他都会带来不同的东西,金句频出。但也能体会到,核心的就是关系的建设,这是特别珍贵且重要的思想。
学习出问题,要从关系着手。
失恋的痛苦不是失去一个人的痛苦。而是失去关系的痛苦。失去人就没了失去关系。再找一个就好。
失去一种关系,另一个关系就会产生。比如玩手机,就是失去了跟父母的良好关系。就产生了跟手机的关系。
关系是常见场景的产物。重构场景就会重构关系。设计温暖的场景,满足人的生态性需求,治愈一切。
要好好跟孩子们过节日,节日一定沉淀了优秀的文化。
不偷书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完成作品而不是作业,不是为了获奖,不是发展兴趣,也不是比赛。作品是用来治愈的。
社团的核心是治愈自己的地方,是一个人在校园里的第三空间。
心理安全了,关系才会生成,教育才会发生。
我们最该帮孩子的是化解他的内心冲突,问题是,人们常常把他的内心痛苦,化为你和他的冲突。
跟自己和解,与问题同行。问题不是用来解决的,而是用来面对的。
若是一种生活方式,则不需要“坚持”。
观察与反思3:詹校长的讲座中金句频出,带着丰富的解构思维看问题的多元角度,总是有意想不到、别出心裁,却又引起共鸣、温暖治愈的观点。他对于“社团是用来疗愈自己的地方”这个观点,让我特别感到耳目一新。我们如果可以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在社团中发挥他们的长处,长出他们自己生命想要的样貌,社团的功能就特别地到位了。他在讲座中还提到组建学校法庭”的实践,这也给我带来一些思考,或许我们也可以跟当地法院合作,组建这样的社团,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并且增强法治思维、法治意识。
四、杨东平教授谈教育价值观
从文化、从历史、从宏观环境来看教育,给到我们非常宽广的视角。他说,我们中国千百年来的教育价值观是出人头地。这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应试教育,并将教育纳入学国家的功利之中。纳入国家功利主义对于大多数来说,就是一种就业功利主义。这都是工具性主义的价值观,失去了对人的关注。我们现在存在学历高、消费学业过剩的危机,高中时的大量知识,除了应对高考有用,对人生无用。高学历的光环也正在消退。他也提到如何对待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有怎样改变的可能?要正确认识普职关系,不是培养人上人,而是培养人中人。我们要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善待儿童,甚至要发展新型的小规模学校。
五、席酉民校长的“教育为何——面向未来的教育价值观重塑”
席酉民教授是位于杭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他的讲座中有很多非常前瞻的观点。包括人类与AI的关系:AI的嵌入,人类的工作如何转型与适应?AI就像一个人造外星人。未来将是人和机器合作的时代。当AI感受不到的时候、隐形的时候才是最强大的。人类未来跟AI将会建立更多的情感羁绊。
对于目前的教育和职业教育,他提到“重技能,轻心理,重声学,轻兴趣,重成绩,轻行为”。很多教育工作者,从业者明明知道不对,但还得努力去做,一边抱怨一边阻碍改革。懂教学的人多,懂教育的人少。教育应该从知识导向转向全人导向,通过学习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未来的教育应该超越校园甚至超越国界,做到需求导向、技术驱动、人机共生。“相机行事,能动致变。”
观察与反思4:这些见解,让我又一次也感受到一定要看到教育之外的环境与文化,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真正的理解教育。对于职业教育,也会想到职业教育要促进就业,但不等于就业,仍然是培养人,培养全人的工作。而且从最广义的讲,所有的教育都可以看成职业教育,或者说,职业教育本来就是教育的内容之一。
六、陈行甲先生: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
深圳恒辉公益的创办者陈行甲先生可能是除了冯恩洪校长以外,全场人气最高的演讲者。他的人生经历中,有诗意的美感,有温暖的抱持,有赤子之心的梦想,也有理性思辨的行动。他的人生从山里到山外,然后又回到山里。他做公益活动,去看到“公益的价值是希望”,公益是第三次分配。他的圆梦行动。让孩子们可以很好的去表达梦想。“梦想很空,需要一个载体,而诗歌是最好的载体”。那另外一个公益项目知更鸟项目,让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困惑被看见,被了解,被疗愈。他开设的对父母的课堂,不去讲道理,而是讲故事,讲案例。他坦白自己曾深受重度抑郁的折磨,觉得身受才能感同,用自己的经历做科普。
观察与反思5:他的演讲让我联想到,怎么样在校园里也可以做一些公益的连接,可以和社工组织、红十字协会进行更多的合作,发展我们的学生社团,推行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校园诗社、即兴演讲台、想唱就唱校园歌手大舞台等。后面的李镇西老师所提到的一些案例,也给我带来一些启发。比如可以搞一个白墙文化节、踢墙社团,在校园各处提供运动和宣泄空间。他的知更鸟项目,在校园建立五层心理支持体系,“所有的班主任老师都是心理老师”的理念,其实也和我们现在所做的不约而同。我甚至认为,所有的老师都应该是对话工作者,用对话的理念和途径,达成冯校长提出的“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境界。
回顾小结
这次的论坛主题,是“重塑教育价值观: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虽然不是全部讲青少年心理安全,但确实可以理解,把教育做好了,青少年的心理也就安全了。这样的跨建跨学科的论坛,内容丰富,层次形式多样,带来的思想与价值的张力,一直在脑海里打转,在心中流动回荡,久久不能平复。相信也会影响和塑造着我们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为我们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指引和动力。或许这样的论坛更需要我们的决策层、领导班子多多去观摩感受,才会给学院带回更多改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