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着一颗文艺心的工科女,多看几本书也是正常的。但是作为一个对学习专业课有点困难的女同学,花在看书上的时间并不多。只因为最近不是很愿意学习,所以想花多点时间看书。于是看到同学桌上的《追风筝的人》就借来看了。
在很久以前就知道这本书很好,不过一直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仅从书名还以为那是一本励志类的书呢。因为“追”这一个字总给人努力的感觉,“风筝”又通常是一种美好的意象。
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觉得看起来没有什么意思。一直再讲阿米尔和哈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或者光怪陆离的故事。还好我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人,即使是一本我看不懂的书我也会一直好好看下去的,直到完成。
看到阿米尔参加风筝比赛的时候,觉得终于找到了书名的出处了,也看得越来越起劲了。可怜的阿米尔为了获得爸爸的关注和爱,拼尽自己的全力去赢得比赛。当然还有哈桑的帮忙。在我心里一直是同情阿米尔的,我很能体会他心里渴望爱的心情,也很理解他对哈桑的嫉妒。如果说在这之前我只是很同情和理解他,那么在后面当他心里背负了对哈桑的背叛,没有在哈桑被欺负的时候像哈桑为了他勇敢站出来一样为哈桑出头的时候,我是心疼他的。一个心里背负着背叛朋友的愧疚却无法排解的时候,我想阿米尔是孤独的,非常孤独。无法开心,时刻收到心灵的拷问。想要逃避,却没有地方可以逃避。其实后面他自己也知道,即使没有天天面对,心里还是深深藏着这个秘密的,只能搁置,却无法排解。只能任时间将其氧化,化入血液,以为自己忘记了,其实是无时无刻不存在。
我知道故事到了这里,必然需要解开阿米尔的心结才能完结,只是一直不知道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一直边看边猜想阿米尔与哈桑见面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可是最后,他们没有能够见面,我觉得比较遗憾。当阿米尔见到了哈桑的儿子,自己的侄子索拉博,我又以为,只要把孩子成功带回美国,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可是最后的翻转真的出乎意料。我想当阿米尔看到索拉博躺在浴缸里的时候,也许比没有得到解脱更难过。
在听到自己要再被送到恤孤院的时候,索拉博的反应我很能理解。只是我也没有想到他会如此绝望,至于放弃生命。也许这是因为我们从来不了解那些孩子的真正处境,以及在看到希望后,希望又破灭的绝望。如果一直让他呆在恤孤院,孩子还是可以呆一段时间的。但是离开以后就一分钟也不想再进去的心情阿米尔可能并不了解,或者只是低估了恤孤院对孩子的侵害,毕竟他自己从来没有受到过迫害。
最后,虽然索拉博去了美国,却是一副四大皆空的样子。这让热情的阿米尔的妻子慢慢没了主动亲近他的想法。可是,作为需要赎罪的阿米尔一直不放弃。当然他也不能放弃,不该放弃。最后终于在隔家乡遥远的美国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真正完成了他的赎罪,获得了心灵的宽恕,自己的谅解——在他获得索拉博的同意,去给他追风筝的那一瞬间,在他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哈桑曾经对他说过的话的瞬间。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阿米尔是幸运的。在没有获得爸爸的爱的时候,一直有一个深知内情的拉辛汗在帮助他,关爱他,鼓励他。最后也再次帮助他走上赎罪的道路,让他去找回索拉博,照顾索拉博。阿米尔是幸运的,因为索拉博是一个孩子,在他们一年的关心无效后,一个风筝开启了与索拉博的再次交流——也真正让阿米尔的内心获得救赎。
看完书,看了书后面的译者记,知道了风筝指代亲情、友情、责任、勇气、爱等。想想也是,为了获得爸爸的认可和爱,阿米尔才要去追那个落下来的风筝。因为没有勇气,阿米尔背上背叛朋友的“罪行”,最后一步步失去了哈桑的友情、亲情。最后,在一步步去弥补的时候,也因为风筝才完成了赎罪,获得心灵的救赎。
希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时刻拥有勇气,不要因为没有勇气而失去责任和爱,或者失去亲情、友情。世界上很多的失去是没有机会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