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体验过太多刺激性的事物了,对太过正常的事情有点麻木了,所以我上瘾。”
“脑子里装满太多新的事物,我什么都想拥有,可是,我什么都没有。“”
“我必须有上进心,放松的时候我是罪恶的,我必须做出一些成就或者比别人看起来更富有,我没办法承受别人歧视的眼光。”
有没有发现,语句里处处充满着“我”,我们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一旦事情无法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就失眠抑郁焦躁不安,即使做了让自己放松的事情,假使一切都没有改变,肯定又会变回原来的状态。
确实,网络世界丰富了,打开抖音,打开贴吧,打开微博,打开网页,什么方面的内容都可以查得到,优秀的人在网络上面发布经过修饰的优质视频和帖子。
我们的脑子开始注入太多丰富多彩的元素,我们对着这些事物心动,希望自己能拥有网络里的人一样拥有丰富的物质和社交资源。
这种状态不是说不好,关注世界多元的事物,体验当下确实是让人很有满足感的方法,对人生有追求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在完成了若干项自己定的小目标之后,我们内心会有满足感,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满足感。
可是太多东西,面临的选择同时也更多,我们无法一股脑满足自己的太多的需求。
如果这个满足感是在失去自我的情况,比如上述第一个例子,虽然即刻的享受使此刻放松,可是做这些事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比这个瘾的过程更严重。
在没有考虑到自己健康的情况,没有自我,任由心灵随意释放,觉得人生没了就没了,这种叫不惜命,那他根本没有因为这个过程找到长久的满足感。
或者是太过追求别人都在追求的东西,当然维持社交是我们的必修课,如果换个角度考虑,别人会在意你什么都没有吗?
只有当自卑出现,当周围一切都是自卑的产物时,才会出现歧视,答案是我们自己定义的。
《疯狂的石头》刚上映的时候,当时黄渤还没什么名气,在天津水上村吃饭的时候,被一位观众遇到,当时人家说了一句:“你是不是那个黑皮?”
虽然也没有贬低的话,就一句不经意的话,但若是想着对方居然不记得名字,确实让人感觉不被重视,会感到有点被冒犯。
可黄渤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是很感激对方记得剧里有他这样的人物,双手合十对人家不停地表示感谢。
他面对生活从来都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从来没有一丝别人看不起他的想法,而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矜矜业业为电影事业做了许多许多,这也是他被那么多人喜欢的重要原因。
细思,是不是有人真的对我们的人生处处钻牛角尖。父母的期望?社交的需要?甲方对设计方案的精益求精?老板对我们的期待?
他们只不过都是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已,具体怎样的人生他们并不能步步参与进来,当我们不愿意为之付出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离开。
当然也会有一定的联系,或许会有愧疚感或者是无力感。
但我们的自主占主要控制地位,当愧疚感出现时,我们是可以觉察到这是我们自发的。
所有情绪都应该被允许,当知道这些时,一切事物似乎都开始变得可控。
很多人可能只是潜意识这么想,其实表面是否定的。不必否认,这没什么可丢人,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想法时候,其实心灵已经开始觉察了。
一旦察觉到自己的想法,不论现在对这种想法是什么态度,我们对这件事情可以再度做出反应,做出第二次的决策。
当然,结果是我们的目标,却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我们应该满足自己建立的目标,这只是在对自己负责任,这样无论结果是失败了还是成功,对这个决定会更有掌控感,不至于陷入失败的痛苦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