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泰斗杨绛先生曾给一位年轻读者的回信中,针对他的困惑给出的症结原因是:你最大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想太多似乎是当代年轻人的一个通病,自己也不除外,因为想太多,迟迟不行动,结果往往导致拖延症,焦虑症,最后在抱怨和逃避中,渡过碌碌无为的一天。
然后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我没做是因为这件事太难了;我没做是因为很多人已经在做了;我以前也想过要做的,但是……”太多太多的“因为”和“但是”阻止了你想做的事,也阻止了你去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记得去年决定考研,先是不断查院校资料,然后是确定专业,但是一个专业老是确定不好,想考学硕,觉得太难,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考上;考专硕,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考上!当大概确定好,已经过年了!
在来年,从三月份开始复习,学校的事,还要考六级,逐渐把考研放松,这一放松又是到期末考试了,当期末考试之后暑假来了,暑假悄然而至,而我的复习依旧毫无头绪,当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心里充满着恐慌与不安,转眼,开学了,带着自己的恐慌与不安去参加学校的“强制性”实习,当实习太累时,自己浑身充满着负能量,每天给家人和朋友诉苦,慢慢把考研放到脑后!总是想着今年肯定考不好了,带着这种负面情绪度过了实习的三个月,当实习结束后,离考研正式的日子不远了,每天貌似在学习,却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什么!
在考研的那两天,硬着头皮上了考场,自认为心态很好,神一般自信答完了题,考完还觉得自己是个英雄,自我安慰说我上了考场了!却不知自己这一年是陪其他人打了酱油!
这一年,我失败了,一句话总结失败的原因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给自己的慵懒不断的寻找借口。
不给自己找借口很难,给自己找借口却很容易。借口已经成了我们为自己只想不做找到的最好“黑锅”。
其实有时候,那些阻碍我们行动的因素和借口,往往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你本可以毫不犹豫地去做,可你偏偏给了自己很多放弃的理由。
马云曾在演讲中说:“太多年轻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大多数人就是这样的状态,思想很丰富,想法也很多,但真正能按照自己想法去实践的却很少。
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光有想法是不够的,行动力和执行力更难能可贵。
事实上,如果在做一个决定时,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困扰的境地,因为从来就没有一个决定,可以兼顾到各方,而且更可怕的是,在考虑的过程中你反而会失去动力,甚至多出了自我说服的理由。
其实,不这么做也没关系……
古人常说三思而后行,是让我们多想一想再去做,但是这里的“想”,并不是说要让我们瞎想。想和思考还是有区别的。爱思考是有目的性的思考,朝着你想的方向去思考东西。而想太多是你天马行空,没有目的,胡思乱想。
在做决定前,特别是那些足够影响人生轨迹的决定前,考虑周全才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但考虑周全不代表你可以胡思乱想。
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迅速地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不是让你在思考的过程中变成一个拖延症和妄想狂。
《孤独星球》的作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决定旅行的时候,最难的一步已经迈出来了;如果你迈出这一步,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多么容易实现。”
所以,别被你的胡思乱想阻碍了你的行动,行动起来,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行动,肯定没有收获。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别想那么多,做了再说,好吗?
对于爱想太多的人,我也给你提几条建议:
1. 做好计划,让自己忙起来,忙的时候,就没时间瞎想。
2. 做正事的时候不要想其他事,专注于当下,多关注事物本身,少关注结果。
3. 想不明白的事情找朋友倾诉,能解决的事情趁早解决,解决不了就尝试接受,勿钻牛角尖。
4. 学会忘记,不重要的事要懂得遗忘,反复回想反倒影响情绪。
5. 培养自己思考的习惯,分清楚思考和瞎想的区别,学会思考,而不是瞎想。
6. 多读书,读书太少想来想去,只会停留在一个点上,跳不出框子,所以越想越空虚,越空虚越迷茫,越迷茫越看不到人生前行的方向,多读书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式,有助于把瞎想转变为思考。
人生就像个牌局,不管手里的牌怎么样,都要开始打。行动快的人一路都在打牌,想太多的人只会一路看牌。
能改变你人生的永远是去做,而不是空想,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