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海的故事,世界著作数不胜数。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根据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的苏格兰水手,独自在荒岛上生活4年4个月的真实故事改编。是以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之后,殖民扩张和海上贸易迅速发展为背景进行创作的。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讲述老年古巴渔夫展开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历程。
还有那些经典电影,灾难中见真情的《坦坦尼克号》,激情幽默的《加勒比海盗》都是海上故事的精彩呈现。
这些脍炙人口的国外著作深深打动着我们,激发着我们对大海无尽的想象,时而疯狂,时而嚣张,时而风起云涌的海,仿佛是历史的讲述者。
然而,我们却想不起来中国的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关于海的部分。
其实是这部分一直没有被关注,被记录和被分享。
直到这位美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罗荣邦的出现。
罗荣邦是康有为的外孙,幼年时曾与康有为度过一段四处漂泊的日子,他一生的重点研究方向在中国海洋史。
他的这本历史著作《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还原了从1127年到1368年这两百多年间影响了中国探索海洋世界的各种史实。明确的讲述了中国水军在那段时间里发展的整个历程。书里聚焦在中国海洋帝国从成熟到巅峰的那段时间,也就是从南宋到明初的这段历史时期。
罗先生更是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国为何能在南宋至明初期间成为海上强国,但却始终未能成为海权国家?
01中国是一个海权国家
我们以为,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海上中国史”可以说是相对空白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海洋的探索还是发生在海上的战争,或许正因为那是一片充满着未知与神秘的广袤区域,人们对于海洋史的关注远远少于陆地史,以至于在世人眼中,中国一直是一个陆上强国。
实际上,中国的海上活动之丰富、海外活动的范围之广泛、造船技术之一流……都曾达到首屈一指的程度。我们在海上取得的很多成就,无论是在中国史层面还是世界史层面,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国不仅仅是一个陆上强国,更是一个海权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人多次出海远航,又因国内诸多问题或因北方边疆受到威胁而中断。
中国三次海上活动都始于分裂时期的沿海政权,国家统一之后海上实力进一步提高;及至国家衰败,内战不断,对外政策都以西、北为主,海上实力又慢慢衰退。中国人对海洋的兴趣周而复始,每次约持续五百年,这一周期与国家统一又分裂、社会盛极而衰、经济从繁荣走向萧条、疆域扩张再收缩的周期恰巧吻合。
丛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陆地,周期性的焦点转移影响了中国及其邻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进程。
中国因人口数量庞大,疆域广阔,地理位置特殊,在东亚占据领导地位。即使中国的皇帝将重心放在国内或西北大草原之时,对其东、南的邻国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但当中国人出海远行,中国成为海权大国之时,中国的地位更为重要、影响力更为广泛。
02科技和经济发展促进海上商贸和文化交流
在历史上有真正的文字记载,海上丝路的是在《汉书·地理志》那里。汉武帝在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后就派遣黄门译长等人从广东的徐闻,广西的合浦和越南北部日南港出发,带上黄金和各种丝织物,换取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一些奇珍异宝。
到了隋唐五代,海上丝路兴盛起来。隋炀帝大力开南方海外交通,而到了唐朝,统治者以健全的心态敞开了国门,与海外诸国进行往来,从而开拓了一条沟通亚、非、欧洲的海上丝路。由此可见,中国的海洋是其实是从原始时代已经是开始有记录了。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从未停止对提升海洋实力的探索,及至宋、元、明时期,古代中国正式成为海上强国,其海上势力在明初到达顶峰。
从宋朝开始,中国的造船技术突飞猛进,在东方航运界掀起一场无形的革命。至宋朝末年,可载上百人的大型商船已十分常见;元朝的商船因安全、舒适而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明朝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的大船平均每艘可载500人。
早在宋朝,中国人的航海经验已十分丰富。航海者能利用天文知识进行导航,同时掌握了季风、潮汐和海流变化的规律,对东海、南海、印度洋上的国家也了如指掌。至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令中国人的足迹远至非洲东海岸。
在南宋、元朝及明的初三百年间,中国水师的势力范围覆盖至印度洋。中国的船运业在水师的庇护下,在东方海道上的发展飞速提升。中国商人活跃于利润可观的东亚贸易中,从热带陆地到南海都散布着华人聚居地。
郑和返程后,继续担任守备太监,两年后,即62岁时,郑和去世。郑和去世后,明朝水师的远洋航行中止。然而,30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及其他明朝官员多次出海活动,展示了中国水师的实力,势力所及,几乎覆盖了整个亚洲海域。从日本海到非洲东海岸都留下了中国战船的踪迹。《明史》中曾记载有42个国家的使臣携带礼物—中国人称之为贡品—上京。
随着文化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视野自然越来越开阔,这是一种双向的影响,一边受着外邦人的影响,一边改变着对于外邦人的态度,然而当时来自皇帝的强势专制政权也给中国的外交事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随着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商人阶层的地位也有所提升,朝廷更加鼓励贸易的进行,商人也有机会参与政事。到了元朝时期,商人甚至能影响帝国有关经济法令的制定。
这些因素一直在影响着海洋上的中国地位。
03 文化的影响:中国对海充满敬畏
根据各种史书记载,宋代的时候,开辟了一条新航线。那个时候,海上丝路直达的国家和地区有57个,接触的外国物产有47种,范围已经是远达到北非和地中海。到了元代时期,海上丝路涉及的地区更加广了。根据汪大渊《岛夷注略》记载,有海外国名和地名多达220个,由此可以看出,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已经远胜于唐代。
在近年时期的考古发现,完全验证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一个繁荣。比如在2007年12月在阳江海域出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就被称为“海上敦煌”。,宋代海上航行的新盛航海的保护神妈祖也应运而生,成为了我国沿海最普遍,最重要的民间崇拜。
妈祖崇拜反映了勇敢,正义慈爱的品格,与海上丝路和平,平等,包容的精神一致,所以妈祖的崇拜千年不衰,已经是成为了海上丝路一个表征和文化的符号。
中国人的海上文化如此丰富,那关于海的中国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为什么比较少呢?
首先,中华民族是个感性且感恩的民族。对于养育自己的皇天后土它们顶礼膜拜。而海一般是邪恶的象征。所以,中华文学史上,罕有歌咏海洋的文字。
除开故人所举之名篇。涉及海洋主题的大抵还有《山海经》、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班彪的《览海赋》、西晋木华的《海赋》、潘岳的《沧海赋》、南齐张融的《海赋》,唐朝韩愈的《南海神庙碑》、宋代燕肃的《海潮论》、以及李汝珍的《镜花缘》等,都算是极为难得的作品。
其次,以农为本的思想根深蒂固,华夏文明源于江河,文明在自给自足的山川内陆得到无限弘扬,绝大多数文人士大夫都出身内地,对海洋一无所知。
再次,西方人大规模的航海虽比中国稍晚,但他的目的在于寻找财富,探索世界。海本身是否附着于球面至少是他们的一个兴趣点。而中国人航海却是沿着大陆架蜗行摸索,炫耀财富。海本身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关心的是海外异邦对自己惊为天人的荣耀。
随着时代进步,我们看到海辽阔的太空世界,于是神州、长征、祝融、嫦娥、天问等问鼎苍穹,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成就,“蛟龙”号完成7000米级海试,“向阳红10”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入列,深海钻井机“海牛”进行海试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的日新月异。
相信随着科技进步,中国一定会在海洋领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