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远古社会文化史追考之二---朔本清源
一个真实存在古鬲国文/南雁北望
有鬲氏,是上古时期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方国,也称为鬲国,是上古时期较为富强、发达的华夏部落族群之一,在夏禹时期后来有鬲氏迁往冀鲁边区,在鲁西北活动范围约1300平方公里(现在整的德州地区才10356平方公里),可想而知他活动范围很大。他南边是有穷氏,这就后羿的部落。
鬲氏国的发展过程也是有:发展与强度、中期衰弱、后期灭国三段时间
第一时间段是:有鬲氏方国发展富强,时间包括原始社会末期与夏朝,
原因有几点:
首先,鬲氏部族是掌握先进生产工艺的部族,他首先是生活器皿的生产技术,鬲(li)器的发明者,最早陶器鬲的文化传播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制作者。鬲器对当时煮饭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
这重优势在早期氏族部落产品交换中,他占据主导性,所以在五帝时期,有鬲氏就积累大量财富,他也是龙山文化晚期较为昌盛的氏族部落代表。鬲国内部和谐相处,在肥沃的土地积极推行炎帝农业种植,部族人口不断壮大,被炎帝封为鬲国,范围包括现在德州、平原、禹城、高唐等,主要是用来监视东夷各部(如蚩尤兵败的部落)。
其次,积极参与治水。在尧舜帝时代,大水泛滥,黎民皆受苦,作为九州之一兖州,就在古黄河与济水之间。大禹受命治水,采取疏通河道的办法治水。有穷、有鬲国首领都这时是积极参与大禹治水活动,并提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为大禹提供治水指挥部-禹息故城。还把内河取名鬲津河。建立码头交通枢纽,积极发展农业生产,鬲国实力不断壮大。华夏族鬲国与夏禹部族有政治联姻,所以夏初时期,鬲国是夏统治者盟友,鬲国实力也很强大。
这时鬲国还在漯水之西,鬲津河之东的的范围内,主要在鲁西北地区,而不是专指禹城一地。
最后,帮助少康复国。《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夏代这里被分封为有鬲氏之国。“夏时有鬲君,灭浞立少康”。在鬲氏国南边有个有穷国(为东夷一方国),出来个善射后羿,也称有穷后羿,曾主政禹息故城。夏太康时期,后羿成为东夷族中势力最大的首领,善射。后弈势大之后,产生图谋夏国之心。夏启子太康,无德无能,致使国势衰弱。太康令后羿在帝都辅佐朝政,康"淫荡自纵,殄灭道德”。后弈乃拒绝太康回都,因夏民以代夏"。后寒浞以欺诈手段窃取国政,捉羿杀而烹之,夏朝野大乱。有鬲族首领伯糜在鬲国积极做灭寒准备,并收留少康及残余势力。由于有鬲氏的参与、斟氏族的奋勇当先,寒浞之乱很快被平定,并诛杀寒浞父子。鬲国与夏族是盟友关系,有鬲族是平定内乱的主力军,成为少康复国的坚强后盾,也是夏王朝稳定局势的基础力量。司马迁的《史记》也曾记载有鬲氏国君帮助少康灭掉篡夺夏朝统治权的寒浞,恢复夏朝统治的故事。这一故事史称“少康中兴”。
就是这次平乱有功,鬲国势力范围开始向南发展接管原来有穷国范围,由鲁西北德州、平原、高唐、禹城,直接发展到济水两岸的齐河、济阳、济南一代。在整个夏王朝,鬲国是强大方国,一个与夏王朝息息相关方国。
第二时段,是鬲氏方国的衰败时期,时间商王朝。
商成汤的祖上长期过游牧生活,自商始祖契至成汤,已有八次重大迁徙行动。契,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为“子”姓,褒义词。从现在考古史中得知:从“契”到第七代孙王“亥”时期称“先商”时期,因王“亥”出现卜辞甲骨中最早的“王”,他们有南向北发展至“有易氏”地方,即今天石家庄市北的易县。“亥”到“汤”,为早商时期,他们又一路由北到南的发展。
商王朝打败夏桀后开始统治全,并伴随着对外战争进线,为了更好统治国都也在不停迁移,所以政治中心也在变化。
夏桀时期,商族主力定居于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及河南中、西部地区。夏桀三十一年,商汤在东夷部落支持下对抗夏桀,先剪除夏族盟国以及党羽,商汤自山东西部出兵,攻击夏桀于封丘、定陶,夏桀败走安徽巢县,商汤随至追击,夏桀死于亭山,封后裔于“杞”国,传承祭祀,即“灭国不绝祀”,夏朝灭亡,商汤在河南偃师商城建都,建立了商朝。封原来炎帝之后逄伯陵于齐地,此后逄(pāng)伯陵方国在原有之地向东做大,其他方国都依附于它在,鬲国是商汤最早剪除的夏王盟国之一,商朝建立后也归于逄伯陵管理。
不久,居住在鲁西北一带的薄姑族本属东夷商族一脉,薄姑氏发展兴盛起来,又将逢伯陵征服驱逐,薄姑氏方国成为商朝后期山东北部比较强盛的政治盟国。鬲国被取消方国,或成为商朝诸侯薄姑氏方国的附属地,有鬲族融合于薄姑族中下级族群。关于薄姑国的早期状况,《竹书纪年》有“太戊五十八年,城薄姑”的记载。太戊是商朝的第九位君王,太戊五十八年是公元前1478年,以此为开端来计算,至周公东征平叛管蔡之乱、薄姑国灭亡,薄姑国约存在了460多年。乾坤版《重修平原县志》中也记载:《左传》作蒲姑氏,按蒲姑故城在今博兴县东南十五里,去平原三百余里。
从生产关系上看,鬲国衰弱也是必然的。在到夏末商初之时,青铜冶炼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广泛用于祭祀礼器以及民谣饮具,这是生产力更高一个标准。冶炼提供大量生活生产的产品,使得治陶业失去了原有优势,财富开始流失,国力不断下降。北方来民族更高掌握青铜技术,国家关系被打破。但鬲国人有烧制技术,所以还能冶炼后的铸造烧制工序上占有一席一地,但已经不是主导地位,是辅助力量。
第三时间,鬲国湮没在历史之中,时间在西周早期。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商于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分封同姓姬姓、非姬姓为各地诸侯,封商纣王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礼,管辖河南中部及山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武王封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于武庚封地周边,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还把商族微子启分封商丘,建立“宋国”。周武王为追念先王之恩德,将黄帝后裔分封到祝国。这是周武王分封他祖母家的任姓后裔,任姓是黄帝少子禺阳得封“任地”而得任姓。《水经注》 记载祝国在济水(今黄河)之南,,玉符河之西,济南市西古城村。西周封国都很小,祝国为子爵也就20-30平方公里疆域。
考古家鬲江慧称,武王灭商二年后病倒,约前1043年去世。不久三监联合武庚、薄姑族及东方诸小国叛乱。周公率西部军旅平叛,三年诛管叔、杀武庚、流放蔡叔、荡平薄姑族,史书记载:最终薄姑被灭,并入齐国。烽烟四起,满目苍夷。鬲国国都在战乱中毁灭,后又灭迹于大火中。鬲氏人民因人口众多被分瓜而散布全国,鬲国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因为他们会烧制技术,所以多数成为烧制范铸奴隶,在后世许多青铜器上都印有“鬲”字。这也成为专门职业人员称呼。
周公的弟弟唐叔主政祝国,改禹息故城为高唐邑,作为自己封地(也就30平方公里),原鬲国区域南部(齐河地)属祝国管辖范围,平原这片土地则迎来了由另一神秘早已经消失古国在平原那块土地上管理(下篇讲述)。东周(公元前770-256年)时期的公元768年,前齐庄公(吕购)灭祝国,后来改附庸国称祝柯(祝阿),春秋时诸侯“盟于祝柯”就在此地,自此出了名。
秦汉时期在此设立祝柯县,其城邑都在今天济南市长清区古城村。北魏皇兴三年(469年),祝阿县县址由古城村迁至阿阳城(现禹城火车站杨城子)。
通过鬲国整个发展历程,可以说正古鬲方国区域很大,覆改了这个德州、平原、禹城、齐河、高唐等地。平原县也古鬲国继承与传播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