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在远远的背后带领(1)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安心

129个笔记

◆ 推荐序

>> 一方面她安于当下一刻,享受着生活中点滴的幸福;另一方面,对于过往的经历和此时的卡顿,她不迎不拒,不向外求,选择真实面对。用她的话说,就是“内省但不内疚”。这种自我淬炼带来的是不断升级更新的人生信念,常保新鲜,宛若新生。

>> 因为没有评判,所以他人愿意敞开;因为不越界,所以他人不会依赖;因为没有优越感,所以他人感受到尊重;因为没有操控心,所以没有伤害;因为内外一致,所以感受得到纯粹的初心。

◆ 自序

>> P.E.T.主要讲的是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 P.E.T.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倾听、表达、应对冲突和关系建设。

>> P.E.T.使用“第三法”来解决需求冲突。第三法建立在尊重彼此需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首先要看到彼此的需求是什么。承认孩子的需求非常重要,父母的需求也同样重要。P.E.T.用尊重孩子和父母需求的方式来解决冲突,而不只是让父母牺牲自己的需求。P.E.T.不提倡家庭里任何一方有所牺牲。

>> “行为窗口”是整个P.E.T.的精髓,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很大的智慧。它不以好坏、对错为标准来进行问题归属。

简单来说,问题归属就是当时谁有情绪、谁被困扰,谁就处于问题区。比如说,父母想要休息,孩子却把音乐的声音开得很大。通常我们会认为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回到场景中,孩子把音乐声开得那么大,在那个片刻谁受到了干扰?谁对这个声音有情绪呢?

孩子可能很享受音乐,并没有情绪上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有情绪的是父母。也就是说,父母是被困扰的一方,是遇到问题的一方。所以,P.E.T.不是以对错来区分问题,而是从当下的真相出发,谁被困扰、谁有情绪,谁就有问题,即处于问题区。

>> 以往我们处理问题时,可能总想分出好坏、对错、曲直、高下,思维陷入二元对立模式。而行为窗口恰恰打破了二元对立模式,让我们回到沟通的本质上来。

>> 沟通的本质:没有对错的评判,只有事实的陈述和真实感受的流淌。我们之间没有好与不好,只有相同或者不同。

>> P.E.T.所传递的精神是一致性沟通,它没有评判,界限分明,鼓励关系中的各方为自己负起责任,它和平而没有攻击性。

>> 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和自我调整。

>>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所以获得那么多肯定与认同,可能就在于它鼓励人们做真实的自己,它教导的是如何成为一个人。

>> 沟通是以关系间有爱的流动为基础的。

>> 就好像哈利·帕尔默和萨古鲁说的:真正的带领是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退至孩子的身后,给孩子空间与自由,同时保有连接和支持,这就是最好的带领。

◆ chapter 1 不越界

>> 界限,即存在,即人,它代表一个人的疆界所在。

>> 当我们谈及界限时,会有很多害怕,比如害怕界限会造成关系的破坏,因而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结果却是由于我们的不真实,关系越来越疏离。实际上,彼此保有界限的关系,才能更长久。

◆ 1. 中国式界限

>> “界限”一词,对中国人来说仍是新鲜和模糊的。

>> 尽管少数人已从混沌的无界限开始捍卫自己的界限,但大多数人的越界还在无意识中进行,这些行为往往被冠以正义或“为你好”的帽子。

>> 你坚持,对方会比你更坚持。

>> 在我看来,“尊老”意味着尊重老人的意愿,尊重老人是独立的个体。很多人在“尊老”时,往往不顾及老人的意愿。

>> 很多人在发表看法,或提需求时,会说“我们大家觉得”“我们所有人都这么看”。似乎不拉上大家,不足以有理有据;似乎不站进队伍,不足以抗衡心头的无力感。

其实很多时候,“们”并不存在,只有“我”而已。

>> 我被越过界,也越过他人的界,现在也在所难免。不同的是,如今我会时刻带着觉知,提醒自己不要越界。

>> 接下来,我们再讲讲另一种方式的越界——如何把反越界演变成越界,也就是隐性的越界。

>> 界限被侵犯时,无力为自己守护,于是采用攻击的方式,指责对方。这就是典型的反越界不成,反而演变成了越界。

>> 生活中常见的另一种反越界不成却变成越界的情形是以受害者的姿态出现,所有受害者内在上演的都是一种隐形攻击。通过展现自己的受害,来实施对对方的潜在攻击,而攻击就是越界。

受害者会传递和投射内在的愧疚,通过罪恶感来操控他人。而这样往往从不失手,因为愧疚是那么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所以面对受害者,是很让人难受的。

受害者更可怕的地方还在于,对于自己的被越界,不但不想去守护,反而觉得我终于找到你的罪证了,我终于可以实施对你的控诉了。这样的控诉往往有其更深的来源,大多数时候,受害者只是利用眼前事报之前的仇而已。

>> 第三种反越界演变成越界的情形是被侵犯的都是自我的界限,通常体现为自我憎恨、自我攻击,甚至是自残。

>> 看见他人对自己的越界很容易,而看见自己对他人的越界所做出的反应(隐性的越界)却很难,因为隐性的越界伴随着很多的应该和理所当然,想要看见这个部分,就需要对自我的冲击与内省。

而内省有时意味着自我重塑和再次选择,是需要能量与勇气的。然而,成长离不开这样的愿心,去看见,而后再次做出选择。

>> 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去伤害,也不被伤害,这就是心灵的纯真。延伸他的话,我想说,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这是心灵的纯真,也是灵魂的智慧。不侵犯,需要放下操控与恐惧;不被侵犯,需要内在的力量。而智慧,就是从根本上接受彼此是独立的个体,去掉骨子里的依赖性,就有可能做到既尊重他人,又能为自己负责。

>> 如何做到不越界呢?在他人遭遇困扰时,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如果我们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就会对他人产生一份信任,不剥夺他人的成长机会,不妨碍他人发展面对问题的能力。正如张德芬所说,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受苦是心灵成长的资粮。

>> 意识到这是他人的事,我们便清晰了自己的位置,做一个陪伴者和倾听者就是当下最好的给予。

去倾听和陪伴,而非直接去把对方的问题解决,抢走他人的问题,剥夺他人去经历的权利。被允许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很多孩子的渴望。大家应该都体会过父母直接把孩子的困难解决之后,孩子的沮丧感。

>> 我们还可以分享我们的经验,但不是站在一个“我懂,你不懂”的角度去指导或说教,又或美其名曰提供帮助。一个人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和体会,获取自身的经验,化为自己的生命财富;又或者是经由他人的分享,对自己有所触动和启发,从而调整自己。

>> 如何不被越界呢?在我遇到困扰时,我成长路上的启蒙老师许宜铭说,尊重而不放纵,邀请而不要求。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当然也包括对自己的尊重,而当我们真的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时,也意味着我们要自我负责,收回对他人的期待,不把自己的力量交托出去。

>> 有时候,除了表达以外,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就是进行自我调整。说到底,外在世界只是我们内在世界的一面镜子,外在并没有别人,有的只是自己。

>> 界限的本质绝非关系的破坏或疏远,真正的界限感是带着温度的,是源远流长的细水,滋养彼此的灵魂,因为当中充满尊重与信任。

关于界限,P.E.T.沟通模式的创建者托马斯·戈登博士的人际关系信条,就完全体现了人本精神,无伤害、负责任、不评判。

◆ 2. 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

>> 性侵犯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大家都了解,就是身体的侵犯,大家不了解的可能是广义的性侵犯。所谓广义的性侵犯,其中一项就是任何能引起孩子羞耻感的行为或言语。

>> 父母会无意识地把自己与性有关的信念传递给孩子,例如性是不好的,是羞耻的,是不被允许的……

因为我们对性的不正确认知,我们的能量往往会被卡住。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性是贯穿人类始终的,是人类一切行为背后的驱动力。

>> 有人说,从小家里的大人就是这么对待我的,就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无意识接受的东西,还要继续传递下去吗?觉察、了解,然后停止这样做,就会切断循环往复的轮回。

>> 问题一:老人说,我们怎么办?

除非家里老人比较开明,能与时俱进、接受新观念,不然,不要期待改变老人,他们的价值观已经根深蒂固。我们能做到得最好的,就是自己不受影响。当老人对孩子这么说时,我们把孩子抱过来,平静地对孩子讲,奶奶是当心你着凉;或者说,这点妈妈和奶奶的看法不一样,这两个人在亲吻,是他们在表达对彼此的喜欢。

>> 问题二:孩子模仿亲密行为,怎么办?

比如孩子学着电视上的动作来亲吻你,我们可以跟孩子分享:这是叔叔阿姨(或爸爸妈妈)表达彼此喜欢时的方式,不同关系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宝宝和妈妈表达彼此喜欢是这样,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或在孩子额头上亲吻一下。

同理,在公共场合看到这样的行为,孩子若好奇,也如实解答。

>> 问题三:我换衣服时,不愿意让孩子看到,怎么办?

如果你不愿意让孩子看,你完全可以跟孩子讲,身体是妈妈隐私的部分,妈妈不愿意让其他人看到,然后再改变环境,去浴室关上门换衣服,就这样简单。

千万不要说一些让孩子感觉是他的行为不好、他不对、他不能这么做之类的话。孩子只是出于好奇,那是很单纯的一种认知的能量,就和他对树叶、小动物的好奇是一个道理,没有对或不对。

>> 问题四:孩子触碰自己的性器官,怎么办?

首先,我们心理上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不出现危害,比如说孩子手很脏,我们可以忽略孩子的行为,或轻轻地把孩子的手拿开,或看一下孩子身体是否不舒服。

如果都不是,孩子只是探索和好奇,那么要告诉孩子,妈妈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不要做这样的动作。

>> 问题五:在公众场合,孩子突然要光身子或有其他我们无法接受的行为时,怎么办?

告诉孩子,这不是在家里,这是公共场合。在公共场合,我们要把衣服穿好,然后动手帮孩子把衣服穿好。

>> 如果父母带着羞耻感或羞涩感,带给孩子的能量也会是这样。如果父母是坦然的,不别扭也不扭曲,那么孩子当然也就不受影响。

◆ 3. 少些期待,多点界限

>> 说到界限,不得不提《一念之转》的作者拜伦·凯蒂。在读凯蒂的文字时,我常常被她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智慧打动,尤其是对存在的尊重,以及与人、事、物之间那种了了分明的界限感。那种纯粹,没有丝毫妥协,与内在的最中心处相呼应。那种呼应穿越头脑,直抵灵魂深处,我知道,那是真相。不管是我的轻轻一念,抑或是生死问题,在拜伦·凯蒂这里都无分别。在她这里,我体会到的是生命里最纯粹的界限感。

拜伦·凯蒂在《一念之转》中写到,她的孙子罗斯出生时,没有呼吸,整个产房弥漫着紧张不安和惊慌失措的气氛,凯蒂的女儿转头看到的却是凯蒂的微笑。事后,她告诉凯蒂:“妈妈,你知道你经常挂在脸上的微笑吗?当我看到你那样看我时,一股平安的能量感染了我,即使婴儿没有呼吸,我仍觉得没关系。”当然婴儿后来有了呼吸,健康地活了下来。

凯蒂说:“我很开心,我的孙子不必因为要得到我的爱而为我呼吸。他的呼吸是谁的事?不是我的事。不管他呼吸与否,我不愿错失他存在的每一刻。我知道即使没有任何呼吸,他也活了自己完整的一生。我热爱真相,而且以它当下的样貌来爱它,丝毫不受任何幻象摆布。”

哪怕是生命攸关,仍保有界限。每次读到这里,震撼、喜悦、感动就会从内心深处升起。不管你以何种方式存在,哪怕是以“不存在”的方式存在,我都一样爱你。

>> 我想,做到如凯蒂一样的纯粹界限显然是不容易的,但至少,我们可以减少对孩子的期待,多些尊重。有了尊重,也就有了界限。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始于彼此的相同点。比如伴侣,一开始看见的总是对方与自己的志同道合,慢慢地,彼此的不同逐渐显露,然后开始紧张、恐惧,害怕那个不同是对自己的否定,害怕那个不同会带来对方的远离。

若能把觉察带入这样的时刻,就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渴望的是对方的认可,期待被对方看见,而这份最初的渴望和期待来自父母。

多少次我们对父母有同样的渴望和期待,但绝大多数时候这样的期待总是落空,于是,我们出发去寻找他人的认可和看见。

我们也会把这样的期待投射到关系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投射,所以我们更愿意与跟我们有相同认知和价值观的人成为朋友,与志同道合的人成为伴侣,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最初的那份渴望。

不管再怎么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哪怕是兄弟姐妹,在相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也常常个性迥异,双胞胎也有性格大相径庭者。

期待必然伴随失落,还有最初不被父母看见的恐惧。于是在最亲密的关系里,当对方无法满足我们的期待时,就会激起我们最深的恐惧,关系越亲密,我们投射的感受越深。

另一个常常被投射的对象就是我们的孩子,在父母那里的期待,一开始被投射到伴侣身上,然后落空了,又被我们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说,妻子拿老公没办法,就把所有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去塑造一个符合自己期待的孩子。

若是幸运,孩子具有反抗能力,能抵抗住这些操控,在荆棘中长成自己的模样。大多数孩子会在挣扎中屈服,重复父母最初的伤痛,他们又成为不被看见的孩子,长大后又开始到处寻找认可,轮回就是这样发生的。

期待就是欺骗,期待就是越界,期待过度就是操控。在关系里,我们难免会期待,希望孩子身心健康也是一种期待,但如果我们足够清醒,就不会冠冕堂皇地用自己的期待去操控关系中的人。

>> 能滋养彼此关系的,应该是爱而非期待。最好的爱是带着尊重,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 停止期待,其实就是开始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时,就不会在关系中投射你的期待了。

若不再期待,你就自由了。

◆ 4. 失去自己的疆域,就是泄了气的气球

>> 《易经》有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我看来,生活为道,生存为器。

◆ 5. 解除“都是因为我”的魔咒

>> 想要界限分明地生活,首先要知道如何对问题进行归属。

>> 不管发生什么“坏事”,很多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都是因为我”,且不论这个魔咒是怎么来的,很明显这个应对机制跟我们成长过程的某些因素、人物、事件等有关。

>> 就像硬币的两面,“都是因为我”太痛苦,就会演变成另一面——“都是因为你”。

>> 由于先有“都是因为我”的心理魔咒,那么出于防备,你就会发动攻击,找出“都是因为你”的各种理由。防备即攻击,没有防备就没有攻击。

>> 究竟怎样走出这个戏码呢?根本之处就是要破除“都是因为我”这个魔咒。老板黑着脸、父母有情绪、伴侣脸色不好、孩子哭了、好朋友最近不怎么找你了……可能真的跟你有关,但大多数时候其实跟你无关,就算真的跟你有关,此时被困扰的人也不是你,而是对方。

>> 解除这个魔咒的秘密就在于学会问题归属。当你知道如何归属问题区时,就会清楚,在那样的时刻,是对方处在问题区,是他们有情绪,他们有困扰,这是当下的事实,也是当下的唯一真相。

问题归属,能让你更有觉察,而有了觉察,你就可以选择跟以往不同的做法。所以,当清楚地知道是对方处在问题区时,你可以通过倾听进行核实。如果是因为其他事情,你可以给予对方关怀和陪伴,如果是由于你的某个行为,你同样可以通过倾听,协助对方走出问题区。

>> 所以,归属好问题区,清楚了界限,我们就可以做到没有防备、没有攻击、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地沟通,这正是P.E.T.传递的界限精神。

◆ 6. 谁是需要帮助的人

>> P.E.T.的问题归属,跟好坏对错的评判没关系,因为沟通的本质不在于好坏对错,而在于沟通双方愿意坦陈自己和尊重对方,共同面对当下的真相,寻求帮助或给予帮助。

>> 在问题已经归属清楚的基础上,如何使用面质性我信息,是否使用面质性我信息进行倾听,我们一起来探讨更多的选择。

父母处在问题区的各种情形:

1.孩子的行为使父母情绪高涨。

假如10岁的孩子跑到父母的床上吃饼干,并且饼干都撒到了床上,父母无法接纳这种行为,并且有些挫败或生气。这种情况下,很明显,父母进入问题区,需要向孩子发送面质性我信息。如若孩子有抗拒情绪,则由面质性我信息转为倾听。

2.父母的需求被干扰,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

假如孩子在看电视,声音开得非常大,在一边聊天的父母都听不清对方的声音了。这个时候父母进入问题区,可以向孩子发面质性我信息。可能会产生两种情形。

一种是孩子也意识到声音太大,或者刚好孩子看完电视了,这个时候,孩子调小声音或关掉电视。这种情形中,自始至终只有父母一方处在问题区,孩子并没有进入问题区。

另一种是孩子开始抗拒,父母和孩子有了需求冲突,双方一起进入问题区。如果仅仅是抗拒,父母需要“换挡”,倾听孩子,使孩子的情绪温度降下来,然后择机再发面质性我信息。如果明确是需求冲突,比如孩子必须那么大声音才听得到,那就需要使用第三法。

3.孩子处于问题区,虽没有给家长带来任何具体的影响,却触动了家长内在被压抑的情绪,家长也进入了问题区。

比如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哭着找到妈妈。本来是孩子有情绪,但妈妈也开始心烦意乱,进入问题区。

第3种情形完全不同于1、2两种,在1、2两种情形中,如何使用P.E.T.几乎不存在争议。而在这种情形下如何使用P.E.T.,或者说如何应对,是值得商榷的。如何应对这种情形,一般有以下几种选择。

选择一:妈妈冲孩子发脾气,说“哭什么哭啊”“别哭啦”之类的话,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本来就受了委屈,又在妈妈这里继续受委屈。(常发生,但非常不推荐)

选择二:孩子处于问题区,需要妈妈的倾听陪伴,而不是让本身就处在情绪中的孩子再受妈妈的情绪干扰。妈妈要觉察到这是自己的情绪,与对方无关,可以先把自己的情绪打包,继续倾听,倾听结束后再去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比较推荐的方式)

选择三:当妈妈的感受比较强烈,处在问题区时,有时是无法进行积极倾听的。这时,妈妈可以选择先表达面质性我信息,(重点是非责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然后再倾听孩子。先跟孩子表达“你哭的声音这么大,妈妈头都大了,听不到你说什么了”,然后倾听孩子“你很喜欢的玩具被小明抢走了,这会儿你真的很难过”,这里用到的是“换挡”技巧。(这也是我比较推荐的方式,但父母要注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责备孩子。P.E.T.一直强调做真实的父母,如果父母带着情绪倾听孩子,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的能量状况,父母不表达不代表孩子不知道)

选择四:妈妈的情绪高涨,甚至无法倾听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先另外找个空间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到另一个房间(如果孩子还小,需要把孩子交给其他大人,而不是留下孩子,自己走开),调整好自己之后再倾听孩子。如果强压着自己的情绪倾听孩子,倾听过程可能会进行得不顺畅,也有可能听着听着,妈妈的情绪爆发。

这几种方式虽稍有不同,但都是提醒我们,父母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去成长或疗愈,而不是让孩子承担压抑的情绪或伤痛,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

◆ 7. 投射让我们偏离真相

>> 有些行为常常被误以为是爱的行为,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投射自己的种种给孩子,在心理上侵犯孩子的界限。

>> 投射不是爱。只要带着投射,我们就偏离了当下的真相,看不见发生了什么,更看不到眼前的人。

>> 在关系中要带着觉察和觉知。真真切切地去看,看自己、看生命、看他人。看到投射,收回投射,自己处理自己的部分,才能真正地陪伴对方。

◆ 8. 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 爱教导爱,恐惧教导恐惧,出于担心而刻意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给孩子带来的是恐惧,小心越抗越挫。

身为父母,在内怀有信任与尊重,是养育孩子的最好土壤;在外给予高品质的陪伴,是孩子充满安全感的港湾。无条件养育是最好的抗挫折教育,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 9. 自我修复——孩子本有的智慧

>> 通过表达来释放各种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最早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哭,慢慢地掌握语言后,就开始用语言表达。

>> 表达和倾诉是婴幼儿早期的自我修复机制。如果父母能允许和接纳孩子表达感受,孩子就能自由流动他的情绪,孩子的自我构建就有了坚固的基石。

>> 随着意识的发展,幼儿会借助一些游戏来进行自我修复。

>> 关于孩子打人,父母们一般会投射出恐惧:孩子养成打人的习惯怎么办?然而,这真的只是父母们的投射。情绪满满的孩子会通过打人来释放情绪,没有情绪时,孩子自然就不会有此需求。

>> 英国著名的儿科医生兼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说,孩子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起来的自我是真自我,是生动而流动的,放松、专注,并天然地富有创造力。相反,孩子以妈妈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起来的自我是假自我。

>> 婴幼儿阶段,孩子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感受,被同理、被联结、被看见,他们便能不断构建真自我,并且有足够空间去发展自我修复能力,并借此发展自己的内在力量。

所以,父母与其担心孩子,不如成为孩子最好的支持者,用爱充实他们的心灵,而长出与风雨共舞的翅膀是他们的本有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与其去教育,不如去爱。因为孩子不需要教育,一个内在感觉安全、被接纳的孩子,会进行自我教育,发展出健康的人格来。

◆ 10. 当他人发生冲突时,停止越界

>> 当有人在我们面前起纷争时,我们容易陷入法官的角色,直接进入对方的领地,评定对错。不是让双方直接进行沟通,而是我们代为沟通,我们成为沟通的重要部分或途径,其实这也是一种越界。

>> 在P.E.T.里有一种调解纷争的方式,叫第三方调解。这种调解纷争的方式打破传统,却更有效。第三方调解最早运用于T.E.T.(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教师效能训练),是教师协助学生解决冲突的一种方式,也被咨询师或管理者使用,之后被用于更多的冲突场景中。

这种方式主要的沟通途径是起纷争的双方,我们只是协助者。如何当好协助者呢?要做到不偏不倚,不评判,协助纷争的双方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且协助双方使用第三法来解决问题。

>> 双宝的“纠纷”,除非是孩子前来求助或已经发展到肢体冲撞,否则大人是不需要介入的。如何介入呢?简单说来:不当法官,不论是非对错;倾听双方,协助双方表达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如果是婴幼儿,大人可以与孩子一起想办法,一起执行,后续要跟孩子确认他的感受。

>> 妈妈既不用动怒上火,更不用进入头脑评断对错,而是协助孩子们表达彼此的感受和需求,所以懂得有效沟通的妈妈会更轻松、更自信。

>> “很强的能力+良好的沟通=高效能”,否则能力再强,效能也可能很低下。

◆ chapter 2 不评判

>> 评判带来分离,当你评判自己时,你在远离自己;当你评判他人时,你在远离他人。评判就像是一个巨大惯性,每时每刻,在每一个情景里,我们都容易进入评判,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这是对的,那是不对的。因为评判,我们很难与他人产生亲密感。

沟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评判。当我们停止评判时,可以看到更多的真相,发现问题的真正答案,给予他人更多的同理。让一个人发生改变的并非评判,而是接纳。

>> “不评判”贯穿整个P.E.T.的始终,不管是他人处在问题区,还是我们处在问题区,甚至是彼此相安无事时,都从感受与需求出发,从真相出发,从心出发。我们与他人是在一起的,我们抱持的态度是非评判的态度。

卡尔·罗杰斯这样比喻非评判的态度:当看着日落时,我们不会想要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天空呈橘黄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我们只能满怀敬畏地望着。

不评判,也包括不赞美。事实上,赞美也是评价,赞美会让孩子偏离自己的中心,去做别人喜欢的事情。大量的事实和心理学家的实验告诉我们,不被评判的孩子,会有更健康的价值观、更稳定的个性和更健全的人格。爱孩子,从不评判开始。

◆ 1. 没有不乖这回事

>> 很多时候,孩子的某些行为,哪怕是父母认为不合理的行为,其实跟大人一样,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是安全感的需求,可能是生理需求,或其他需求。当然,也有可能是一种情满而泄,由于压抑的情绪导致了某些行为。而我们太容易掉进评判的习惯中,用好与不好或是乖与不乖来评判孩子。

在我看来,孩子没有不乖这回事,也没有所谓的行为偏差,有的只是我们还未了解的真相。而当我们说孩子不乖时,其实是带着权威和不尊重的。我们的孩子不会说父母不乖,我们也很少说某个大人不乖,却把这样的字眼用在孩子身上。

托马斯·戈登博士说,“不乖”是父母的语言,与父母看待子女的传统方式密切相关。当孩子的行为和父母的期待相违背时,父母就会说孩子“不乖”。

在托马斯·戈登博士看来,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需求。他认为,如果父母能够采用以下原则对待孩子,对父母而言,家庭生活将会减少纷争,对孩子而言,家庭生活也会更快乐。

>> 原则一:孩子和成人一样,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需求,而且他们也会努力不断地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原则二:孩子并不是不乖,他们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一些重要需求而采取的行动。

◆ 2. 当孩子说“我害怕”

>> 未被表达的感受会衍生成情绪,而情绪其实就是隐藏于我们内在的能量。当我们生气时,愤怒的能量在释放;当我们哭泣时,悲伤的能量在释放;当我们开心时,喜悦的能量在流动;当我们害怕时,恐惧的能量也在流动。

>> 那些生活中的不安和焦虑,追根溯源,其实都源自童年里“很小”的事情,源自那些未被表达的沮丧、紧张和害怕。只是我们为了生存下来,把这些深深地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潜意识对人生的影响高达95%~99%。

>> 完形心理学里讲到,接触被中断就会形成伤口,所以完形治疗的原理就是恢复接触,完成未完成事件。所谓疗愈创伤,简单来说,就是回到当初的场景中去,恢复接触,表达当时的感受,让能量完成它的旅程,而不是卡在那儿。

如果不想让孩子储存这样的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否定,帮孩子表达出来。有时,孩子需要一遍遍地表达来释放这样的能量。

>> 情绪不是洪水猛兽,情绪是在被压抑后才成为洪水猛兽的,不要因为我们对负向的情绪充满了评判和投射而压抑了孩子的表达。从评判的头脑中走出来,允许和同理孩子的情绪流动,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呵护。

◆ 3. 我呼你应,便是倾听

>> 怎么做才是不评判呢?当我们学会倾听孩子时,就可以避免评判孩子。倾听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同频回应。当孩子处在问题区时,最需要的是被我们回应,我呼你应,便足矣。

所谓倾听,只是把频道调到与孩子相同。

>> 所谓倾听,只是从原来的非回应状态,改变为回应状态。

>> 倾听首先要在心态上做到不评判,接纳孩子当下的状况;感同身受地同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内外一致真诚地呈现自己。然后才是言语上的回应,描述事实,表达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比如,“有人拧你的脸,你很痛(事实),又很生气(感受)”。

>> 诚如武志红所说:“无回应之地,便是绝境。”倾听,回应,不让孩子在心理上陷入绝境,是倾听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 4. 沟通是能量的传递

>> 跟婴幼儿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婴幼儿的懂不是对语言的懂,而是对所传递能量的准确解读,他用他的整个人感受外界,极其敏感。当然,这样的敏感有时会使他对外界能量毫无抵抗,甚至无法承受。所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会渐渐停止感觉,慢慢断开与他这份本质的联结。

>> 哪怕是很小的孩子,也同样期待自己的感受被父母接纳,自己的需求被看见。孩子或许不能通过语言来回应,但是,孩子越小,能量的感受力越敏感、越纯粹,就像天然的情感感受器。

>> P.E.T.的积极倾听有剥洋葱核的作用,借由倾听,帮助孩子发现真正的问题。随着真正的问题被找到,一般来说,孩子就知道如何面对他的困扰了。

◆ 5. 有倾听,少执拗

>> 重要的不是完美的倾听,而是倾听者真正的倾听。

◆ 6. 问题是用来了解的,而不只是解决

>> 通常当孩子出现一些我们所不能接纳或理解的行为时,我们总是急着去教育孩子什么是对错好坏,又或者下意识地否定孩子当时的状况,从而错过了一个深入了解孩子的机会,也让某些真相石沉大海,成为孩子不被看见的委屈。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物权意识是其发展安全感很重要的部分,属于孩子的东西,如何处置、要不要分享,都要尊重孩子。当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并感觉安全时,就会自发地分享。

>> 通过孩子表面的行为,了解孩子更深的动机或需求,比停留在事件表面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 问题是用来了解的,不是用来解决的。放下头脑,带着好奇心,带着开放的心,你会发现,原来孩子可以这样懂。

◆ 7. 看到真正的“洋葱核”

>> 当孩子处在问题区时,我们可以通过倾听孩子来协助孩子表达。倾听的方式有基本倾听和积极倾听,P.E.T.经常使用的技巧是积极倾听。积极倾听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剥洋葱”,困扰孩子的真正原因就是“洋葱核”。

>> 通过倾听孩子发现真正困扰孩子的是什么。一旦孩子了解了真正困扰自己的是什么,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怎么办”的答案也就自然浮现了。

>> 还有一点要说明: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剥洋葱”,有时候对方只是被某个情绪困扰,未必需要“剥洋葱”。

当孩子有什么父母无法接受的行为发生时,父母最习惯的发问方式通常是“怎么办”,第一反应是怎样阻止孩子的行为。这样做治标不治本,如果不了解根本原因,孩子的某些行为还是会反复。

不要急着问怎么办,而是问发生了什么,这个问更多时候指的是问父母自己。

>> 小满格有段时间很抗拒上幼儿园,有时接她放学后,她会说:“妈妈,我今天没有哭,我很乖。”

有一天妹妹意识到,有好几次她跟孩子说“妈妈希望你开心地上幼儿园”。这些话可能给孩子带来了很大压力,她重新跟孩子说:“宝贝,妈妈不应该说要你在幼儿园开心,你开心或者不开心都是可以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满格很怀疑地看着她说:“哭也可以吗?真的吗?”

第二天早上,满格笑嘻嘻地说:“妈妈,我今天在幼儿园是要哭的哦。”妹妹说:“想哭就哭。”她就假装大哭一声,然后大笑着跑开,开心地去幼儿园了。

在这之后,满格不再抗拒去幼儿园了。老师们也反馈说,她这些天有很大变化,更放松、更投入。

◆ 9. 倾听,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好礼物

>> 倾听是人与人之间能馈赠的最珍贵之物,有时无形之物比有形之物更珍贵。无形之物,既为无形,定是发乎于心,而所有的“心”当中,同理心最为难得。要做到同理心,不带评判、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是最基本的。

>> 如何拥有同理心呢?最好的方式便是倾听。一次充满同理心的倾听,能滋养对方的身心;一次不带评判的倾听,能温暖对方的世界。

>> 在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里,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让父母学会倾听孩子,通过倾听打开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神秘通道,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实际上,倾听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里,倾听都能让彼此增添更多的联结或理解,让关系更为融洽。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那么倾听就是让我们走向彼此的桥梁。借着倾听,走入彼此的世界,温暖彼此的胸膛。

把倾听当成最好的礼物,赠送给他人,联结彼此,感受情感流动的美。

>> 把倾听送给父母,把倾听送给伴侣,把倾听送给朋友,把倾听送给自己。施与与接受,本就是同一件事,送出的时候,就是收获的时候。

倾听,是我们能送出的最好礼物。

◆ chapter 3 负责任

>> 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分不清楚界限的负责任就是在扼杀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阻碍孩子发展自己的力量。美其名曰负责任,实质却是控制,是父母的恐惧,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 可怕的是,由于我们从小没有学会自我负责,很容易变成受害者,认为自己的错全都是别人造成的。一个人一旦成为受害者,他与世界的关系就变得很差,因为受害者身上同时会携带主动或被动的攻击。

>> 另一方面,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没有学会自我负责的我们也会用父母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我们虽不会自我负责,却又开始越界,去负责孩子的人生。

>> 因为没有学会自我负责,这类人很难成为一个“成年人”。成年与否,不是看身体,而是看心智。成年,意味着心智成熟,意味着过往种种不再能成为借口,意味着完全地自我负责。

>> 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负责任和爱,爱无关责任。最好的状态是我们爱孩子,责任留给孩子自己承担。作为父母,我们分不清楚控制和爱,常常以爱的名义实施控制而不自知。最常见的控制之一就是“为你好”,或隐性的控制——提供“帮助”。不要再以爱的名义来操控孩子,允许孩子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

父母也要为自己负责任,当孩子有行为干扰了我们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负责任地去跟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并且积极寻找令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法。

对于父母来说,为自己负责任,就是不断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完整。当我们越来越成熟时,我们才能以生命影响生命,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 1. 能自我负责就能自律

>> 父母总想教育孩子,运用外部力量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带着不信任和恐惧,不信任孩子有自我管理能力,恐惧孩子会变坏。所以,父母不停地说教、命令、威胁,甚至使用暴力,或者隐性操控。

>> 最好的教育是信任与理解。当一个孩子被理解、被信任时,他就会知道怎样为自己负责任,产生自律行为。自律的产生,来自孩子的内在动力。

>> 一个内在感觉安全、被接纳的孩子,会进行自我教育,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 当然,不教育并不意味着放纵,当孩子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干扰时,我们不能直接告诉或命令他该如何做,而应敞开自我,坦陈感受以及该行为带来的影响。用我信息告诉孩子,哪些行为能接受,哪些行为不能接受,有时甚至可以态度强硬一些。当孩子的行为完全不可以接受、完全不能再发生时,父母需要坚定、强硬、内外一致地表达。

重点在于,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起改变的责任。

◆ 2. 觉察与自我负责是疗愈的开始

>> 有时候就算成长了,我们也未必能学会自我负责。如果卡在某些概念里,说不定还会走偏,比如说“内在孩童”。

>> 内在孩童其实是一个象征性说法,代表着某个过去的事件。真正的疗愈离不开觉察和自我负责。去看见那些曾经被压抑的感受,挫败、沮丧、伤心、难过、悲伤、生气或愤怒,然后学会负责任,去表达出来、呈现出来。

>> 真正的疗愈是,对于你曾经产生的一些错误的信念,比如妈妈不爱我,比如我必须努力,比如男人都不可靠,等等,成人的你有能力再次客观地看待这些信念,并做出调整,而不是在心里去想象一个孩子,然后去陪伴这个孩子,或者把这个孩子养大。

>> 疗愈就是已经成人的你学着负起责任,去表达曾被压抑的感受,用成人的眼光重新审视某种信念。把内在孩童具象化,反而可能会让你深陷其中。若相信你内在有一个受伤害的孩子,活在受害者的角色里,沉溺其中,那么内在孩童不但帮助不了你,反而会成为逃避成长或不为自己负责的一个好借口。

你就是你,成人的你,与其去想象内在有一个孩童,不如想象内在有一个成人,一个能自我负责的成人。

◆ 3. 做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父母

>> 如果我们总是被卡在一些旧有的事件或情绪中,很容易就会把这部分经历投射到其他关系中,从而给关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是父母必修的功课。当父母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时,才能跟孩子更好地沟通,表达当下的感受,而不是释放过往压抑的情绪。

◆ 4. 在亲密关系中映照出自己

>> 大概所有想离婚的人都害怕伤害孩子、影响孩子。但孩子不是要不要离婚的理由,孩子承担不了那么大的责任,你的幸福是你的责任,不是孩子的。与其让孩子战战兢兢地生活在一个父母争吵或貌合神离的家庭环境中,还不如让孩子看见父母彼此愿意为自己负责。这样的分开,或许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 不带觉察、没有成长意愿的关系,有和没有都一样。

>> 我们身处的各种关系中,经常暗藏着修炼我们的大师。他们会映照出我们的人生课题,让我们在关系中经历各种痛苦,直到我们勇敢面对,大师才功成身退。

亲密关系尤其如此,我们旧有的伤口、内在的匮乏、落空的期待,还有猜忌、恐惧、嫉妒、愤怒,经常在亲密关系中清晰地被呈现出来。因此,我们常常想逃离亲密关系,但终归无处可逃,因为人人皆是自己。

◆ 5. 不完美,不妨碍成长

>> 弗洛伊德曾说,再完美的父母也会养出伤痕累累的孩子。

托马斯·戈登博士则认为,比起完美,做真实的父母更重要。初学P.E.T.的父母,经常会懊恼自己做得不够好。对此,我常跟父母们分享“内省不疚”,我们可以不断反省,但真的无须内疚,在每个当下,你就是最好的你。

>> 对于小朋友的冲突,之前我是非常害怕的,当我有过几次失败的经验,并进行复盘以后,我发现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己只关注事情本身的对错,过多地评判孩子应不应该那样做。其实冲突发生的时候,首先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等孩子都走出问题区后,再让孩子看到其实在冲突发生的时候,有很多其他的解决办法。

>> 当我们能够用一种好的方法向孩子展现如何解决冲突的时候,孩子就会学习关心对方的感受,也会懂得冲突并不是一件坏事,也会学习解决冲突的智慧。

>> 学习成长绝非一蹴而就,只要我们愿意为此负责任,哪怕做得不完美,也能继续成长。

◆ 6. 走出戏码,为现在的自己负起全部责任

>> 一位印度的灵性导师说:“当我说成熟,我指的是内在的完整。唯有当你停止让别人负责时,当你停止说别人在给你制造痛苦时,当你开始意识到你是自己痛苦的创造者时,这份内在的完整才会到来。这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这是我的责任。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是我造成的。”

◆ 7. 站在世界之外看世界

>> 智者说,活在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3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61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089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42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4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44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2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8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16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6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5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5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8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