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书,一样的读,怎么就差距那么大?
其实原因简单到你想都想不到。
还记得年少时的那本摘抄本吗?挤满了喜欢的歌词,贴满了崇拜的偶像,画满了可爱的插画,甚至里面依旧还夹着那个日期,没有褪色的树叶标本……这就是我们找到的差距。
可是现在,每个人都过的很匆忙,手里的电子设备充斥了我们一天大部分的空余时间。虽然也在读书,美其名曰“碎片化阅读”,但是这样的阅读带来的是越多越多的困惑。
来张问题汇总,请对号入座吧!
记得曾经有个人说过,书是这个人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浓缩。读书,就要把他的人生重新再过一遍。
如果你只是出于娱乐消磨时间来读书,那就没有必要深究了!可是如果你是打算通过读书获得鼓励、提高技能、自我成长,那就值得你仔细的对读书方法进行一番探讨了。
怎样“不读死书”,将书籍中的知识化为自己所有?用什么方法能建立自己实用、可持续的知识宝库?怎样的读书体验可以成就全新的自己?那么,来看看这本书吧!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日】奥野宣之
用一个几块钱的笔记链接无价的知识,这样的交易怎么算都是相当值得的。通过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这个过程,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读书体验。
1 我们要带着“学点什么”,开始选书定制购书清单。
日常工作生活中,当遇到想读的书时,请及时记录下来。书名、作者、出版社,甚至是为什么选择这本书。然后通过自己的整理形成购书清单。
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免被畅销排行榜以及书店内玲琅满目的促销广告打乱思绪,带着强烈的目的性购书,即节省了购书时间,也让读书更适合自己的需要。
2 我们要带着“记录什么”,开始用笔记本做好读书笔记。
能在笔记本上记录什么?这个问题估计是很多读书人都在读书前问过自己的。漫无目的开始阅读,就像没有目标的打靶,可想而知最后估计脱靶的可能性有多高!阅读的方法也至关重要。
人的记忆是很有趣的,就好像刚刚吃完饭,马上让你回答吃了什么,都要回忆很久,何况整本书?何况时间再久一点?我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翻开书,一字一句的去读去理解,每每都会有感慨:写的真好,说出了我的心声!可以整本书读下来,脑子里剩下的就是“这本书好!”,其他一无所知。
如何让这个过程更有效率,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独有阅读模式呢?就这个问题书中给了几种方法。
通读 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重读 读完一遍后,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任然觉得好,就把那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标记 从重读中找出的有价值的内容,用笔做上记号。最后在读一边“标记”的内容,将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读书笔记上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你喜欢也可以用书签来分别标记。重要的是层层筛选,去糟取精。在摘抄的时候,书中也提到了好的笔记方式。
笔记日期 书名 作者名
摘抄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
评论 记录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只要记录,哪怕只是一句话,都是你对这次读书的独一无二的记忆。通过这些有价值的摘抄和评论,能更好的锻炼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对于文案写作、能力提升、素材积累、自身认知都有莫大的助力。
而输出是整合你前面所有努力的关键一步,升华对书籍的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反刍。
好读书是态度,读好书是关键,而会读书才是成就你的不二法门。
要相信,一次不能改变什么,重在坚持,将读书过程结构化。
如何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给你几个小tips。
翻翻百科全书,拓展知识面。
旧书店也有新发现。
名著的魅力经久不衰。
带三本书出门,客服阅读疲累
杂志、报纸撕着读更有意思。
给自己准备支真爱的文具。
名言随处贴,灵感随处现。
整理书架,分区摆放。
从现在开始,慢慢的改变自己的读书习惯,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从薄到厚,从古到今,让我们畅游在只是的海洋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