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何怀宏说:想为一本寂寞的书打破一点寂寞,此愿已久,这本书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当我再次翻开《瓦尔登湖》的时候,距离我买下这本书已过去五年的时间。
最初买下它,不为别的,只为它响当当的大名。然而翻开后,却感觉枯燥地连《序》都不曾读完就将它静置在了书架上。
时光流转,当我无数次只是将眼光拂过它的书脊后的一天,一种强烈的想要去读它的渴望倏然间油然而生。
于是,再次捧起《瓦尔登湖》,在与它结识五年之后才真正有幸走近了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一个被梭罗称为“地球之眼”的湖,一段他在湖边恬淡宁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一份独一无二的闪闪发光的思想和感情。
一如梭罗所说:我的梦想,不是去装点诗行;我无法比居住在瓦尔登,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1)关于财富和自由
当农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不见得因此而更富,反而会是更穷了,是房子拥有了他。
在他所处的1845年,梭罗用28.125美元建造了他的那间林中木屋,并在那里过起了两年多的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他自己种土豆、玉米、豌豆和萝卜,用纯玉米粉做真正的“锄头玉米饼”,到湖里去钓鱼……
他用两年多的生活实践证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可以容易的令人难以置信,人可以和动物一样吃简单的食物而保持健康和活力。
而他同时期的许多人,却劳动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才成为了自己农场的真正主人,即使这农场是附带着抵押权继承下来的,但因为抵押权超过了农场的价值,反而使农场本身成为了一个大累赘。
许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追求远大于自身需要的外在物质和财富,以致于我们自认为在为了目标奋力奔跑的时候,却无形中被外在的欲望画地为牢。
一位做生意的朋友抱怨说:一年到头累的要命,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休息几天……
一位投资房产的老太太抱怨说:刚买了一套房,又没钱了,说好的旅游泡汤了……
他们都没有想过的是:只要愿意,凭着他们当前的拥有,现在就可以过他们想过的生活。
不得不说,财富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人选择的自由,但同时,它也成为了人们追求自由的羁绊。
梭罗说:大多数人,即便是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国度里,仅仅由于无知和错误,被生活中人为的烦恼和过于粗重的劳动挤得满满的,以致无法摘取人生精美的果实。
在隐居的两年中,梭罗除去必要的、但同时也是极为让他享受的劳作外,他可以悠然地在泉水边看书,满怀新奇地观察冬日里的林中居民们——兔子、狐狸、松鼠如何享受他放在屋前的玉米棒,看瓦尔登湖如何在寒冷的冬日里沉睡,又如何在春季来临之时敏感地苏醒……哪怕是地上、垫子上的零星纸片都能够带给他无穷的乐趣。
生活中的最珍贵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比如空气,比如清晨鸟儿的鸣叫,比如夏日里的阴凉和冬日里的暖阳,只要你愿意,生活中处处都能带来不亚于财富给予你的乐趣。
世界上只有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才是幸福的——梭罗用他的实际经历向人们宣告:人能够放下的越多,便也越富有。
(2)关于生活的地方和目的
我知道最快的旅行者是步行的人。……好吧,现在我开始步行出发,天黑前到达那里,我曾经整个星期地按这个速度旅行过。而你呢,这段时间里把车钱挣出来了,会在明天的什么时候到达那里,……你大半天的时间不是去了菲奇堡,而是在这里干活。
许久之前曾看过一句话,总觉得很玄奥,难以理解,那句话是:起点既是终点。
而当看到梭罗关于旅行者这段话的时候,那句话再次闪现在脑海中,并且连意义都一目了然——生活是一场无所谓终点的旅行(个体的生命有终点,但整体的生活却绵延不绝),只要你在路上,从你迈出开始的那一步起,你就已经在体悟生活的意义,而意义,对于起点和终点而言,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绵延不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过程。
生活的目的,既是生活的地方。它不存在于尚未到来的未来,而只存在于每一个当下,你所生活的每一个时刻和每一个地方。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往往会因为远方的目的而忽略掉了生活的现在,或者因为遥远的远方而让自己囹于现在。
我们总是在想:
等我有时间了,一定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向我喜欢的女神表白;
等我把工作忙完了,一定要好好陪伴孩子和家人;
等我……
恰如梭罗所说的那个朋友,一心等待自己攒够车钱的那一刻才决意开启他的旅程去往目的地。而在他埋头苦干的时候,梭罗已经步行的过程中享受他的旅程了。
目的地并不比过程更有意义或者更重要,只要让自己沉浸其中,那么处处都是风景——旅行如此,生活亦是如此——不是为了目的的过程才更有意义。
就像梭罗在林中那段并非为了隐居而隐居的生活:
我到林中居住,因为我希望生活得从容一些,只面对基本的生活事实,看看是否能够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东西,而不要等到死之将临时才发现自己没有生活过。……我要深深地生活,吸取生活的全部精髓,……。
(3)关于生活的方式和节奏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非常谨慎地找到并追随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生活方式。
梭罗倡导每个人都应该活出自己来,而不是盲目地效仿他人——让每一个人都管好自己的事情,努力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
这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不谋而合。
罗杰斯认为:生命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成为你自己——成为你本性应该成为的自己,而不是众人眼中期待的自己。
而在实际生活中,因为生活体验的局限和单一,有太多的人因为只看到了自己周围的人的生活方式而坚定的认为自己也只有这一种生活方式并且理应遵循;
也有太多的人会因为为害怕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努力让自己变得“与众相同”。
就像梭罗在书中提到的那些看到瓦尔登湖却只会想到冰块贸易的商人们,还有那些不惜终身劳作只为了能够继承农场的农场主。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不顾一切地急于取得成功,而且是在这样不顾一切的事业上?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同伴,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另一个鼓手的鼓声。让他按他所听到的音乐拍子前进,不论那拍子是多么从容不迫,或者有多么遥远。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他独特的存在方式和追寻的节奏。唯有追寻内心的声音,才能够活出生命的丰盛。
想起在公号上看到的一首据说是最近很火的一首小诗: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好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结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界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里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愿每个人都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从容地对待眼前的得与失。
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