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一进腊月门,各大卫视开始频繁的展播温情励志的公益广告。仿佛在提醒人们,马上就要过年了,你回家的车票买好了吗?
现在过年不同以往,很多人火车票抢不到选择自驾回家。邻居一家,老公常年在深圳工作,每年一放寒假,孩子老婆齐刷刷的过去找他团聚。而临近年三十,一家又兴冲冲的买好吃的喝的,开上车,一路从深圳玩到河北。虽然开车的那个人比较辛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同的人情,温暖又开心。
说起过年的感受,父母那代人总有很多感触。他们常说起他们小时候,一到过年,谁家要能杀一只猪,那这家的日子一定比别人家好过。杀猪的时候,一家老小等在一边,有端着盆的,有拿着毛巾的,还有不能听猪待宰的嘶喊,又忍不住捂着耳朵偷窥的。等着一刀子下去,端着盆的赶紧把盆递过去接猪血,而猪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不会被浪费。杀完猪的第一顿饭,一定是把猪下水先煮了,宴请帮忙杀猪的人。肉香味儿随着沸腾的肉汤飘散出来,能把一年没怎么吃过肉的人馋死。剩下的猪肉,根据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功能。要么腌起来,做腊肉,放置时间长,可以供一家老小多吃一段日子;要么煮了,准备大年三十做一桌好菜。还要剁成馅,吃几顿饺子。而孩子们,春节最高兴的就是大年初一一早上醒来,穿上父母给准备的新衣服,出去和小伙伴们翩白一番。那个时候,每个小孩都期盼着过年。
我们小时候,过年大多数人得回老家。通常一放寒假,我就被还需要上班的父母送回姥姥家了。那个时候回老家是很吸引人的,老家有表姐表弟,在城市里关了半年又没有兄弟姐妹的小孩,就开始撒欢玩耍。赶上下雪就更好了,大院子里有的是地方,堆个雪人打个雪仗,还学着书上的方法抓鸟。一到腊月二十九,大人们纷纷放假回来了,于是更加热闹起来,大年三十的中午,一口大锅炒菜,几桌子的菜纷纷上桌,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孩子们一桌。我们这个时候是最高兴的,既能吃好吃的,还不用拘束大人的眼光,吃饱了一伙子人扔下筷子就跑出去玩了。晚上,年年雷打不动的活动就是吃完饺子放烟花,那种土窝子的能呲很高的烟花是我们这的特产,每年家里人都买很多,能冲到7、8米高,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引得拜年的大姑娘小媳妇围着门口看半天。我经常躲在大人后面看她们给姥姥拜年,一伙子人呼呼哈哈的涌入屋子,姥姥赶紧扶这个搀那个,拿糖递瓜子,好不热闹。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想回老家过年了。北方的农村,太冷了,没体验过的人真的想不出那种冷。儿时的伙伴都已经长大,嫁人的去了婆家,娶了媳妇的也随着大人们稳重的坐在一起喝酒。再没有了从前的童趣。
有几次,因为种种原因,和父母一起在自己的小家过年。高二那年,姥爷去世了,姥姥偶尔会来城市里和我们一起过年。这是最幸福的年了。一进腊月二十,我就开始大扫除,扫屋子,洗窗帘,姥姥坐在沙发上听戏,猫在沙发的另一边打盹,阳光温暖的照在擦得锃亮的玻璃上,妈妈在厨房和肉馅,准备炸丸子,间或和姥姥聊着家常。过一会儿,油热丸子开始下锅,猫闻到香味儿,伸个懒腰站了起来溜进厨房,等丸子熟了,我总是第一个先尝尝咸淡的那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喜欢之前的喧嚣,总希望能过让自己开心的新年,没有奔波,没有寒冷,满屋子都是家的味道和幸福的味道。
结婚了,幸运的是,没有离开家和妈妈。有了宝宝,婆婆通情达理,说,带着孩子,不用跑来跑去的。于是,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大年三十熬一熬,大年初一睡到自然醒。总觉得,年味儿越来越少了,期盼过年穿新衣服的快感已经没有了,春晚看到一半觉得没意思不再熬夜等钟声的发生几率也越来越多了,趁着春节给好久不联系的朋友发短信已经落伍了。然而,从身心上说,过年真的更像一个假期了,更轻松也更随意。昨天,宝宝问,为什么腊八节要吃腊八粥呢?我想起了那段我们经常唱的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快过年了,这一年不管你有没有大业绩,也不管挣没挣到钱。不用问人生理想有没有实现,这几天,只要能回家和家人在一起,一家人健健康康,就是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