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就是自己的记忆力开始“衰弱”了?
在某个时间段内,你经历很多事儿,很开心,也很幸福……事后,你再回忆,却只能记得寥寥,甚至有些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
白驹过隙,也许形容的恰如其分。
一、回家
我打小就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两位老人不算老传统,但逢年过节必一丝不苟,该有的礼数一定要做到,那些所谓的形式一概不要。
也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让我从小到大过年的味道很浓很浓……
今年公司经济不景气,我也办完离职手续,同时也谈好了下家。正准备报道时,被通知开年回来再入职……当时在想:也许,今年是回家最早的一次吧?!
腊月二十六到家,恰巧爷爷正在剁鸡肉、炸丸子。赶上时候,放下包裹,换上衣服,开工!爷爷常说,准备这些食物,一是到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中午就要开始吃肉了,再一个就是等大年初二女婿回门时准备的主食及盘食……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肉……这些过年习俗无不充斥着网络,可只有我回到家,才真正能体会到”过年,就该是这样“!
今年没有三十,我们家今年二十八就开始贴春联(往年大都是二十九)!
割对联:出门见喜、满园春光、树木兴旺、川流不息、身体健康、安全用电、小心火烛、日行千里保平安……
贴对联:不用胶带,还是老旧方法,用面兑水再加热,做成面糊,贴墙上,黏糊、牢固……
从先前的红印纸+毛笔字到如见的硬纸金字,我也算是经历一个时代的变迁了吧?!
然后到了除夕,傍晚放鞭炮、上供、吃饺子。
上供佛爷、玉皇大帝、灶王爷、仓神、圈神、关帝圣君、门神……都要上一炷香,外加一根红蜡烛,至于这样的做到理由或者是噱头,我忘了!
再就是大年初一起五更,换上新衣服,出门拜年,到自己家族的长辈家里磕头拜年,运气好的话,还能领一大捧瓜子+糖果回来……在小时候,那可就高兴坏了!
二、在家
等忙完过年该做的事之后,我最长的状态,就是“宅”。
出门找小时候小伙伴呀?
去年找过一次,不舒服!常年不在家,我跟小伙伴感情好,却同小伙伴家的媳妇不认识。甚至有时候觉得,在他们家自己像个外人一样……靠,从小一块光腚长大的,如今却……
算了,出门逛逛街吧,好久没回来?
一出门,这个大娘、那个奶奶的开始问:哟,孩子啥时候回来啦?在哪儿上学呢?毕业了啊?在哪儿上班呢?干的啥活?准备啥时候回去?哎呦,长这么大了都……回答一遍又一遍,恨不得拿个复读机挨个回答他们的询问……可我也不会停留脚步,挨个回答他们:我又非成功人士,在他们显摆什么?!
有时候想想,宅也挺好的。摒弃很多应酬,可以省下时间多陪陪家人。
毕竟,家乡也变化了。
村道变大了,家家户户两层小白楼,跑来跑去的汽车、齐亮整洁的路灯……早已不是我想要的那个感觉:90年代,1毛钱买一盒火柴,1毛钱买一大捧瓜子,然后在漆黑、泥泞的小胡同里,跟着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
那时候,月亮真的很圆、很大、很亮,照回家乡的路!
三、离家
你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就是自己的记忆力开始“衰弱”了?
在某个时间段内,你经历很多事儿,很开心,也很幸福……事后,你再回忆,却只能记得寥寥,甚至有些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
今天正月初六,明天就要开始返程工作。但我的记忆一直停留在腊月二十八贴对联、除夕放鞭炮、初一拜年、初二串亲戚,其他的,我全忘了,真的忘了,我记不清我都做过什么,也忘记吃了什么饭、说过什么话、见过什么人……
犹如选择性失忆,单记得过年的那种感觉,那些事儿!
要离家准备工作了,望着逐年衰老的家人,有时候也在想:他们在家开心么?万一下雨了路不好走怎么办?万一有什么力气活搬不动怎么办?
想象着繁华都市的生活,他们却默默地虔守这个村庄、这个家,这个生活了一杯的地方……
喜欢这段话:“长假最后一天,踏上离乡路。父母两鬓的斑白、朋友不舍的眼神,让你泪水在眼眶打转。坚持住!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去见识更大的世界。今日的离别,是为明天更好的重逢,是为早日用丰满羽翼保护家人朋友。大年初六,返程中道一声:再见,父母;珍重,朋友!”
四、想家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正是在家的“无聊”,却造就明日离别的不舍,后悔在家没有好好珍惜……时间犹如棒打,追赶着你往前走,不得有片刻停留。
短短的十天时间,不过喝口茶的功夫,眨眼睛结束了……
时间,就是这么无情!
无眠……
写于老家东屋 2016.02.13深夜